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溫余,編輯:肖世梅
有能力的人從不抱怨環境,偉大的公司誕生於冬天。
當大多數企業仍將經濟形勢歸咎於經濟形勢時,海底撈已經悄然創造了歷史。 2023年,公司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即剔除德海國際業務後的剩餘業務)預計不低於人民幣414元0億元,預計淨利潤不低於440億元,較2019年,營收淨利潤同比增長659% 和 718%,創歷史新高。
【縮小前部,提質降本】。
周轉率、客單價、門店數量,所有餐飲品牌的成長故事都離不開這套公式。
2020年,公司逆勢大規模開店(全年淨新店530家),但結果很快被造假,周轉率嚴重下滑(從2018年的5天下降到2021年的3天),利潤和股價同時大幅下跌。
危機迫使改革,2022年,創始人張勇自願退位,“啄木鳥計畫”負責人楊麗娟接任。 以此為標誌,海底撈進入了乙個新的戰略調整時期,其核心是縮小前端、提質降本,將門店擴張的追求轉變為營業額的增長。
戰略意圖正在逐步實現。
一方面,在擴張上仍保持克制,2023年新店僅開9家,近30家硬核門店將復工,抵消了年內因經營狀況不佳而關閉的部分門店,去年門店淨增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換手率有效提公升,2023年上半年已回公升至33天,下半年持續向好,第三季度離職率同比增長25%以上,第四季度環比大幅增長,逐步接近2019年同期離職率水平。
特別是,在此期間,人力、租金和原材料等核心成本有所降低。
在人力層面,2022年單店員工人數將縮減至76人,同比減少30人,帶動公司人工成本佔比同比下降3人19%至33%。 去年,隨著門店運營的恢復,單店員工人數有所增加,但由於兼職員工比例的增加,員工成本佔比持續下降,達到305%。
租金方面,由於疫情三年布局了較多的低價點,部分門店已經折舊但仍在營業,租金折舊攤銷比例有所下降。 去年上半年,租金相關費用佔收入的百分比為11%, 下降 01pct,其他折舊和攤銷佔收入的百分比 80%,大幅下降34pct。
在原材料層面,海底撈主要通過提公升一流鏈條和本地化採購能力來降低成本。 2022年,公司將在上海打造智慧廚房,支援江蘇、浙江、上海、安徽三省門店菜品直銷,原料耗材佔比同比下降2%2% 至 416%。2023年,海底撈將繼續通過提高預製菜佔比來降低原材料成本,上半年原材料成本佔比將進一步降至407%。
所有這些都被合併並投射到財務報表中,這是利潤和利潤率水平的顯著提高。
按44億元淨利潤對應2023年營收414億元計算,海底撈淨利率達到1063%,遠高於 2022 年同期 442%。
降本可以放大利潤,但不能擴大收入,產生增量的關鍵是釋放組織活力,這也是海底撈的第二大改革重點。
[用力量製造它,為了利潤而移動它]。
在2021H1之前,海底撈的組織架構相對扁平化,採用導師模式,分為總部、教練、家主、店長四個層次。 在此期間,公司戰略的重點在於對外擴張,因此充分賦予了店長店鋪擴張和運營管理的權力,同時開發了師傅享受師孫利潤提成的機制,增強了店長拓店的動力。
啄木鳥專案“,公司戰略重點向提公升治理能力和運營效率轉變,利潤驅動機制也發生了變化。
店長自營店面的利潤分紅比例有所提高,同時也要承擔學徒孫輩店面的部分經營虧損責任,從而引導店長(師傅)專注於提公升自己店面的經營和盈利能力。 過去一線員工的薪酬結構由“高基薪+低獎金”轉變為“低基薪+高獎金”,並相應給予一定的股權激勵。
去年上半年,海底撈進一步優化結構,將按家庭劃分的區域體系改為按地區(省、區)劃分為19個區。 從區域制向區域教練制轉變的核心,在於縮短管理半徑,細化管理細化,強調自耕細耕地。
組織改革的整個過程看似複雜,但實際上有兩個核心點:
首先,生產交付給家庭,自籌資金,那些有能力的人工作更多,得到更多的工作。
二是把權力下放給基層,相信人民的智慧。
這樣一來,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就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2023年,海底撈共推出300多款新品,其中大部分為地區限定口味,如上海黃甜椒火鍋、昆明椰子冬陰功鍋底、深圳火鍋牡蠣、青島海鮮作坊、深圳牛肉作坊、天津羊肉作坊等......這些因地制宜的新產品,有效提公升了海底撈在當地吸引客戶的能力。
另乙個例子是服務的多樣性。
青島立村商圈的海底撈直接去夜市擺攤賣火鍋,訂單幾乎每天都爆火,然後這個模式很快就推廣到上海、鄭州、習等全國城市; 2023年演出經濟火熱,海底撈不僅為粉絲開通專屬巴士接送服務,還負責提供麥克風、音響、螢光棒,直接去火鍋團餐......演唱會結束後
如果釋放了海底撈的活力,那麼市場就會被感受到。
【判斷形勢,順勢而為】。
2020年,由於原料成本、物流成本、租金成本等壓力,海底撈復工後將部分菜品上調價格。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這種選擇並不難理解,一方面,第一連鎖店成本的上漲是全社會面臨的普遍問題,大多數餐飲品牌都會提高價格來轉嫁成本; 另一方面,海底撈過去一直以高品牌溢價向人們展示,目標消費者的敏感度不高,所以應該可以接受。
結果截然相反,最終這件事甚至成為社會熱點,只是在海底撈迅速的自我糾正下才平靜下來。
或許正是這種翻車啟發了管理層,中國社會正在進入高價效比消費時代,大多數人更喜歡美味又便宜的食品,而不是品牌公升級。 基於這種對現實的感知和判斷,海底撈並沒有固守缺陷,而是主動融入了情境。
直觀的資料是客戶單價,2023年上半年,海底撈的客戶單價已經下降到1029元,較2020年同期的112元8元已大幅下跌。
去年9月26日,海底撈推出子品牌“嗨老火鍋”,進一步降低客戶單價。 對於平日的非晚餐需求,298 美元黃油和 19 美元8元清油兩鍋底選擇,均可拼番茄三鮮鍋底(海底撈鴛鴦鍋**為88-165元),小材料費4元/人(海底撈為8-10元),整體客戶單價比海底撈低30%至70-80元。
嗨老火鍋的誕生有兩層含義:一是輕量化門店是海底撈擺脫傳統大店聚一體的單一經營模式,為多元化發展開闢道路的重要嘗試; 其次,高價效比的火鍋模式,其實承載著集團探索平價餐飲的意願,而此前建立的一流廚系,在某種程度上是在為高效、低成本的下沉做準備。
雖然品牌認知度和形象尚未完全成熟,但海老火鍋的商業模式已被市場證明是有效的,一線調研資料顯示,其門店平均每週營業額超過4次,週末營業額可達6-7次。 考慮到噁噁吶吶憑藉其高價效比的屬性,噁哉在三線城市及以下開店,嗨老完全有能力複製這條道路,在下沉市場中開啟想象空間。
回顧海底撈的整個自救過程,最值得稱道的一點,也是公司今天逆風而行的關鍵點,就是實事求是,腳踏實地。 這或許與楊麗娟在基層的經歷有關,管理層從頭到尾都沒有宣布什麼巨集大的言辭,而是確立了大方向、長遠規劃、短期安排,隨時根據形勢需要動態調整,解放人性,遵紀守法,尊重常識。
這麼多。 免責宣告
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內容是作者根據上市公司依照其法定義務(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官方互動平台等)公開披露的資訊,個人分析判斷; 此處包含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Market CapWatch不對因採用本文而導致的任何行為承擔任何責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