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兩個月前,也就是2023年12月2日,央視春晚官方微博就發布了一條訊息,公布了2024年央視龍年春晚的主題和主標誌。 龍年春晚以“龍遊、欣欣家國”為主題。 主標誌也是圍繞“龘”字設計的。
在騰訊新聞的訊息中,排名前三的訊息是這樣說的:
蕭清風徐來,不管你請誰,都不要說教! 也不要總是抒情! 一年四季,我都忙得累死了! 現在是新年,輕鬆快樂不是很好嗎? 看看以往火爆的春晚,前任導演都樹立了榜樣,現在的春晚導演都複製不了往屆春晚的氛圍! @雲中漫步好多年不看春晚了,現在的春晚都是說教,一年都沒學好,所以就幾分鐘。 @青松都是譁眾取寵。空靈的鼓手,社會的積極發展,老百姓需要的精神食糧,讓中國人民有很強的凝聚力,有面對任何敵人都不猥褻、敢於拼搏、敢於取勝的正能量。從網友的評論來看,這幾年對春晚沒有正面的好評,都是挑剔的,最被詬病的是“形式大於內容”,說教味道太重,大家都累了。
說實話,我也抱著“看你”的心態去看春晚,隨時準備笑笑嘲諷,證明自己還是乙個“眼睛亮”的人。 不過,今年的央視春晚真的不一樣,真的讓我大吃一驚,相信也會讓很多還在看春晚的人眼前一亮。
去年央視春晚,央視評論版的標題是“人民春晚充滿中國風情”,光明網的標題是“人民春晚,暖心守望”,今年長沙發布的標題是“人民春晚,你我都是主角”。 雖然去年提出了“人民春晚”的概念,但今年確實比去年走得更遠,實施也比較到位。
既然要發表評論,就必須有乙個基本的理解範圍和評價標準。 還有,俗話說“三句話不離開行業”,對於我這個“中度職業病”患者來說,最容易的事情就是課堂,如果把央視春晚比作一堂高水平的中文課的話。 今年的春晚之所以如此感人,是因為**? 隨便說說,可能沒有什麼邏輯,咱們就好好玩吧。
我覺得今年的央視春晚最厲害的,就是最大程度的營造出一種“共情”的情境。
與以往幾十場春晚不同的是,開幕前的“熱身”不再是某個團體或某個公司迎接全國人民過年,也不是某個國家的政治要人、中國某個國家的機構、國外的某個組織祝全體中國人新年快樂。 取而代之的是“課前問題”——我們的春晚是什麼樣子的? 下一步是花大約 15 分鐘展示各行各業的起起落落,最大限度地提高廣泛的同理心並增加參與度。 暢銷書作家尤瓦爾·赫拉利(Yuval Harari)在他的著作《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中認為,自認知革命以來,智人一直生活在雙重現實中。 一方面,我們有客觀的現實,如河流、樹木和獅子。 另一方面,我們也有虛構的現實,如神、國家和公司。 隨著時間的流逝,想象中的現實變得越來越強大; 為了在今天生存,河流、樹木和獅子有時不得不依靠神靈、國家和公司的想象現實來做得很好。 通過文字創造想象的現實,大量互不相識的人可以有效地合作,效果不僅如此。 沒有這些共同的“想象現實”作為基礎,我們很難理解,數十萬互不相識的人,竟然能為乙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比如跨國企業的生產經營,戰爭雙方的軍人在戰爭環境下,甚至更大群體追求更高的目標——十億多的嚮往中國人民為了繁榮昌盛,為了安居樂業。
因此,用春晚來激勵人心、團結人心、鼓舞人心,講好中國故事,構建“想象現實”是必要也必要的。 作為2023年新高考試卷的作文材料,我說,”好的故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和溝通,觸動我們的心靈,啟迪我們的智慧; 乙個好的故事可以改變乙個人的命運,把形象展示......乙個國家故事是有力量的。
這個環節在時間控制上也可以說是恰到好處,央視春晚4小時26分鐘。 “課前熱身”約佔整個時間的十八分之一,相當於45分鐘課堂上約3分鐘的熱身,以激發同理心並增加參與度。 接下來的開場舞和主持人的開場白相當於“課堂目標”,現在比較流行的術語是“學科核心素養”,無論是“目標”還是“素養”都應該有層次感,在設計之初就要考慮讓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維度上有所收穫和成長。
比如五位主持人中,任魯豫的台詞承擔了“政治正確”的功能,是思想認知的錨點,是插科打諢的基礎,雖然與其他四位相比,他的表演依然充滿“爸爸”,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一項大型文藝活動,“打好基礎”是重中之重,不容忽視。
人的認知受制於相當複雜的多重因素,如智力水平、知識水平、道德觀念、思維方式等,所以需要證明“絕對正確”的東西注定只能是“基礎”,不能太複雜,否則就會失去“基礎”。 比如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裡面的人物可以簡單的分為好人和壞人,從三歲到一百零三歲,在多大程度上能容易辨別出來。 而更複雜的劃分,也只能由每個人自己去理解,比如惡人的人性光輝,好人隊伍中的虛偽和狡猾等等。
課堂教學也是如此。 我認為教師不僅應該是“批評家”和“和平締造者”,更應該是“建設者”。 每個老師都可以也應該有自己的主觀好噁,有理想去追求,但不能直率地引導不熟悉世界的孩子為了老師自己的理想去參加葬禮,那就大錯特錯了。 另一方面,為什麼要讓孩子衝到老師自己不敢做的事情的前面呢? 孩子的創造能力應該用在正確和積極的方向上,因為乙個黑暗的角落而拒絕太陽的光線是不明智的。
至於有人說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還有語言節目整體拉胯等等,這些負面評價是不可避免的。 一位老領導曾經說過,伸出乙隻手,手指的長度就不一樣了,更何況這麼多有腦子的活人,思想一致就是一場災難。 我認為他是對的。 在一次公開課上,課程評估專家提出了乙個非常中肯的問題:學生在一門課上的參與程度有多高才算合格,多高才算優秀? 他認為,簡單多數是合格的,絕大多數是優秀的,他100%參與其中,可能有,但他做不到。 需要注意的是,課程評價專家是國內知名的中學語文老師,也是我非常尊敬的真正專家級老師之一。 最後,我也同意“語言程式整體拉胯”的評價,但我能理解這一點。 除了把自己弄黑,他們還能嘲笑誰? 誰敢諷刺? 而有名的,比如俞倩先生,就是用那點黑料“抽菸、喝酒、燙頭”,話多了也不“笑”。 “語言”節目可能已經死了。
不過十五年,所以最後,老天就給你乙個晚年的問候,祝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晚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