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中東並不和平,幾十年來一直是全球動盪的焦點。 幾十年來,關於宗教、土地、水、石油等的爭端數不勝數,問題是,在這片土地上,誰能被稱為中東的真正霸主?
如果你必須在沙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做出選擇,誰會更有可能獲勝,他們在世界上的水平會是什麼? 給它豎起大拇指,我們會繼續前進。
讓我們看看領土的大小。 伊朗的國土面積約為165萬平方公里,而沙地阿拉伯的國土面積為225萬平方公里。 從地圖上看更明顯的是,這兩個國家隔著波斯灣相呼應,在規模上是中東的兩大巨頭。
雖然看起來沙地阿拉伯的領土更大,但這個地方卻是70多片沙漠,夏天的氣溫在45度左右,更糟糕的是,沙地阿拉伯根本沒有像樣的河流,這意味著農業基礎非常薄弱,農業和許多飲用水資源需要通過海水淨化獲得, 農業生產規模小,成本高得嚇人。
因為沙地阿拉伯每年都有巨大的糧食缺口,需要從海外填補。 相比之下,伊朗的情況要好得多,該國30%的土地是耕地。 與沙地阿拉伯300多萬公頃的耕地相比,伊朗的5000多萬公頃耕地是相當可觀的。 由於氣候相對有利,伊朗農產品豐富,小麥和各種穀物盛產,畜牧業的發展也不錯,除了自給自足外,相當一部分可以出口。
然後是經濟和人口方面,沙地阿拉伯比伊朗好得多。 江湖上還有乙個傳說,沙地阿拉伯“頭上有一塊布,我是中東最富有的人”。 別看沙地阿拉伯的土地全是沙漠,但95%的土地都被石油掩埋了,由於豐富的能源優勢,沙地阿拉伯雖然只有3218萬人口,但其2022年的GDP將達到11081億美元,人均GDP將達到3440,000美元,適當發達國家。
另一方面,伊朗雖然有8855萬人口,但其2022年的GDP僅為3885億美元,人均GDP為43878美元,幾乎是沙地阿拉伯的八分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沙特的資源稟賦,以至於很多人忘記了伊朗也是乙個資源大國,兩國在能源方面可以說是平起平坐。 石油儲量方面,沙地阿拉伯位居世界第二,伊朗位居世界第三,沙特天然氣位居世界第六,伊朗已達到世界第二位。
所以按照正常情況,大家都賣能源,兩者之間不會有太大的經濟差距,那又有什麼問題呢? 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以來,西方國家開始全面打壓伊朗,中東國家也因為害怕伊朗輸出革命而到處設防,讓本來可以像沙特一樣躺著賺錢的伊朗被打壓,成為全能戰士。
這就把我們帶到了伊朗的經濟結構上,伊朗的經濟結構一直受到各方的壓制,沙地阿拉伯很容易獲得的許多產品只能是自給自足的,否則毫無用處。 所以今天你不看伊朗的經濟資料不是很好看,但工業類目卻是整個中東地區最全的,以***為例,伊朗可以排在世界前20名。
另一方面,沙地阿拉伯,因為石油**暢通無阻,賺錢從來都不是人的問題,所以沙地阿拉伯沒有動力去進行產業公升級,缺錢的時候石油就是錢。 這使得今天的沙地阿拉伯在各個方面都成為了大買家,自己能製造的東西並不多。
這一點在裝備對比上更加明顯,現在在數量和質量上,伊朗在數量上優勢更多,但劣勢也比較明顯,那就是效能差,尤其是空軍裝備與沙特的代溝。 400多架飛機中的大部分是上個世紀的產品,如F14和Su-29,而沙地阿拉伯擁有大部分第四代飛機,如F16和一些高效能戰鬥機,如F35。
但還是剛才的問題,伊朗本身就擁有比較強的軍工實力,人們不僅可以製造步槍、坦克、裝甲車,甚至可以製造中遠端彈道飛彈、潛艇等大型物品,而且在高超音速飛彈、無人機等新型**上也有很多突破,在俄烏戰爭期間, 人家也可以把無人機出口到俄羅斯,這個實力自然沒什麼好說的。
而一旦開戰,就是實力稍差的消耗戰,那就看誰能提供源源不斷的**補給,相比完全依賴採購的沙特,伊朗的**鏈更穩定。
然後是軍隊規模和作戰能力的差異,目前沙特現役軍隊規模超過23萬人,而伊朗的人數超過54萬人,而且由於伊朗常年備戰,還擁有35萬準軍事部隊,加起來有90萬高素質戰士,沒有太多動員。
一方面,沙特軍隊規模較小,另一方面,為了控制部隊,沙特軍隊的指揮官大多是王室成員。 整支部隊的戰鬥力也相對較低,2015年,沙特出動了10多萬阿拉伯聯軍,清除了葉門的胡塞武裝。
但正是這群裝備清澈美式的聯軍,被胡塞武裝穿著拖鞋追趕毆打,讓大批**落入胡塞武裝手中,沙特也被戲稱為運輸大隊長。
相比之下,伊朗的戰鬥力還是比較靠譜的,這完美地解釋了赤腳不怕穿鞋意味著什麼。 因此,從整體上看,伊朗的實力明顯強於沙特。
乙個國家要成為地區霸主,至少需要具備幾個要素。 首先,它與廣闊的陸地面積密不可分。 這一點在今天被很多人忽視了,因為它一直是一種技術驅動的發展模式,尤其是工業革命之後,給大家帶來了一種技術優勢可以抹平地圖上的缺點的心態。 因此,可以看出,近代幾個強國的領土並不是特別大,尤其是歐洲的老牌資本主義列強,都是靠著技術優勢玩弄地方小殖民地,掠奪大片土地。
另一方面,一些幅員遼闊的國家,如清朝、印度,總是給人一種被欺負的印象。 但隨著技術的擴散,技術的作用正在減弱,直到發生進一步的革命性進步,尤其是在戰爭中。
以色列就是乙個例子,今天的以色列在經濟、科技、軍事等方面都是中東的霸主。 但以色列的缺點太突出了,國土面積為250,000平方公里,約佔南韓的四分之一。
既然如此,今天就不要天天看以色列了,其實根本就沒有戰略縱深,到了大家放開戰鬥的時候,別說用什麼遠端彈道飛彈了,就算火箭再長一點,只要飽和,就能輕易把以色列炸成廢墟。
這也是以色列幾十年來整天想著占領巴勒斯坦領土的原因,危機感實在是太強烈了。 這就是為什麼以色列不在我們的雷達上。
二是要有相當的人口,這也是很可以理解的,人口是紅利,無論是科技的發展還是工業生產都離不開人口,就算是打仗也需要有足夠的後備軍來補充。 在某種程度上,人口是衡量乙個國家未來發展潛力的更好指標。
第三點是經濟發展,這不僅關乎名義GDP,還關乎國家的經濟結構和產業部門。 一些國家,比如南韓,看似經濟資料相當不錯,但產業集中度太高,一旦造船、晶元、汽車等幾大支柱產業倒閉,整個經濟注定是雞毛。
還有軍事實力,它包含的東西更多,包括現有裝備的數量和質量、補充新裝備的能力、國產化程度等等,這些都直接關係到乙個國家在極端戰爭條件下的生存能力。 綜合以上幾個方面,再我們篩選中東20多個國家,會發現沙特和伊朗是兩個比較靠譜的國家。
兩者在未來的潛力是什麼?
首先,沙地阿拉伯雖然可以躺下賺錢,但顯然化石能源不能無限期開採,而且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化石能源很可能在枯竭之前被新能源所取代,而中東的這些國家可能會遭受難以承受的打擊,所以沙地阿拉伯現在正在積極布局新能源。
可能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樣,沙特作為傳統能源的提供者,在新能源領域大力布局,此外,還利用賣油賺來的錢,在世界各地投資優質資產,這是為後續的發展鋪平道路。
沙特也知道,在軍事上不太可能有太大的改善,所以主要著眼點在兩點上,一是抱大腿,通過武器**等形式與大國深度繫結,相當於破發避災,二是盡力扮演調停者的角色,與大國合作維護地區和平。
對於伊朗來說,由於其軍事實力和工業體系,其下限將相對較高。 但是,伊朗要想成為地區霸主,首先要解決的是自身的桎梏問題,如何結束外界對自己的封鎖和打壓更為重要。
目前的有利趨勢是,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消退,這樣對自己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小,同時,由於俄烏戰爭,自身的能量可以與歐洲的差距聯絡起來,這在能量方面是乙個很大的積極因素。
當然,為了獲得更好的發展環境,伊朗必須改變以往輸出革命的方式,不要過於咄咄逼人。 未來,和平是大家共同發展的機遇,當然也一定有戰爭販子不太滿意,如何應對考驗是各方的戰略決心。 你覺得怎麼樣?
點讚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