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哥3年賺120萬的訊息引發了熱議,很多一流網點老闆也深有體會,說小哥賺的比自己還多,覺得自己每天都在為他們工作。
誠然,如今各行各業的老闆都不容易。 網點老闆在當地能做多大,天花板是第一位的,只有了解網點的瓶頸,才能幫助開拓新業務。
《快報觀察家》發現,如果你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大部分網點都以配送為主每年的總收入很容易估計。 在糧食產區的地級市、縣級網點,生意通常幾千萬或一億以上也就不足為奇了。
以大多數網點的現狀為例,網點平均每天投遞1萬張票,假設總部給出的平均配送費是1元,那麼網點的日收入是1萬,一年365萬,實際旺季可能不止這個,還不包括小兄弟派送費和房租的成本, 車輛等,每票淨利潤為0按15元計算,一年利潤可達55萬元。
很多業內人士都計算過,一般網點交付量小於20000票,以達到規模效應的最優解一旦票數超過2萬票,場地、車輛、人員成本將大幅增加,即使是聯合分銷網路,風險也會大大增加。
如果網路投放不到七八千票,往往無法達到最佳的成本降低效果。 當然,這只是從發貨的角度來看,如果網點有相當可觀的提貨,那就另當別論了。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分銷費穩定的基礎上,如果分銷費繼續下降,即使是相對容易經營的縣城網點也面臨壓力。 同時,快遞行業不再像過去那樣處於無序競爭的狀態各方面將收緊更嚴格的規定,這也意味著成本將繼續增加。
很多人發現,現在的快遞網點也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比如一些地級市和縣級網點的糧食產區,還是有很強的話語權,而且投資往往要幾千萬元來增加產能。 大部分的網點都淪為外賣網點,收成的好壞基本都看天了,這些老闆們很少動腦筋去思考運營問題。
當然,也有一些城市奧特萊斯老闆跳出了原來的快遞思維,勇於跨行業經營,投資酒店、度假村、汽車4S店等,基本上都虧掉了這幾年靠運氣賺來的錢。
兜兜轉轉,交了不少學費,發現自己是快遞行業的佼佼者。 對於大多數網路所有者來說,考慮網點精細化運營的管理方向這比投資你不擅長的領域更可靠。
《快報觀察家》了解到,對於已經實現數千萬美元的老闆來說,成長邏輯也面臨著乙個選擇。 這些老闆的共同選擇,就是繼續加強主力快遞業務的競爭力。
例如,河北申通高陽分店連續十餘年在當地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網點3次投資2600萬元多次獲利**。 河北省高陽市是中國著名的毛巾產業基地,年產50億條毛巾,全國每3條毛巾中就有1條產於此。
為滿足業務量的快速增長,高陽奧特萊斯在2013年、2018年和2023年進行了大規模投資,總金額超過2600萬元。 特別是去年,網點將場地擴大了5倍,購買了新的自動化裝置,產能提高了4倍以上。 與引進自動化裝置前相比,每張票的利潤增加了20%左右。
同樣作為糧食產區,浙江平湖羽絨服的產銷在全國首屈一指。 中通浙江平湖網點,短短幾年,出貨量從每天 60,000 件增加到 200,000 件超過3倍。 嚐到甜頭後,網點斥資近1000萬元引進雙層分揀裝置,每小時分揀能力高達25000票,節省了40多人,大幅降低了成本。
另乙個例子是臨沂,它被譽為中國北方“電商直播第一城”申通網點老闆是一次性投資3億元,建成集快遞分揀、倉儲、直播等為一體的綜合產業園,從消費者下單到生成物流資訊僅需5分鐘。
有別於其他普通快遞網點,臨沂網點也是申通京津冀、江蘇、浙江、上海等地的快遞交流平台。 承載全國20多個省份的76條汽車直達運輸線路,運輸業務覆蓋全國80個城市。 園區一落地,公司又購買了167畝土地,準備規劃專案三期。
回到文章開頭,很多人都認為快遞網點不大,看看上面的老闆,也不大,相反,這項業務可以提供很多東西。 不是這個行業更賺錢,而是這個行業的人想得太少,尋找的機會太多。
也有一些大城市的網點,算著自己生意的天花板,但是如果跳出原來的一畝三分思路,通過驛站的商業化、小哥的合夥、經營的精細化、原有業務的整合提公升利潤,以及一些兄弟網點的合併, 相對容易得多,原有規模進一步擴大只是時間問題。
Express Observer發現,規模越大,利潤越大合理化控制規模的關鍵點也需要探討。 所以,當你的網點面臨迷茫時,不要盲目逃跑或躺平,看看同行的運作邏輯,或許你會找到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