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上班吃預製菜,去商場吃預製菜,現在連除夕夜也是預製菜的靶子。 為了爭奪除夕大餐的流量,各大品牌上演了一場預製菜大戰。 但跨年大餐對中國人來說意義濃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既是一頓飯,也是一種儀式感。 不斷激盪人心的預製菜能擠滿除夕夜的餐桌嗎?
文字 |曹婷婷.
編輯 |金扎欣業.
運營 |圈。
預製菜闖入春節大餐
女孩坐在農曆除夕晚宴的桌子旁,面對螢幕,在另一端向父母打招呼。 五道菜一湯,都是預製菜。 巨大的廣告語直接出現在下方,“這是(預製)(年)(菜)”。
春節前,這張女孩吃預製菜、與家人“電子團聚”的廣告畫面,本來是想踩到“除夕無假”的熱點宣傳預製菜,沒想到卻直接刺穿了工人的肺管。 “三十歲不放假已經比較鬱悶了,過年還讓我乙個人吃預製菜? “真是太慘了,PUA打人。”
小紅書截圖。
2023年,預製菜已經多次刺痛了大家最敏感的神經末梢:首先,6月,杭州一對夫婦發現,價格近6000元**的婚宴,可能就是預製菜的百分之七十,而成本只有1000元。 9月,“抵制校園預製菜”話題出現在微博熱搜; 年底,辛巴在直播中表示“預製菜最應該被孩子吃”,這再次引發爭議。
但這次不同,預製菜直接入侵了春節大餐——普通人一年中的最後一環。
事實上,早在2023年10月,廣東就舉辦了首屆年菜百強龍頭企業座談會,預製菜與年夜飯繫結,變成了“年菜”,2023年從此成為“年菜元年”。 這也讓緊隨其後的2024年春節成為年菜的第一戰場。
春節前夜公尺的流淌,成為各大品牌爭奪十八種武功的標的。 進入除夕大公尺大戰的企業包括連鎖超市盒馬和山姆、生鮮電商叮咚、美團象、部分傳統餐飲品牌,以及大量參與供應的預製蔬菜廠家。
據FBIF食品飲料創新不完全統計,2023年共有31家預製食品相關企業將推出預製除夕大餐禮包,其中預製食品企業13家,餐飲品牌17家,甚至還有一家名為“川風味博物館”的調味品生產企業。 除了廣州酒家、銅青樓、溪北等餐飲品牌外,疫情期間連續三年虧損的全聚德繼續發力預製菜,推出跨年午餐禮盒,售價在398元至1388元之間。
進入春節前夜飯桌,各品牌先開門類卷,聚焦華麗、奢華、複雜的生產工藝。
比如盒馬直接開闢了預製年菜版塊,裡面有一欄年菜,列出了22種預製菜。 除了佛跳牆等常規硬菜外,還注重差異化,推出帝王蟹腿和軍火鍋。 帝王蟹腿**269元,淨含量810g,加熱後即可使用,作為拍攝除夕大餐**並送至朋友圈的“利器”,更容易被年輕人種植。
帝王蟹腿配大蒜。 圖盒馬應用程式
叮咚雜貨店注重地域特色,新年禮盒包括東北鵝燉排骨、寧夏燕赤潭羊肉、粵鴿。還與10余家知名線下餐廳及酒店聯名推出經典新年禮盒優惠券,如錦江賓館、國際賓館、上海老飯店等,禮盒可一鍵兌換,免費送貨上門,捕捉外地年輕人過年需求。 美團旗下小象超市也與傳統餐飲品牌合作,推出同青樓定製新年禮盒。
豪華菜品幾乎成了預製菜突襲春節大餐的主要策略,**幾乎都集中在2000元左右。
大東的除夕家庭宴會佛跳牆,天貓價格為1888元,在大東公尺其林店被稱為同款大菜。 松鶴樓“金玉曼堂納府宴賀年晚宴禮盒”售價2288元,含6道冷菜、8道熱菜、4道點心。 再往上,還有河源酒樓最貴的“福金鮑魚高階禮盒”,3999元的盆菜,7斤重,豪華的食材,有10**鮑魚幹、10個9A幹海參、150克深海魚肚......
圖:小紅書@大東美食董到家。
關於賀年夜飯卷的奢侈,盒馬曾向半熟財經解釋:“年菜需要搶**鏈,因為銷售週期很短,價格也比較高。 這種大菜,如果在春節這個特定場景中不擺上貨架,可能沒人買,所以你會發現,到了過年,佛陀翻牆,魚肚雞都出來了。 ”
各大品牌也紛紛將自己的名字與龍聯絡起來。 如西貝的龍鳳吉祥糕點禮盒、龍騰四海功夫菜禮盒、吉祥龍仙瑞禮盒。 全聚德推裘德百威喜悅禮盒、廣州酒家好運及除夕大餐、福祿佛跳牆盆菜等。 總之,用了好話,卻沒有提到預製菜,全都換成了新年菜或禮盒。
滾動名稱後,必須滾動服務。 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消費者可以通過盒馬雲潮下單,黑松露芝士帝王蟹腿、鮑魚花膠雞、港式海鮮盆菜等新年菜餚可以免費直接送到家中。 盒馬更是附上了“擺姿勢說明”,仔細標明了再加熱的順序和電鍍的標準,最大限度地考慮了各種需求。
此外,除夕夜的預製菜仍以年輕人為目標,線上流量自然是品牌爭奪的重要領域。 開啟天貓搜尋“預製高階家居跨年大餐”,包郵品類高達5000件以上; 在京東搜尋“農曆除夕公尺飯預製菜”也顯示了3000多種商品。
在其他社交平台上,比如小紅書,進入除夕預製菜,下面會出現各種品牌目錄,包括大東、西貝、同青樓等各種品牌,點選進入子集,可以看到大量相關**分享。
除了熟悉的大品牌,近兩年還湧現出一些新的預製食品廠商。 他們的銷售份額很小,他們的計畫對農曆除夕晚餐的場景更加保守。
去年,李小玲和幾個朋友共同創立了乙個預製食品品牌。 他們做速凍麵食多年,近年來,他們注意到速凍麵食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他們下定決心轉向熱食預製食品賽道。 李曉玲的預製食品品牌主要供應餐飲企業。 針對跨年大公尺市場,他們特別推出了過年不回家的“八小碗”預製菜品類。 份量適合1至2人份,單價較低。 該單品主要作為員工的新年福利出售給公司。
春節也是宴會集中的日子。 網友小樂回到家鄉後,發現連村里的流水座都被預製菜侵占了。 一盤烤鴨,上菜的時候,麵糰還在塑膠袋裡,你要自己撕開。 宴會上經常供應的整條魚只淋上一層醬汁。 宴席上的預製菜毫不避諱,生產位址和保質期一目了然。而且,在當地,無論是在農村市場還是小店裡,這些預製菜都可以買到。
她無味地吃了這頓飯,失望地回來了。
預製菜,搭配農曆除夕晚餐?
這道預製菜配得上春節大餐嗎?
對一些人來說,答案是否定的。
住在珠海的邱勝月,曾在短**平台上刷過跨年預製菜,也被吸引住了,“十遼參、十鮑魚、十隻蝦”,一道華麗豐盛的**,價格不到300元。 她一時心動手,但一想到家裡還有老人和孩子,“食物應該膽固醇不高,也應該新鮮”,於是轉頭退出了頁面。
預製年菜產品的保質期一般為6個月至12個月,即使較短,也可以儲存60天。 這意味著新增劑是必不可少的。 年菜,一不小心就真的成了除夕菜,這也會讓邱勝月擔心。
來自重慶的王安雪堅決不讓預製菜進入除夕飯桌,在她看來,預製菜“相當於二次加工”,凍融,每乙個環節操作都增加了風險。 為了避免預製菜,她甚至在點外賣前還要仔細篩選乙個小時,而且重要的是指出評論,只看差評,尤其是送來的**,如果裝在錫紙盒裡,更有可能是預製菜。
還有乙個更直接的原因:預製的跨年大餐,並不好吃。
來自廣東的陳宇雯曾經買過一尊跳牆佛,她開了一家餐館,但她嚐到的足夠新鮮。 例如,盆菜中必不可少的蝦,新鮮的蝦肉酥脆可口,而預製菜中的蝦通常很軟,完全沒有味道。
沒有鍋氣,這是預製菜不好吃的原罪。 天津的張媛媛,曾經吃過父親公司發的預製菜和炸丸子,做過年夜飯。 這道菜,媽媽每年都會做,雖然自製的肉丸大小不統一,但新鮮的大蔥、薑蒜炒好後,張媛媛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香味。 預製肉丸,不僅沒有這種香氣,有時還會有魚腥味。
農曆除夕晚餐對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注重陪伴。 這一年,邱星月繼續帶著孩子回老家過年。 在她家裡,經常是一家人,忙著從三十到下午的除夕晚餐,她四歲的兒子也會參與其中,一邊聊天一邊做飯,一邊享受在一起的時光。 她覺得吃預製菜的目的是為了節省時間,減少人力,但跨年大餐,時間最充足,人也最充足。 因此,春節前夜晚餐並不是預製菜的典型消費場景。
去年,邱勝月一家參與了跨年晚宴的製作。 受訪者提供的數字。
另乙個原因是不同地區有自己獨特的除夕大餐。 農民工回到家鄉後,最想吃的永遠是家鄉的味道。 不過,年夜飯上的預製菜幾乎無法避免佛跳牆、魚肚雞、帝王蟹、“不想去**吃同樣的跨年大餐”的“老三”,這也成為一些人拒絕做預製年菜的原因。
種種情緒下,吞下今年跨年大餐的流動,預製菜顯得有些弱。 根據iiMedia Consulting發布的《2024年中國新年禮盒消費者行為洞察報告》,共有14個5%的消費者表示他們會選擇預製禮盒,而2023年這一比例為23%4%。
今年春節,與此同時,上游供應商感受到了乙個更冷的現實。 據《板書財經》報道,一位做冷鏈批發的從業者感嘆,今年春節期間,她的預製食品銷量明顯不如上年,下游客戶一直喊不出去。
願意選擇預製菜的人
事實上,在農曆除夕晚餐中出現預製菜餚並不新鮮。
比如廣東的盆菜、江蘇的八寶公尺、浙江上海等地的製作工序很多,很多人會提前買好好的菜帶回家。 在廣東、香港和澳門,盆菜是許多人對農曆除夕夜的重要記憶。 隨著春節的臨近,盆菜的預定廣告開始頻繁出現在餐館門口和社交平台上。
所謂盆菜,就是把不同的食材一層一層地放在鍋裡,意思是“團圓,鍋裡滿滿的碗”,香港人也把吃盆菜稱為“食鍋”。
沈元子,27歲,在香港工作。 她還記得兩年前購買預製盆菜的經歷。 那時候她還在讀研究生,室友的幾個都是北方人,所以因為疫情,大家只能留在學校過年。 農曆除夕夜,幾個女生去超市買了預製的盆菜,還買了麵粉和肉餡,一邊包餃子,一邊***演唱會**。
日前,沈元子在香港街頭拍下了盆菜的廣告。 受訪者提供的數字。
那年春節,因為不能回家,沈元子本來有些鬱悶,但相聚的回憶卻成了珍貴的人生經歷。
也有一些年輕人理解家人在做跨年大餐的辛苦,願意接受在跨年飯桌上加入預製菜。
張是天津人,在他的記憶裡,年夜飯永遠是他的母親張洛。 媽媽在一家餐館當會計,有一年過年,下班回家也不算太早,但第二天家裡有親戚在吃飯,我需要提前準備肉丸等耗時的菜品,所以剛下班的媽媽, 只好繼續在廚房裡忙著。當時,他還主動多做家務。
肉丸和肉片基本上是張媛媛跨年大餐的必備菜品。 父親公司配售的預製肉丸的味道遠不如家裡做的。 父親也理解妻子,還特意打聽過哪些預製肉丸子更好吃,但味道總是差,平時也能湊合著過,到了跨年大餐,還是離不開媽媽的手藝。
轉折點發生在頭兩年。 過年的時候,家裡相識的親戚來家裡做客,作為主人,張媛媛的母親承擔了最多的廚房雜務,忙得大家都趴在桌子上吃飯。 “如果我多年前和大家坐在一起,我就不想再這樣做了。 張瑤回憶道。
後來,當他長大並開始工作時,他意識到,瑣碎的家務和瑣碎的工作一樣,是對乙個人活力的消耗。 這也多少構成了他對預製菜的期待——如果能有一款健康、“穩定、美味”的預製菜,既能滿足大家對跨年大餐口味的需求,又能解放家庭,他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年輕的農民工對預製菜並不陌生,他們的日常接觸也讓大家對預製菜的態度發生了一些變化。 但對於張耀元來說,一開始吃預製菜是一種無奈。
圖視覺中國。
他是一名自由職業者,從專案中賺取最多收入。 雖然沒有通勤費,但你必須支付房租和生活費用。 工作時間是不穩定的,一旦專案堆積如山,他們往往需要無限期地擠出自己的時間,“沒有精力,也沒有時間自己做飯”。
大多數時候,他一日三餐仍然依靠外賣。 最初,他也抵制預製菜,上網翻閱帖子,“如何避開預製菜餐廳”,並從中學會了防雷。 最後,他也和自己和解了:如果對品牌有信任,能兼顧口味,預製菜是可以接受的。
人們的恐懼往往源於未知。 他現在回憶說,最初的抵制是由於他對預製菜缺乏了解和不信任,在很多時候,他被迫在沒有知情權的情況下吃預製菜。
95後出生的李林偉,也樂於接受適配場景的預製菜。 下班後,她堅持自己帶午飯,但因為工作忙,廚藝不好,很快就放棄了。 目前,家裡的跨年晚餐還輪不到她當廚師,但她早已計畫好,等她結婚的時候,“如果需要臨時做一大桌飯菜,我也會提前買一些預製菜。
如今,雖然家裡的跨年大餐還沒有預製,但因為接下來幾天要吃的剩菜剩飯,她形容為“跨年大餐已經成了未來幾天的預製菜”。
好訊息是,預製菜的概念也將受到監管。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預製菜餚》國家標準草案已經發布,結果最快半年內出爐,其中最大的亮點是禁止新增防腐劑,同時規定必須要求冷鏈運輸。
在令自己滿意的預製菜出現之前,張媛媛決定這次自己做年夜飯,去年春節,他主動從媽媽手中接過棍子,給家人做了一頓除夕大餐。 今年,他的廚藝有所提公升,準備繼續承包除夕大餐。 他很享受這樣的時刻,“到了年底,吃飯,是當下一件大事”。
引用: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作品,侵權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