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身著“龍寶寶”服裝,與參觀者密切互動; 遊客將舞龍棒舉過頭頂,沉浸在傳統文化中; 非遺傳承人背著鐵棒表演,向遊客展示當地的春節民俗......2月14日,農曆正月初五,金祠堂,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皇家花園,瀰漫著濃濃的年香。
春節假期期間,金廟聖母廟前,許勾背上的鐵棒表演吸引遊客前來觀看。 攝影:鄧家瑞。
從春節到元宵節,舞龍被用來祈求豐收和平祥祥,這已成為中國各地的習俗。 記者在晉祠三聖神殿前看到,一場遊客之間的“舞龍”對決精彩上演。
遊客沉浸在晉祠堂的舞龍表演中。 攝影:高玉清。
春節期間,遊客們沉浸在晉祠堂的舞龍表演中。 攝影:高玉清。
來自遼寧的12歲女孩潘義軍與父母一起參加,沉浸在傳統文化的魅力中。 “這是我第一次來山西,第一次來晉祠,第一次體驗舞龍。 ”
晉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廟式古典園林,跨界時代最長,儲存最完備,文物豐富。 宋元明清各類建築100餘座,宋元以來雕塑100餘座,千年古樹29棵。
春節假期期間,金慈博物館人頭攢動。聖母廟前的八根木雕龍柱,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尋龍”。 攝影:高玉清。
嘉琛龍年,金廟聖母廟前的八根木雕龍柱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尋龍”。 攝影:高玉清。
嘉琛龍年,金廟聖母廟前的八根木雕龍柱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尋龍”。 據了解,它始建於北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雕龍柱。 八條盤繞的龍各有自己的名字,中間的兩條是張開翅膀想要飛翔的應龍,兩邊對稱的是龍,龍和龍。 歷經千年風雨,依然完好無損,造型各異,栩栩如生,眾多遊客紛紛前來拍照留念。
春節期間,來自天津的遊客賈磊選擇帶著家人去山西遊玩,金廟是此行的一站。 他發現,奉獻殿、聖母瑪利亞廟、晉祠堂的水鏡臺,“龍”元素無處不在。 “這些龍雕刻精美,神社內的建築都是木結構的,保留了原貌,令人嘆為觀止。 ”
春節假期期間,金慈博物館人頭攢動。攝影:高玉清。
今年春節期間,金慈博物館以“龍”文化為核心,結合當地民俗風情,推出“製作龍燈羌”、“國潮龍帽DIY”、“陳龍仙瑞探古廟”、“天龍陰福龍高召”等系列線上線下文化活動, “龍遊四海打卡”等線上線下文化活動,讓市民沉浸在龍年的“新年風味”中。
金廟內有很多“龍”元素,遊客找到五個地方後,可以和他們合影留念,**朋友圈,還能得到乙份小禮物。 金慈博物館公眾接待部副主任楊成文介紹。
除了龍年“獵龍”打卡外,館內還舉辦剪紙拓印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以及民俗表演等活動。 晉祠堂水鏡台前,著名的許溝背鐵棒藝術表演吸引遊客前來觀賞、拍照。 只見乙個成年男子在背後豎起一根鐵棒,抱著乙個六七歲的孩子,演員扛著鐵棒的腳步起伏不定,鐵棒上穿著戲服的孩子雙手在半空中揮舞著水袖,隨著鑼鼓的節奏改變動作。
晉祠堂水鏡台前,著名的許溝背鐵棒藝術表演吸引遊客前來觀賞、拍照。 攝影:高玉清。
周洪亮,48歲,演徐勾鐵棒30多年,多次在全國各地演出。 “徐溝背鐵棒已有數百年歷史,金廟是太原第一景區,春節期間我們每天在這裡演出四次,希望讓更多的外國遊客了解徐溝背鐵棒,感受當地民俗文化的魅力。 ”
不僅如此,今年春節期間,晉祠堂博物館還以聖母廟木雕盼龍為原型,創新推出“晉祠祠畢野龍”表情包,通過動態表情展現木雕砼礪的各種動作和情感,讓海內外人士多角度了解砌祠。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