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陳晟憑藉敏銳的市場嗅覺,選擇投身於“屠夫”行業,賣豬肉。
作為北大的優秀畢業生,短短3年,他就賺了11億。
他沒有隨意揮霍,而是花了2億元建了258棟別墅,送給了當年幫助過他的村民。
原來,由於家庭貧困,他差點錯過了大學,但正是村民的慷慨,讓他得以繼續學業。
這本該是令人欣慰的《感恩報》事件,卻在別墅即將完工時,卻沒能送出單間套房。
更令人震驚的是,陳勝還說:“我不想回村里去。 ”
這是怎麼回事?
陳勝是廣東湛江人,儘管家境貧寒,1980年考入北京大學。
金榜頭銜的喜悅讓陳勝喜得百分百,慶幸自己考上了北大,又擔心上大學的學費還沒結清。
這是村里第乙個大學生,好心的村民紛紛伸出援手。
在村長的帶領下,他拼湊齊力氣收學費。
陳勝被這份恩情深深感動,他下定決心,以後要報答村民。
大學畢業後,陳勝先是被分配到乙個政府單位工作,但他渴望賺很多錢來報答鄉親們的恩情,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28歲那年,他毅然決然地決定經商。
憑藉敏銳的市場嗅覺,陳勝從轉售蔬菜入手,成功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這讓他對自己充滿信心。
隨後,他將注意力轉向了房地產行業。
短短3年時間,陳勝的身家飆公升至1億,他不斷拓展自己的業務領域,賺得越來越多的資產。
最後,憑藉對市場的深入了解,他將目光投向了養豬業,並再次跨界發展。
這個精準的選擇,讓陳勝成功賺到了11億資產,被昵稱為“北大屠夫”。
陳勝一直記得當年村民對他的好意,相信沒有村民的幫助,他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功。
作為回報,陳勝決定給村里22戶人家每戶人一棟280平公尺的別墅,5畝荔枝林。
他還計畫在村子附近建乙個養豬場,每戶可以養500到1000頭豬。
綜合考慮,村民年收入可以達到20多萬元,家門口就能賺錢。
他還計畫在未來兩三年內,用分紅幫助家鄉發展,不影響企業的發展。
村民們聽說他的善行後非常高興,不停地稱讚他。
然而,陳勝沒有想到,在別墅即將完工的時候,村民們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一些村民開始考慮自己的利益,以各種理由要求額外賠償。
有些人聲稱他們的孩子即將結婚,需要兩棟別墅作為婚房。
有的擔心搬遷後原居被處置,要求拿到相應的拆遷款,確保分配給自己的別墅。
有些人從外地趕回來聽這個訊息,只是為了保證能買到別墅。
更令人痛心的是,一些人因為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憤怒地毀掉了已經建成的新別墅。
這些不滿和糾紛改變了房子原本喜慶的劃分。
面對村民們的自私行為,陳勝深感痛心。
他本以為可以用自己的善行報答村民,卻萬萬沒想到會遇到這樣的困境。
在外面辛苦了幾十年,他還沒有像現在的分房事件那樣疲憊不堪。
面對村民們貪婪的要求和無理要求,他束手無策,為了避免無休止的騷亂,整整兩年都不敢回老家。
最後,陳勝不得不求助於地方當局來協調住房問題。
經過相關部門的介入,別墅終於成功配發,三年的合租風波得以平息。
然而,儘管風波瀾迭大,陳勝的心卻難以平靜下來。
在這個世界上,雖然總有善良和慷慨的人,但人類的貪婪和自私也經常隱約可見。
陳勝的本意是回饋村民,沒想到人們的是貪得無厭的,他的好心被曲解了,他的經歷確實令人尷尬。
在當今社會,“推公尺打公尺仇”的現象並不少見,“大衣哥”朱志文也曾與陳勝有過類似的遭遇。
2020年4月18日,一則關於“朱志文的門被踹開”的新聞,迅速在微博上引發熱議。
*,乙個戴著墨鏡的男人一腳踹開了朱志文家的門,當著圍觀的人群,囂張地宣稱:“沒事,他不敢管我。 ”
整個村子基本上都聚集在門口,但令人不寒而慄的是,他們只是拿出手機記錄下來,好像發現了什麼大新聞,卻沒有人站出來阻止。
最後,朱志文依依不捨地走出了家門。
為了不引起更大的衝突,他只好尷尬地笑著面對鏡頭,耐心地擺姿勢與圍觀者合影。
朱志文原本是乙個普通的農民,年收入5000元左右,生活平凡平凡。
因為從小就愛唱歌,42歲的朱志文勇敢地站在草根舞台上,唱了一首歌《滾長江東過水》。
他的歌聲**引起了業內人士於文華的注意,兩人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演唱了經典的《苗條男人的愛情》。
從此,“大衣哥”朱志文聲名鵲起,成為村里關注的焦點,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
“大衣哥”的窮日子隨著這首歌走到了盡頭,但令他沒想到的是,他那亂七八糟的日子來了。
起初,村民們的要求是和他合影留念,好脾氣的朱志文答應了。
但很快,更多的村民來了,有的向大一弟兄借錢,有的跟著大一弟兄吃喝拉扎爾,甚至坐在他家門口不走。
出於與村民的友情,朱志文同意借錢給村民,並打了幾百張借條,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然而,有些人很貪婪,借了四次錢,卻沒有償還一分錢。
第五次借錢時,朱志文拒絕了,沒想到對方馬上就變臉了,晚上還用磚頭砸碎了窗戶的玻璃。
朱志文曾出資在村里建設幼兒園和健身中心,解決村民的用電灌溉問題,向雅安災民捐款50萬元。
可是,村民們都覺得朱志文賺了那麼多錢,這點小錢對他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
他們無理地要求大一哥給每人買一輛車,給每人一萬塊錢。
這種無恥的態度實在令人氣憤。
此外,朱志文主動出資50萬元幫助村民修路,卻被村民們吐槽,認為他修的路太少。
甚至有人砸碎了刻有朱志文名字的銘文。
做乙個純粹的好人是很難的,即使我們不斷地向他人伸出援手,也不一定能得到他們的感激和認可。
所謂“聖公尺恩多公尺恨”,被幫的群體適應了這種無條件的利益,一旦利益得不到滿足,他就會立刻翻臉狠手辣,進而抱怨自己收受得不夠好。
眼裡只有利益,沒有感激之情。
與陳勝、朱志文,以及鄭州“五穀坊香沃”饅頭店老闆劉強(化名)有著相同的經歷。
“都說世間冷熱,做個好人不容易,但現在信了! ”
劉強自己也沒想到,他只是想做一件好事,但最終卻變成了一場鬧劇。
2014年2月,劉強、劉勇兩兄弟親眼目睹了環衛工人清雪鏟冰,被他們的加班深深感動。
他們做出了乙個決定:所有環衛工人都可以憑工作許可證每天在他們的饅頭店免費領取5個熱饅頭。
這個訊息一出,饅頭店就排起了長隊,附近的環衛工人都來領取這個愛心饅頭。
然而,環衛公司領導在視察工作時發現,有的環衛工人在工作期間離職,前來排隊領取饅頭。
溝通後,店內免費饅頭時間限制在每天中午11:30至1點。
這個時候是環衛工人付錢的時候**,本來是為了方便環衛工人,但這次調整給饅頭店帶來了很多挑戰。
本來他們只需要早晚忙,現在也要蒸饅頭,中午送饅頭。
商店已經無法使用,員工的午休時間被迫取消。
更讓他們頭疼的是,隨著收到饅頭的人數不斷增加,成本壓力也越來越大。
堅持了10多天後,面對不斷加重的成本負擔,兄弟倆只好宣布免費饅頭數量改為3個。
儘管面臨多重壓力,劉氏兄弟仍然希望堅持這種“微公益”。
但令他們沒想到的是,意外的事件發生了。
一天中午,饅頭店像往常一樣排起了長隊,但根據環衛局提供的員工名單,劉氏兄弟發現團隊中有三名工人已經不是環衛局的員工了。
他們決定不給三人分發饅頭,但這引發了三人的強烈不滿,他們先是在店裡大聲喧嘩,甚至在街上罵他們。
這個免費的饅頭是公司的福利,你從公司收了那麼多錢,不去上班就不准我們收,你太不客氣了! ”
劉氏兄弟這才知道,很多工人都認為,他們之所以免費送饅頭,是因為環衛公司提前付了錢。
據店員記錄的資料,從2月9日到3月24日,店內共送出16763個饅頭,平均每天近400個。
關注每個饅頭 0以8元的價格標籤,這件善行的總價值高達13400多元。
對於一家小資本經營的饅頭店來說,這無疑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本來這件事情對於劉氏兄弟來說只是一件好事,就算越來越難,他們也沒有想過放棄。
而現在他們發現,雖然他們給予了善意,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感激和理解,甚至無緣無故地被指責。
這一切,都讓劉氏兄弟感到非常心灰意冷。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們決定取下愛情的標誌,以免招致更多的批評和麻煩。
沒想到做一件好事竟然這麼難! ”
劉強談起曾經被稱讚的“愛心饅頭”活動,感慨萬千。
他表示,雖然今後會繼續開展慈善活動,但絕不會像以前那樣不惜一切代價衝動行事。
好人難,這不僅是陳勝、朱志文、劉強的悲哀,也是整個時代的悲哀。
人的感情是複雜的,人心是變幻莫測的,好人難做,一直以來都是公認的一句話。
在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最閃耀,但它們也是最不可見的——太陽和人心。
人心是複雜的,常常被貪婪和自私所驅使,以至於惡意踐踏善意。
不加磨合的善良通常被視為軟弱,可能會被欺負,助長他人的貪婪和自私。 這種無原則的善良,只會讓人陷入被欺負的困境。
因此,永遠不要試圖用你的善良來挑戰人類的貪婪和自私,因為有些人的底線根本不存在。
有時情況複雜,是非難分,雖然出發點是做好事,但用心良苦難免。
記住,人應該善良,但他們也必須有鋒利的鋒芒和長牙。
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保護自己,給予他人應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