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達。 新年將至,年味越來越濃。 在大街小巷,在手機網站,在後備箱或快遞箱裡,在櫃檯上或餐桌上,年貨都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年味。
過去,人們口中的答案可能不是三條街五里,但現在卻是五百多變,其中可能存在一些“資訊缺口”。 自1月18日全國線上元旦開辦以來,網上零售額已達近8000億元,比去年增長8%9%。各大電商平台紛紛喊出“不打烊”的口號,直播間也如火如荼,結合當地特產和風土人情,將豐富多樣的“新年風味”一路送到消費者家門口。 線下超市也不甘示弱,各類蔬菜肉類、乾果禮盒、服裝和家用電器供不應求,搭配“龍元素”的特商品格外吸睛,前來選購的大眾絡繹不絕,不少線下門店也推出了“禮盒包裝”、“郵包免費”等活動, 方便消費者一站式購買。年貨市場“滾滾”,人氣“爆棚”,濃郁的年味正在蔓延。
你新年要買什麼? 穿上新衣服、整理東西、準備豐厚的禮物、尋找好品味,自然是永恆的主題,也有很多“文化領域”等著你我去探索。 近日,各地“新年貨徵”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 熱騰騰的油炸鍋裡,不時飄盪著童年的懷舊味道; 一年生的鮮花和橘子在兩旁排成一排,整條街都充滿了春天; 寫祝福字、吹糖果、製作木雕、貼上燈籠,引人入勝,讚美......有“當地專家”和好奇的外國遊客; 有貨比三家巧妙挑選的中老年人,有用手機錄音的年輕人,其中不少是“家庭動員”......地域文化與特色民俗交織在一起,實惠的年貨與熱鬧的表演相結合,這個“文化之家”真是美味、有趣、熱鬧。
誰在購買新年商品? 父母那一代依舊是不可戰勝的主力軍。 他們肩負著做好菜、探親訪友、買零碎的重任,匆匆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一會兒就忙得不可開交。同時,不乏90後甚至00後的面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消費新年商品的新生力量。 在追求年貨新潮流的同時,更注重貨品品質和個性的表達,以新需求帶動新的消費業態,“電子年貨”、“新三款年貨”、“互動體驗”成為當下的熱詞。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買“硬菜”和零食自然不是問題,“和朋友一起換龍年紅包的封面”、“帶家人看喜劇電影”、“拍全家福過年”也成為“新年貨”的新選擇。 年貨概念在擴大,屬性更豐富,受眾更多樣化,但“儀式感”依然存在。 傳統節日隨著時代而變化,但喜悅卻越來越醇厚。
世間烟花的味道,最能撫慰凡人的心靈。 “我們珍惜的新年味道是熱鬧熱鬧的大聚會,帶回家的大包小包,桌上的美酒佳餚,圍著壁爐安寧過年,歸根結底,是團圓的味道。選好年貨,品嚐完年貨,忙著準備,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最珍貴,親朋好友的笑容才是最真實的“五星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