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克欽族是中國的景頗族。 目前分布在克欽邦、緬甸撣邦、印度阿薩姆邦、中國雲南省等地區。
1. 從歷史上看,克欽族從未與緬甸有過民族認同
公元7世紀,克欽人從青藏高原出發,向南穿過印度的阿薩姆邦地區到達緬甸,定居在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恩梅凱河和邁利凱河之間的山谷中。 由於歷史上英國殖民主義者對緬甸的入侵和殖民統治,這個民族分為景頗族和克欽族,在地理上屬於中國和緬甸兩個國家。 在克欽邦以外,一些克欽族群還散布在摩谷的九江和瑞麗河流域,以及撣邦北部的臘戍、撣邦南部的京東和中緬邊境地區。
在古代,克欽族和緬甸**王朝等少數民族只保持著貢賦的附庸關係。 由於地理因素和交通不便,北部山區的克欽族等少數民族長期處於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的落後階段,處於封閉的環境,一直實行部落土司族統治,這與緬甸民族居住地區的行政制度大相徑庭。 克欽族抵達緬甸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緬甸的政治和經濟中心都位於緬甸南部和中部,緬甸***從未對北部山區的少數民族進行過有效的統治。 克欽族人大多生活在山區,處於自然封閉的環境中,他們的領袖和領袖的權威遠遠大於**王朝。 在英國殖民者進入緬甸之前,克欽族基本上是多部落和分離的,每個部落都相當於乙個獨立的王國。
從歷史上看,緬甸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從未真正統一過,克欽族有自己的行政、司法和文化體系,不承認現代民族國家的重要性,沒有民族意識和民族認同。
2. 現代西方傳教士改變了克欽人的信仰,創造了克欽文字
1867 年 11 月,仰光的美國傳教士大會派遣泰勒斯·羅斯和朱辛作為傳教士前往撣邦。 在被撣族打敗後,聚新等人將注意力轉向了克欽族,克欽族首先在巴莫學習了克欽語,然後在1877年帶領一些克倫族的追隨者加入了克欽傳教團。 直到1882年,克欽人才皈依浸信會。
從1896年到1898年,英國和美國的新教傳教士人數從前一年的寥寥幾人增加到110人。 他還在密支雅、桂桂、八莫、南坎等地建立了教堂和學校。 1893 年,傳教士漢森和庫森用拉丁字母創造了克欽文字,並開始推廣它。 1906年,漢森翻譯的克欽聖經出版。 此外,傳教士在克欽地區開設了大量學校,向克欽人傳授克欽語和教義。 進入20世紀後,克欽族皈依基督教的人數迅速增加。 1901年,克欽族有184名信徒,1914年有872名,1931年有6,090名,1941年有11,844名。
在美國浸信會教徒在克欽人中傳教的同時,羅馬天主教徒也派遣了傳教士。 僅在 1872 年至 1892 年間,就有八名天主教傳教士(主要是法國血統)在巴莫地區傳教。 從1881年開始,一些克欽人開始皈依天主教。 1936年,又有七名天主教傳教士抵達巴莫地區,主要是愛爾蘭裔。 在密支那,到 1940 年,有 8,955 名緬甸人(主要是克欽族)皈依天主教。 到1947年,緬甸克欽地區有37名天主教傳教士,其中約2名是克欽族**50,000人,約佔當時克欽族總人口的10%。
* 教傳教士傳授克欽文字促進了克欽族的文化發展,開創了克欽族學校教育的先例,也培養了第一代克欽族知識分子。 同時,傳教士利用緬甸封建統治者長期的統治和壓迫,宣傳克倫族、克耶族、克欽族等少數民族的救贖論,不僅擴大了宗教的影響力,而且加劇了少數民族與緬甸人民的矛盾,提高了克欽族人民的民族意識。
3. 以美國為首的克欽武裝力量在抗日戰爭中 - 101特遣隊
1942年5月,日軍占領緬甸後,克欽族所在地區被反法西斯聯軍用作對日軍發動**的基地。 1942 年,美國人卡爾·埃弗勒 (Carl Effler) 率領只有幾十人的 101 特遣隊進入緬甸。 埃夫勒招募了人來擴大他的隊伍,其中最大的是克欽族。 當時,美國訓練的200多名勇敢好鬥的克欽族戰士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們為特遣部隊帶來了古老而實用的戰爭方法,使用祖先傳下來的狩獵方法來對抗日本人。 此外,克欽族在茂密的森林中生存能力很強,能夠完成常人難以完成的任務。 在緬甸3年多的叢林戰鬥中,僅克欽族就殲滅了5000多名日軍,造成1萬多名日軍傷亡或失蹤,而他們自己則損失了100多人。
為了“感謝”克欽人對盟軍的貢獻,統治克欽邦(英印軍事當局下屬的緬甸內政局)克欽族地區的英國人**宣布,克欽族地區將在戰後不與緬甸聯合,並承諾戰後對克欽族地區進行政治改革。 1946 年 1 月 14 日至 19 日,在克欽族的第一次群眾大會上,這也是克欽族的傳統節日,———木腦節,英國人表彰了克欽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盟軍的貢獻。 克欽族領導人杜瓦·辛瓦瑙等人提出了克欽族人民要求完全獨立和建立克欽邦的要求。
4. 克欽獨立組織的建立和發展
1950年,緬甸**軍克欽族第1營有一位名叫羅翔的克欽族上尉,他叛逃回國參加克倫族戰爭。 還在讀高中的克欽族學生趙賽跟著羅翔四處走動,成為他陣營中的重要人物。 1951年,羅翔逃往國外避難,兆賽叛逃到“克倫民族自衛組織”。
1960年2月5日,克欽獨立組織(克欽獨立組織)恢復了武裝鬥爭。 1960年,他的兄弟們勸說被**軍隊開除的克欽邦第4營下士拉蒙·杜杰、拉馬拉加入該團夥,成立了“克欽獨立組織”,趙賽任主席,趙都任副主席,拉瑪拉任總書記。 他們趁著憲法重啟時的寬鬆環境,弄了一批**,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 1961年2月,克欽獨立軍(KIA)正式成立,趙賽擔任總司令。 同年7月,克欽獨立軍組建第1營、第2營,8月,以反對緬甸烏努將翩馬、古浪等地歸還中國,反對烏努宣布佛教為國教,展開大規模武裝鬥爭。 克欽獨立軍(KIA)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並通過反對“大緬甸主義”來追求“建立克欽共和國”的目標。
1967年,緬甸爆發排華運動,緬甸共產黨與克欽獨立軍建立“統一戰線”,在緬甸共產黨支援480支衝鋒槍後,克欽獨立軍再次壯大到2200多人,編成9個營。 1975年,兆賽三兄弟因內陷內斂被下屬殺害。
1976年1月,克欽獨立組織**委員會和克欽獨立軍司令部重新成立,布朗森擔任主席兼總司令,拉蒙杜杰擔任副主席兼總參謀長。 從那時起,採取了聯合緬甸共產黨和其他***組織共同反對緬甸的戰略。 與CPM合作至1983年。
到20世紀初,克欽獨立軍已發展到7000多人,編成4個旅和21個營,管轄4個縣和12個縣。
第五,獨立建國的目標已轉變為真正的自治
自1988年9月以來,克欽獨立組織的政治目標也從“反對大緬甸民族主義,建立乙個主權獨立的克欽共和國”轉向實現“真正的克欽自治”。
1989年,由於緬甸最大的武裝力量“共產黨人民軍”的崩潰,克欽獨立軍被切斷了與國家高層的聯絡,並受到緬甸軍隊的嚴重打擊,其兵力從6000多人減少到3000多人,控制區域縮小到10000多平方公里。
1994年2月24日,雙方正式簽署和平協議。 緬甸軍隊**承認克欽獨立軍(KIA)的法律地位,並決定在密支那東北部建立“克欽自治區”(克欽邦第二特區)。 克欽獨立軍同意放棄武裝叛亂路線,進入由**主導的法律領域。 不同意該協議的克欽人組成了泛克欽集團,也稱為克欽邦聯盟。 就這樣,克欽獨立組織在布朗森主席的領導下,成為第10個與**達成和解的民族武裝團體,從而結束了30多年的武裝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