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越來越成為壽險行業難以撕下的標籤。 2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截至目前,共有62家壽險公司發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除統計口徑不適用的兩家公司外,公布淨利潤的60家公司中,2023年將有35家公司虧損。 雖然非上市保險公司保費收入表現不錯,但收入增長而非盈利占多數,60家非上市壽險公司共虧損142家35億元。 此外,盈利和虧損的人壽保險公司在投資收益方面也存在差異。
YITU.com。
對於壽險行業來說,2023年的結果是最終結果,2024年的“業績”如何書寫備受關注。 那麼,對於現在正在虧損的公司來說,他們如何才能爬山,更好地擁抱觸手可及的新機會呢?
保費增長率令人印象深刻,一些公司的收入翻了一番
2023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披露即將結束,非上市保險公司業績也陸續浮出水面。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截至2月2日,共有62家非上市壽險公司發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總體而言,62家非上市壽險公司共實現104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44%。以及壽險公司躋身前五大上市保險公司之列4與9%的保費增速相比,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非上市壽險企業保費增速不遜色於行業,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資料顯示,2023年壽險行業保費收入為376萬億元,同比增長99%。
2023年,保險業務收入排名前五的非上市壽險公司分別是泰康人壽、中郵人壽、信達人壽、工銀安盛人壽、建行人壽。其中,泰康人壽實現2031年保險業務收入88億元,位列非上市壽險公司保費榜第一,中郵人壽保險業務收入1098其次是66億元。
從保險業務增速來看,新設立的國民養老保費增速最高,為283%,滙豐人壽2023年保險業務收入將比同期近翻番。
2023年,安聯人壽、渤海人壽、三峽人壽、小康人壽等僅12家壽險公司保費出現負增長。 其中,小康人壽保費收入同比降幅最大,公司2023年保險業務收入為1833億元,同比下降41%08%。
在資深精算師徐宇辰看來,整體來看,2023年,壽險公司取得了不錯的保費收入,原因包括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在其他產品投資回報不理想的情況下,選擇通過保險理財。 此外,預定利率的下調刺激了消費者購買保險的意願,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保費收入的增長。
公司虧損一半以上,有的公司光是就賺了數百億美元
儘管大多數人壽保險公司的保險收入增長令人鼓舞,但他們一直在努力盈利。
2023年,披露盈利資料的60家非上市壽險公司中,超過一半虧損,達到35家。 此外,與2022年利潤總額超過20億元不同,2023年全年,非上市壽險公司整體扭虧為盈,總虧損14235億元。
不僅保費收入排名第一,而且在非上市保險公司中,泰康人壽的利潤也排名第一,為11833億元。 整體來看,在盈利能力排名靠前的非上市壽險公司中,中一人壽或純外資企業不乏,如中億人壽、中弘人壽、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等。 盈利能力排名前10位的公司還包括多家銀行保險公司,包括工銀安盛人壽、ABC人壽保險和招商局信諾人壽保險。
2023年,35家虧損非上市壽險公司中,有18家虧損在3億元以下,超過一半。 虧損在3億元至1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11家。 另有6家企業虧損超過10億元,其中1家企業虧損超過100億元。
保險公司的利潤主要取決於保險業務部分和投資部分,即承保方和責任方。 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非上市壽險公司三分之二的投資收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部分公司出現了投資收益負值。 具體來說,25 家盈利的人壽保險公司中的大多數投資回報率為 255%—5.43%; 綜合投資回報率位於294%—6.68%。 在35家虧損企業中,投資回報率超過3%,綜合投資回報率超過4%的企業寥寥無幾。
徐昱辰表示,投資收益水平和投資收益能否覆蓋負債成本,是決定保險公司是“賺錢”還是“虧損”的主要因素。 此外,投資策略也起著一定的作用。 在徐雨辰看來,盈利能力與投資收益直接掛鉤,投資回報較好的企業相對盈利。
非上市壽險在經歷虧損後,離不開迎來扭虧為盈的各項努力,包括調整經營策略、優化產品結構、提公升投資能力建設等。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表示,止損離不開合理的風險管理、有效的經營策略和穩定的投資組合。 人壽保險公司需要仔細評估承保風險,以確保保費定價足以覆蓋風險成本。 同時,靈活的資產配置和有效的投資決策對於提高投資回報至關重要。
2024年,增量在哪裡?
2023年對於壽險行業來說將是不平凡的一年。
人壽保險預定利率的下調引發了新的變化,這意味著保險公司需要適應環境的變化,逐步適應長期低利率的市場環境,做好資產負債管理工作。 “報行一體化”旨在促進銀行保險業務各項費用的透明化、科學化、清晰化、合理化,促進保險公司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有利於成本控制。
徐宇辰表示,保險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業務端,即承保端,隨著預定利率下調至3%,預期債務成本將相應下降。 目前實施的“報行一體化”要求保險公司報的費率與實際費率基本一致,有助於緩解保險公司的成本差異,幫助保險公司降低資金成本。
從2024年壽險行業發展來看,可能要看資本市場的表現,如果沒有特別明顯的上公升動能,保險公司的難度會更大。
然而,對於壽險業乃至保險業來說,仍處於重大機遇期。 業內人士認為,2024年居民保險意識提公升,消費復甦趨勢不變,保險產品整體需求仍將呈上公升趨勢。
福建大目標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俊豪表示,一方面,隨著人們保險意識的提高和風險管理需求的增加,人壽保險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另一方面,保險科技的應用將進一步推動行業的創新發展。 例如,智慧型保險產品推薦和理賠服務將提公升客戶體驗和行業效率。
北京商報記者 胡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