近日有報道稱,成都愛宜興公益服務中心在捐款頁面**使用了AI合成,網友質疑此舉涉嫌“騙捐”。 1月10日,涉事門店客服告訴南都記者,此舉符合當事人意願,是為了保護收件人的私隱。 成都市民政局指出,在專案中不宜使用AI合成的老人,要求立即整改。
當人工智慧技術涉及公益時,會引發倫理爭議嗎? 而在公益方面,相關機構應該如何利用好這項技術? 為此,南都記者採訪了人工智慧專家、網際網絡研究人員和公益人士,以及科技與公益的關係。 慈善家應凱告訴南都記者,“人工智慧不是用來模擬感性的,比如'突出受助者有多悲慘',而應該提供理性的分析。 ”
相關籌款頁面。
“AI地圖可能挑戰公益的真實性”。
南都此前報道稱,該案涉及的籌款專案是“80多歲的周奶奶照顧癱瘓的妻子,女兒又病重,可以籌集生活津貼”。 該專案發起人為成都愛宜興公益服務中心,已募集資金5882元,捐款1050次。 籌款頁面顯示3位老人的**,網友質疑是AI合成**。
1月10日,涉事門店客服回覆南都記者,稱鏈結是根據周奶奶的故事改編的,為了順應當事人的意願,保護收件人的私隱,在使用**時採取了智慧型處理,但省略了**備註資訊。
對此,成都市民政局約談成都愛宜興公益服務中心負責人,指出專案中不宜使用AI合成的老人,要求立即整改,整改情況向社會公布。
同時,該局要求本市慈善組織在開展公開募捐活動時,要確保文字、**等內容真實有效; 使用個人**時,必須徵得當事人的授權同意,並注意保護個人私隱,不得使用虛構**。
在公益領域,用AI技術合成受助者是否合理**?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網際網絡學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吳申闊告訴記者,“AI地圖的使用對於私隱保護有一定的意義,但在公益的背景下,還有乙個更重要的要求,那就是'真實性'。 ”
吳申括指出,如果使用AI地圖,可能會對公益事業的真實性和透明度構成挑戰,也會影響公眾對公益組織或相關平台的信任。
2023年7月13日,國家網際網絡資訊辦公室等部門聯合發布《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管理暫行辦法》。 該條第十二條規定,提供者應當按照《網際網絡資訊服務深度綜合管理規定》對生成的內容進行標記。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教授、亞太人工智慧協會執行主席雷曲江在南都向記者分析,“如果相關機構不對生成的內容進行標註,可能會有很多風險。 “例如,援助的接受者是偽造的,欺騙捐助者等。
在公益活動家英凱看來,沒有必要以“私隱保護”為由使用AI地圖。
使用人工智慧地圖只會使圖片看起來更有影響力,但不能為捐助者提供更有效的資訊。 如果你想保護你的私隱,為什麼不拍一棵樹或城市景觀的照片呢? ”
“應該允許人工智慧為公共福利提供理性分析”。
AI技術的浪潮已經掀起,正在逐步介入並賦能各行各業。 相關機構和組織在公益事業中應如何善用這一技術?
作為業內人士,英凱提出,人工智慧不應該被用來模擬情緒,比如“突出接受者有多悲慘”,而應該提供理性的分析。
許多非營利組織可能缺乏感知、提煉、邏輯和表達社會問題的能力,而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提供幫助。 ”
例如,非政府組織可以使用人工智慧技術撰寫專案提案,形成活動框架,“或者提出建設性建議,例如第一步該做什麼,第二步該做什麼。 ”
雷曲江說,“AI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將重症患者的相關資訊推送給藥企或機構,幫助開發新藥; 或者將捐贈資訊分發到各種渠道,以提高捐贈率。 ”
此外,雷曲江還提出了乙個想法:AI可以自動收集患者資訊,包括病歷和身份資訊,並進行自動審核,類似於AI公證處。 但是,人工智慧的這種管理權必須掌握在第一人手中,不能落入任何商業組織手中。
吳申闊也提出了類似的建議:患者資訊可以通過定向披露的方式進行披露,比如通過權威機構,最大程度實現“保護私隱”和“確保真實性”之間的平衡。 資訊公開的程度應以公益情景和公益基本原則為依據。
作者:南都記者周敏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