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的時候,不問是否值得,勇往直前,走出一片“長歌行”。
近日,一位妻子在網路上為丈夫致悼詞《悼念小紅|陳浪:請重做醉歌台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這篇文章先是在微博上發酵的,後來由於評論多,作者又寫了一篇。 這兩篇文章讓我看到了高知乙個敏感度高、內耗高的女人的心。
正如作者在悼詞中提到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在我丈夫的墓碑上刻乙個***,讓更多的人可以讀到他的**。 他還說,丈夫生前一直在寫**,沒有給女兒留下任何文字和形象。 這體現了一種精神上的內耗。 有內耗的人永遠是第一位的。
對於乙個人文學者來說,寫作**當然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但投稿到好期刊的命中率很低,週期很長,需要付出12點的努力,才能只有2個回報,甚至0個回報。 花時間記錄孩子的成長是花費 2 分努力但回報 12 分的問題。 然而,人文學者不喜歡用經濟思維來指導生活,堅持唯心主義。
我滿懷深情地讀了它。 我也有內耗,比如花了兩個小時排版文件後,我覺得花兩個小時給孩子做一頓好吃的飯菜更值得。 例如,如果我宣告乙個話題,我會先用批判性思維來論證,是否有必要宣告,宣告的意義是什麼? 批評並決定申請後,根據命中率設定投資程度,感覺可以控制在6-7點。 但往往一放進去就控制不住了,最後看一眼,好傢伙,你不自覺地用了10到12點的努力。 當宣布結果出來的時候,我沒有贏,所以我後悔了,說我只用了6分,為什麼我用了12分。 但下乙個宣告將是相同的週期。 這是一種典型的內耗型思維,喜歡回顧,經常反思,善於後悔,總是想,“如果我當時不這樣做就好了”。 這種想法比較傷人,花了12點功夫才做到,再加上3點心理內耗,一共傷害了15點。
在第二篇文章中,作者問道:“我們的學術體系是不人道的嗎? 是異化嗎? “我非常理解這種折磨。 學識狹隘,沒有天賦特殊才能的人,如果天賦一般,就要慎重。 特別是,人文學科應該做好一生努力工作的準備,最終他們的研究不會得到認可。 無論人是為理想而活,還是為現實而活,如果你選擇一條走向黑暗的道路,那也沒關係,你最害怕的,是一瞬間的理想主義,一瞬間的現實,非常內耗。 所以作者接著說,作為一名諮詢師,“我相信每個人都應該允許自己在心中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緒。 任何情感都是合法的”。
讀到這裡,我可以看到她接受了自己的內耗。 就像她在婚姻中的犧牲一樣,雖然她仍然在情感上犧牲,但她對丈夫有著深深的愛,非常令人感動。 她的學識和專業知識讓她不被內耗所控制,所以文章寫得克制冷靜,真情實感。
那麼,我們普通人用什麼來對抗內耗呢? 我喜歡“愛終究在起作用”這句話,讓我們尋找愛情,不計代價地愛,付出時不要問是否值得,勇敢前行,走出一條“長歌行”。 (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