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終於得到了理想的微生物游泳模型! 近日,西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張伯凱課題組取得階段性進展。
34歲的張伯凱,畢業於南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北京和浙江工作一段時間後,於2022年加入西南大學。
剛來的時候,從事科研工作最麻煩的就是沒錢,手裡也沒人。
不過,通過申請學校的基礎科研事業基金專案,去年4月,他獲得了20萬元的科研創業資金支援,團隊也成立了。
新興人才機會少,成長通道窄,考核考核頻繁,交易負擔沉重......過去,年輕的研究人員面臨著很多“成長的煩惱”。 他們自嘲為科研的“青椒”,甚至逐漸變成了“青可樂”。
2019年以來,重慶市連續啟動了三輪科研人員減負專項行動(簡稱“減負行動”),尤其是去年1月啟動的“減負行動3”0“,聚焦青年,幫助他們”帶頭、增加機會、減少考核、保時、強身健體“,充分激發青年科研人員的創新潛能和活力。
在過去的一年裡,作為“減負行動3”的一部分0“高校和科研院所採取了哪些措施來貫徹落實主體? “減負”有什麼作用? 這是“青椒”還是“綠可樂”? 近日,記者進行了一次走訪調研。
西南大學副教授張伯凱正在對該模型進行理論計算。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只要有新醫生申請,大學就會支援他。
拓寬年輕科研人員的成長通道,讓他們“走龍頭”,“做主角”。
張伯凱長期從事活性凝聚態物理(細菌、微藻、微絲和微奈米機械人)的理論和計算機模擬研究,是物理與力學、生命科學、生態學、醫學等學科交叉融合的前沿領域,與微生物感染、藥物運輸、汙水控制、 海洋碳迴圈等生命健康、綠色低碳領域。
在科研中拿到“第一桶金”後,他立即對計算機集群的硬體進行了公升級,讓團隊有了更好的科研條件。
在此基礎上,從去年開始,張伯凱還順利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類專案支援,被授予重慶市“巴渝學者”青年學者稱號。
如今,他的課題組有5名碩士研究生,這次他在微生物建模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這將為下一步開發微奈米生物元件提供理論基礎和計算機模擬基礎。
在西南大學,張伯凱並不孤單。
學校出台了基礎科研事業性基金專案相關辦法,明確青年資助比例不得低於50%。 西南大學科技系副主任袁巨集寬表示,業務費用包括科研啟動、能力提公升、重點開發專案,其中前兩類支援人員分別為35周歲和40周歲以下,屬於非競爭性經費支援。 “比如在科研創業專案中,只要博士新生申請,學校就會支援他們,鼓勵他們進行自由探索。 ”
同時,去年7月,西南大學還批准了20個校級青年領導班子和青年培養團隊專案,以及23個“試點計畫”青年團隊專案,分別獲得160萬元、100萬元、60萬元的財政支援,讓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帶頭”“當主角”。
事實上,不僅是西南大學,記者了解到“減負行動3自“0”啟動以來,我市多所高校開展了積極嘗試,幫助青年科研人員嶄露頭角,拓寬成長通道。
去年年初,重慶郵電大學高校科研專案大資料分析平台創新研發正式啟動。 平台利用已有的科研資訊,分析資料之間的相關性,可以對全校科研人員進行“畫像”,通過預測成長軌跡、挖掘潛在價值,做好優秀人才的早期發現和早期培養。
重慶郵電大學科研專案大資料分析平台介面。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看到,在平台上輸入關鍵詞“5G”進行搜尋,系統將對科研人員資訊、相關科研專案資訊、相關成果資訊進行綜合分析,精準挖掘學校5G通訊領域青年人才的科研潛力, 讓學校推薦這些“潛力股”承擔相關的重要專案,或者選擇一些人才稱號,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重慶工業大學通過實施青瀾結對導師計畫,安排青年教師加入高層次教研團隊,為青年教師配備“教學”和“科研”雙導師,確保青年人才“人人有團”。 同時,要支援青年人才獨立組隊,特別鼓勵組建跨學科、跨單位的跨學科科研團隊。
去年,學校支援建設了10支青年科研隊伍,並給予每支隊伍20萬元的資助。 重慶工業大學科學技術研究所副院長馮進介紹。
為增加青年人才更多的發展機會,學校還支援青年教師從事博士後研究,支援青年教師到地方政府和企業進行培訓,並給予專項資助,引導青年人才走出“象牙塔”,進入區、縣、園、企,積極開展橫向合作, 從而解決企業的技術難題,提公升企業的社會服務能力。
醬油的錢用來買醋,“這樣更容易,更方便”。
為年輕科研人員“卸包袱”,把時間花在“刀刃”上。
評估壓力大、事務包袱沉重,是過去年輕科研人員的“痛點”。
據一項調查顯示,青年科研人員普遍面臨考核和評價周期短、過於頻繁等問題,短期內必須“達標”,讓他們稱“壓力很大”。 同時,在一些單位和團隊中,差事和雜項非科研任務往往被分配給年輕研究人員,使他們的科研時間被擠出來。 “白天跑來跑去,熬夜搞科研”,已經成為很多科研“青椒”的常態。
記者了解到,“減負行動3自“0”實施以來,我市多所高校出台了“減負、放包袱”的相關措施。
其中,重慶郵電大學通過實施代表工作制,很好地運用了科研評價的接力棒,減輕了青年科研人員的考核負擔。
國家提出要解決科技成果評價中的“四個只”問題,代議制也在此背景下產生。 重慶郵電大學科技部副主任李彥元表示,代表工作制度改變了將**、作品、專利、資金數量與評價直接掛鉤的片面做法,而是注重標誌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力。
她以**為例,表示代表工作制實施後,學校要求研究人員在推薦國家級專案申請或評選某些獎項時提交5篇代表性論文。 “有些研究者非常'多產',他們每年發表5篇以上的文章,但代表工作制度更傾向於'含金量'最多、真正體現科研價值和貢獻的成果。 ”
例如,許多國家級專案或課題需要有一定學術影響力的大專家和教授來牽頭,而年輕的科研人員作為團隊成員,在專案實施過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他們的價值和貢獻卻沒有在職稱的評價或考核中得到充分體現。
如今,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專案的團隊可以有額外的職稱推薦名額。 李長源解釋說,專案負責人可以指定一名年輕的科研人員擔任技術負責人,在評定職稱時,相當於承擔國家重點研發專案的專案負責人。 這樣就減輕了年輕科研人員的考核壓力,有了更好的晉公升渠道。
如何把年輕研究人員從繁瑣的非科研事務中解放出來,把時間花在“最前沿”上? 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是“減負行動3”。0“是需要解決的具體”痛點“之一。
長期以來,我國科研專案經費使用採用預算制,這與科研的不確定性相矛盾。 “在編制預算時,往往需要明確資金在專案實施的各個階段將如何使用,但當涉及到資金的具體用途時,有很多情況與預算不一致。 如果你想進行調整,你將面臨層層審批。 一位科研人員坦言。
買醬油的錢不能用來買醋“,這成為科研人員對資金使用”苛刻“要求最常見的抱怨。
對此,我市在部分科研專案中試行“一次性制+負面清單”管理,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資金使用自主權,同時,部分高校、科研所積極探索,進一步簡化“用醬油錢買醋”的程式和流程。
例如,重慶大學設立了“科研線上服務館”,科研專案負責人可根據科研活動需要,通過線上平台申請預算調整。 系統自動識別調整事項後,如果不涉及裝置成本的調整,可直接處理,無需其他程式。
事實上,“科研線上服務大廳”整合了高校多個資訊系統,通過打通資料孤島,落實“一號多用”,實現了專案申報、合同評審與簽署、科研資金核算、預算調整、開票、專案完成、成果認定等環節的一站式處理,無需科研人員在各種之間來回奔波部門多次,無需等待時間在任何環節,並可隨時隨地查詢處理進度。
此外,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工業大學、重慶市農業科學院、重慶地質礦產研究所等高校院所都設立了專兼職科研財務助理崗位,進一步為科研人員“減負”,讓他們不用為繁瑣的財務事務發愁,專心科研。
青姣“變成了”青姣“,扛起了重任,惹怒了光束。
調查顯示 6481%的年輕研究人員表示,“減負”具有實際效果。
周志浩,重慶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副教授,90後出生的青年科研人員,主要從事先進柔性感測技術的研究。 2021年從重慶大學博士畢業後,他加入了重慶郵電大學。
雖然在公司時間不長,但憑藉科研專案大資料分析平台的“畫像”,他被推薦為重點培訓物件。
為此,平台系統不僅會自動匹配並準確推送相關科研專案資訊給他,還會提供一些專案申請流程和參考資料,幫助他節省大量時間,提高專案申報效率。 “我們過去到處尋找資訊,但現在是資訊自己來找我們。 ”
目前,周志浩主持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專案,去年成功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提公升工程”,並連續三年穩步資助培養,入選“湘江學者計畫”。
重慶工業大學機械試驗技術與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彭凱,劉曉康教授奈米時間網格團隊成員。 近年來,他不僅取得了學術成就,還走出了“象牙塔”,擔任了位於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通用技術集團國策時間網格技術的技術總監,致力於奈米時間網格技術成果的轉化,服務於裝備製造業的轉型公升級, 並成長為科學城“金鳳凰”的領軍人才。
在採訪過程中,有很多類似的例子。 一系列“減負”措施,形成了“組合拳頭”,讓科研“青椒”們放開手腳,心無旁騖地從事科研。
去年12月,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教委聯合開展了關於落實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的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去年,75%的40歲及以下青年研究人員獲得了該市自然科學**總專案的資金。 同時,27市級重大(重點)科技計畫73%由40歲以下(含40周歲)青年科研人員帶頭,增加2個73%。
從年輕研究人員自己的感受來看,6481%的受訪年輕研究人員表示,“減負行動30“具有實際效果,超過半數的研究人員認為”減負行動3科研工作最明顯的變化是交流機會的增加,考核評價中對更多型別工作和成果的認可,對年輕科研人員的培養和關懷有所改善。
誠然,讓年輕研究人員真正“輕裝上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 目前,一些年輕的研究人員仍然面臨一些麻煩。
我市某科研院所課題組組長劉偉(化名)近年來,看到專案申報通知發出,符合條件的,幾乎總是讓課題組申請。
手頭有四五個專案,難免偶爾會驚慌失措,擔心有一天會“沒飯吃”。他開玩笑說,研究不是一天的努力,需要長期的持續投資。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青年人才的非競爭性經費支援比例,但這畢竟是有限的,團隊每年的科研經費大部分都靠競爭為主。 ”
此外,在高校中,除了少數專職科研崗位外,大多數青年教師都屬於教研序列,既有科研任務又有教學任務,需要在兩者之間找到乙個平衡點。
作為剛入校不久的新生之一,年輕醫生楊彥宇(化名)就面臨著這樣的情況——上學期,她每週上課4天,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備課,同時還要承擔班主任和其他學生的工作, 需要將她的精力整合到更零碎的科研時間中。
最近,學校放寒假了,與往常相比,她終於有了一整塊研究時間,於是她選擇留在學校,一頭紮進實驗室趕上進度。
在她看來,如何在教學和研究之間找到平衡,對於像她這樣的新人來說,是乙個非常複雜的“必答題”。 這不僅需要青年人才的探索努力,更需要進一步優化科研環境,給予他們更多的指導、幫助和支援。
“減負行動”是一場艱苦而持久的戰鬥,需要不斷迭代和優化。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推進“減負行動”,更加注重基層單位科研生態,推動高校等創新學科廣泛行動,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整合各類政策資源,增強改革措施的支撐協同性,營造更有利於青年科研人員勇於創新的“微環境”,推動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擔負重要責任,真正成為科技創新的新生力量。實現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