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億收購失敗,諾基亞離開,華為笑到最後

Mondo 科技 更新 2024-02-15

21.2億收購失敗,諾基亞離開,華為笑到了最後。

本文為原創文章,請勿抄襲、抄襲,違者將予以追究!

2023年4月,東方材料宣布收購諾基亞TD Tech 51%股權,令人震驚。 如果TD Tech還是老牌企業,那就算了,關鍵是華為持有49%的股權,一旦收購成功,TD Tech很可能會與華為合作。

然而,收購並不那麼容易,最終失敗了。 另乙個新事件發生了,諾基亞出局了,最終的贏家是華為。

收購TD Technologies。

美國制裁後,華為智慧型手機業務陷入低谷,市場份額從中國前五名和全球前十名跌落"雜項"的等級。 華為依靠購買高通驍龍4G晶元來維持其商業運營,並在關鍵時刻獲得了華為的認可"道明科技"該公司推出了一系列與華為幾乎相同的手機。

TD Tech是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品牌,也擁有華為49%的股份,是華為的最大股東。 道明科技剩餘51%的股權將歸屬於諾基亞。

去年4月,東方材料宣布已與諾基亞達成2.2億元收購鼎橋通訊51%股權的交易,這是諾基亞的交易。 華為強烈反對這一事件,並明確表示不願意或不能與其建立合資企業。

其實原因很簡單,東方材料主要做材料和包裝,完全沒有高科技領域的經驗,好像收購華為之後,就再也撐不住了大腿。 TD Tech的收購遭到了華為的強烈反對,最終以失敗告終。

2023年12月,東方材料宣布已完成對TD Tech股份的收購,並與諾基亞達成協議,截至目前,該交易價值212億元人民幣的收購交易失敗了。 然而,這並不是比賽的結束,這一次諾基亞也退出了比賽。

華為贏了。 華為最初反對東方材料收購鼎橋股份時,就已經表示希望有戰略價值的股東與鼎橋合作,支援鼎橋進一步發展。 1月1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華為收購定橋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高新技術投資集團、中國行動通訊四川、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行動通訊四川股份有限公司、定橋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交易完成後,除華為控股定橋通訊外,成都高新投資集團和成都高新聚合科技***華蓋創投(北京)將持有定橋通訊100%股權。

成都高新投資集團的背後是國有成都高新技術開發區財務局,持有90%的股份並變現資產"國有"這兩個字為華為和TD Tech成為金體的股東奠定了基礎。

鼎橋通訊本來只是想揉熱抱大腿,如今卻成了國企,這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現在,有了華為的技術授權和更強大的背景,鼎橋通訊或將擁有光明的未來。

華為智慧型手機業務加速回歸,麒麟王回歸,華為依然是笑到最後的贏家。

如果您同意我的觀點,請點贊並隨時**、評論、分享。

相關問題答案

    110億美元收購! 諾和諾德擴大生產“減肥奇蹟藥”,新工廠將“2024年逐步投產”。

    神藥 Wegovy和糖尿病藥物Ozempic給諾和諾德帶來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時也給諾和諾德帶來了麻煩 公司 鏈的瓶頸難以滿足 藥物和糖尿病市場的增長。當地時間月日星期一,據 報道,諾和諾德的控股股東諾和控股同意以億美元 包括債務 收購紐澤西州薩默塞特郡的康泰倫特。作為交易的一部分,Novo Hold...

    158億!比亞迪史上最大一筆收購完成

    法士特科技月日報道,比亞迪股份宣布,其控股子公司比亞迪電子 國際 完成對捷普的收購其子公司Jabil Circuit Singapore Pte ltd.捷普新加坡 今年月日,比亞迪及其控股子公司比亞迪電子在A股和港股同時宣布,比亞迪電子與捷普新加坡簽署框架協議,以約億元人民幣 折合億美元 現金收購...

    158億!比亞迪史上最大一筆收購完成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亞迪 最近通過其控股子公司比亞迪電子 國際 完成了其歷史上最大的收購,該公司成功收購了捷普公司其子公司Jabil Singapore。交易總價值為億元人民幣 約合億美元 涵蓋成都和無錫的產品製造,以及現有客戶的零部件製造。此次收購標誌著比亞迪在電子製造服務 EMS 領域的重大擴...

    158億!比亞迪史上最大的一筆收購已經塵埃落定,它想擠進蘋果的供應鏈

    比亞迪應該感謝富士康退出中國市場。這是業內人士近期對富士康的調侃。比亞迪是國內知名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國際市場上的代表之一。富士康是國際知名的電子製造商,也是蘋果的核心代工廠之一。乍一看,雙方似乎沒有什麼聯絡,更何況比亞迪應該感謝富士康退出中國市場。但事實...

    21億交易失敗,美國制裁繼續,諾基亞與華為合作受阻!

    最近道明科技通訊 分享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根據市場監管局公告,諾基亞給其股份 華為以及高新技術投資集團等運營商。然而,這筆交易的失敗引發了很多質疑。一開始,諾基亞計畫出資 的股份 東方材料但華為強烈反對此舉。這是毫無疑問的諾基亞這種做法是不合理的,沒有事先通知華為,並且沒有選擇與其實力相匹配的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