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最偉大的思想家》:胡塞爾首先介紹了胡塞爾的生平經歷,以方便讀者了解其思想的形成過程,然後從“意圖分析”、“現象學方法”和“先驗現象學”等不同角度全面介紹胡塞爾的理論體系,以幫助讀者系統地理解胡塞爾的思想。
關於作者
楊福斌,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法律與政治學院教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 著有《現代西方哲學》,翻譯了懷特海的《過程與現實》等。
精彩的書評
《最偉大的思想家》是一本入門書,供學生和哲學愛好者進入人類智慧的殿堂。 它不僅簡要描述了西方著名思想家的生平,而且緊跟思想家的原著,結合當下現實,介紹他們最具啟發性和包容性的思想和主張,目的是激發讀者思考問題,產生新思想,進一步閱讀原著。
張世英(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最偉大的思想家》系列是一本學術和通俗書籍的合集,每位作者都是研究過他所剖析的哲學家的知名學者,在為這套叢書寫作時,為了普及和介紹的目的,他以概括的方式介紹了哲學家的主要思想,不煩人,不籠統地談論, 特點突出,要點突出,文字簡明通俗,同時不失學術性,不論其優缺點,不引引哲學界的爭議,每本書都附有哲學家著作和重要二次研究著作的參考書目。供有興趣的讀者繼續閱讀。因為這些優點,這套叢書是哲學界難得的暢銷書,不僅是一本哲學教科書,也是很多哲學愛好者的必讀之作。
趙敦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如果世界想要快速了解一些最重要的西方哲學家,那麼《最偉大的[西方]思想家》系列叢書是乙個可行的選擇。 作者都是相關領域的學者,在短篇幅內清晰勾勒出哲學家的生平和思想,讓沒有專業基礎的有興趣的讀者也能領悟其中的要點,贏得乙個可以繼續的起點。
我們生活在乙個中西方必須相遇、摩擦和融合的時代。 為了深刻理解和轉化我們自己祖先的哲學,就必須對屬於“他者”的哲學世界有乙個正確的認識。 希望這套叢書能在東西方的新交匯點上發揮一定的作用。
張相龍(山東大學哲學系教授)。
一千年後,如果人類還活著,他們的生活方式仍然離不開“最偉大的思想家”系列中介紹的哲學家思想的塑造作用。 這也許是你應該通過這個系列進入這些哲學家的思想世界的最重要原因。
劉慶平(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
每一種思想體系都像一座精神殿堂。 對於初學者來說,需要乙個好的指南來欣賞和欣賞神秘和美麗。 這位主持人需要向初學者展示全貌,而不是膚淺的。 學術專著往往令人望而生畏,而關於思想史的章節由於篇幅有限而過於簡短。 《最偉大的思想家》系列叢書的作者,有著深厚的學術背景,用簡單的語言寫作,用十萬字左右的篇幅勾勒出每位思想家的精神輪廓,引人入勝。 無論您是初學者還是專業研究人員,您都會發現閱讀這些叢書是有益的。
郝長琦(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最偉大的思想家》是著名思想家的生平、著作和思想的集合,有客觀公正的傳記評論,對經典的全面解讀,對思想的深入介紹。 是一套集文化普及與學術研究於一體的傑作。 普通讀者不會認為它是晦澀難懂的,專業研究人員也不會認為它是膚淺的。 這是人類最偉大思想的全景圖。
袁銀川(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最偉大的思想家》系列就像一本思想指南,通過一系列簡單的“小書”,帶領讀者走進影響世界的“大思想”,與令人敬畏的思想大師展開一場獨特的、穿越時空的思想對話。
李超傑(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說它是一本小書,只是從裝訂的體積上看,就其學術深度而言,它絕不是一本小書。 總之,套用《論語》中的一句話:(這本書)雖小,又怎麼可能大呢?
方旭東(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
《最偉大的思想家》系列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了解各大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掃除傳統思想家傳記中晦澀冗長的毛病,以簡潔明瞭、直接具體的風格吸引人們,是化繁為簡、化厚為薄的典範。
周偉馳(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目錄
序列。 1 哲學發展。
1.成長。
2.邏輯主義時期。
3.現象學的成熟。
4.胡塞爾哲學的最後階段。
5.現象學思想。
2 意圖分析。
1.介紹。
2.算術哲學。
3.對唯心主義和純粹邏輯的批判。
4.意向性治療分析。
3 現象學方法。
1.現象學基礎:排除假設。
2.精華還原。
3.現象學還原。
4 先驗現象學。
1.先驗還原。
2.心理過程的基本要素:有意的活動和有意的客體。
3.意圖活動和意圖物件結構中的內在性和先驗性。
4.物件的現象學構成概念。
5.形式邏輯和先驗邏輯。
6.關於自我的理論:自我理論。
7.唯我論和主體間性。
8.生活世界。
書目。 精彩的書籍摘錄
對唯心主義和純粹邏輯的批判。
《邏輯研究》(1900年)第一卷的副標題是“純邏輯導論”,其目的是介紹純邏輯科學,通過它,哲學可以獨立於任何心理學和任何自然科學獲得自己的研究領域。 基於這種考慮,《邏輯學雜誌》的首要任務是反對唯心主義和相對主義,捍衛邏輯。 大多數反心理學的證明都基於兩個觀點:(1)任何否認真正客觀知識可能性的理論都無法避免相對主義; 而相對主義是懷疑主義的一種形式; (2)邏輯學和心理學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區別,這可以通過心理活動(意向性活動)和意向性物件之間的區別來證明。
3 1 反心理主義。
這項研究的起源,以及邏輯研究的大部分靈感,都來自對邏輯心理主義的拒絕或否定。 這種否定將為科學或純邏輯的一般理論以及有意的分析掃清道路(邏輯研究的第二部分)。 對於胡塞爾來說,“邏輯唯心主義”一詞是指認為邏輯定律起源於心靈定律,並將邏輯與具有規律性的自然法則混為一談的學說。 在這種混淆中,唯心主義把邏輯看作是“思維的法則”,於是邏輯法則就成了支配我們思維的自然法則。
胡塞爾天才地發現,唯心主義所犯的主要混淆錯誤是“metabasis eis allo genos”(希臘語,意思是“種類的轉變”,或者如萊爾所說,“範疇錯誤”)。 心智主義對範疇或範疇的轉化,就是把觀念的規律(邏輯)轉化為現實的規律(物理規律或精神規律),把規範的規律轉化為因果調整,把邏輯的必然性轉化為現實的必然性。 這種混淆的後果是,唯心主義不能被用作絕對必然性邏輯定律的基礎,從而導致懷疑主義。 胡塞爾提供了幾個論據來證明唯心主義的這一普遍錯誤。
1)邏輯定律具有絕對的精確性,而自然定律只有偶然的精確性。心理規律是對經驗的模糊概括,它們是關於事實共存或連續性的最大規律性的斷言。 這種模糊性是所有自然法則所共有的。 心靈的法則,就像自然法則一樣,並不比任何偶然性更精確。 這是由自然科學研究物件的性質決定的。 自然科學的研究是客觀事實之間的因果聯絡,而這些因果聯絡依賴於經驗材料的歸納概括。 這意味著心靈定律在任何條件下都不是絕對精確的,或者心理學充其量不能排除其定律可能具有的虛假性。 相反,邏輯定律要求在任何條件下都具有絕對的精確性,換句話說,它們不依賴於任何事實條件。 例如,矛盾法則聲稱它在任何條件下都是絕對有效的,而不受矛盾法則的支配是不可思議的。
2)邏輯定律不是心理思維的原因。邏輯定律不像自然法則調節自然現象(或者,具體地說,心理定律,調節心理過程)那樣支配或調節心靈的心理過程。 邏輯規律規範著我們的思維,但它們不會使我們的思維像心理規律一樣。
邏輯定律本質上是絕對的。 也就是說,它們在任何時候、對每個了解它們的人、在任何條件下都是有效的。 邏輯之所以具有這種絕對性,是因為邏輯不涉及客觀事實,也不是對客觀事實的歸納概括。 自然法則是經驗的歸納概括,它們只在一定條件下才有效。 思維的心理過程是客觀事實,因此,邏輯定律不像心理定律那樣屬於思維定律。
胡塞爾在邏輯和計算機之間做了乙個有趣的對比。 誠然,思維過程的心理功能與計算機功能的物理功能具有某些共同之處。 在計算機中,計算結果的機械生產直接受物理定律的調節,即自然定律(在自然界中是可能的)以與算術定律相吻合的方式調節。 在這一點上,胡塞爾正確地指出:“為了用物理術語來解釋計算機的功能,沒有人會抱怨與機械定律不同的算術定律。 人們可以將這個概念應用於思維的心理過程。 心智的心理功能是由心智的規律引起並受其調節的,但絕不是由邏輯規律引起的。
3)邏輯定律不依賴於人性的創造。胡塞爾稱這種邏輯相對主義為關於邏輯的“狹義相對主義”,它是人類學中相對主義的形式之一。 胡塞爾的反駁論點是,對於這種相對主義來說,邏輯定律是人類特有的思想定律,因此它們可以聲稱根本沒有永恆性或非時間性(或者,正如胡塞爾所說,沒有理想的同一性)。 如果邏輯法則依賴於人性的創造,那麼這種創造的變化可能由進化或其他種類的理性引起,就意味著邏輯法則也會發生變化。
這種相對主義,就像任何其他相對主義一樣,導致了激進的懷疑主義,而且它是不穩定的。 胡塞爾指出,邏輯規律的人類學基礎“與一般理論可能性的不言而喻的條件相反”。 現在,乙個否定這些普遍理論可能性條件的理論,其結果是“它自己的論點的意義與不可能具有實際意義的意義之間的明顯矛盾,並且與任何這樣的論點是分開的。
胡塞爾通過以下方式證明了這種特殊相對主義或邏輯人類學的荒謬性:(1)判斷或命題的相同內容對於屬於同一類的人可能是正確的,而對於屬於同一類人的人來說可能是錯誤的。 (2)但是,判斷或命題的相同內容不可能在同一意義上既是真又是假,因為“真是絕對的,本質上是真”。
總之,心理主義是邏輯規律相對於心理規律的特殊構成的相對化; 而且,由於心理定律是受可能的經驗的制約和反駁的,它們不能成為邏輯定律絕對有效的來源。
前言 序言
一般前言。 趙敦華.
抗日戰爭期間,何林先生寫道:“西方哲學傳播到中國為時已晚! 中國哲學界缺乏遠見和遠見,無法及早認清西方哲學的真面目,批判性地將其引入中國,這讓中國的學術文化實在是遭受了很大的損失。 由何林先生主持的“西方哲學名著翻譯委員會”大力介紹西方哲學,解放後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世界學術經典漢譯本》“哲學”政治學“叢書主要翻譯和介紹西方哲學名著。 20世紀80年代以來,聯合出版社、上海翻譯出版社、華夏出版社等大力翻譯出版西方現代哲學著作,改變了中國學者對西方哲學知之甚少的局面。 但這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即使將西方哲學的翻譯著作翻譯成中文,初學者也很難理解或接受。 王國偉先生發現西方哲學中“可愛不可信,可信不可愛”,很多讀者至今都有這樣的體會。 例如,一位讀者在網路上說:“對於研究者來說,原創作品和已經成為經典的研究作品應該是最重要的地方。 但哲學也需要普及,這樣的通俗作品對於像我這樣的哲學愛好者和初學者來說,是很有意義的,至少要避免誤會,尤其是自以為是的誤會。 只是這樣的書還是太少了,尤其是國產的。 這些話表達了讀者的迫切需求。
為了克服西方哲學研究與普及的差距,中華圖書公司引進並翻譯了國際知名教育出版巨頭湯姆森學習出版集團(現聖智學習集團)的《沃茲沃斯哲學家》(Wadsworthphilosophers)。 《華茲華斯叢書》是一系列類別齊全的高等教育教材,《哲學家叢書》是“人文社會科學”中的一種“哲學叢書”,迄今已出版88冊。 本系列叢書是學術與通俗的合集,每本書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討論的哲學家的知名學者,發表過專業學術著作和**,在撰寫本系列叢書時以普及和介紹為目的,以總結哲學家的主要思想,說不煩, 不籠統,特點和重點突出,文字簡明通俗,同時又不失學術性,或評論其權利和損失,或引入哲學界的爭議,每本書都附有哲學家著作的參考書目和重要的二次研究著作,供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因為這些優點,這套叢書是哲學界難得的暢銷書,不僅是一本哲學教科書,也是很多哲學愛好者的必讀之作。
華茲華斯哲學家系列“包括耶穌和佛陀等宗教創始人,沃斯通克拉夫特和艾因蘭德等文學人物,以及老子和莊子等中國思想家。 在這套叢書中,中華書店挑選了中國人急需了解的主要西方哲學家,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梭羅、加繆等哲學作家和思想家,更名為“世界思想家翻譯叢書”進行翻譯出版。 中華書店以出版中國思想文化經典著稱,此次介紹和翻譯這套西方叢書具有中西思想融合的意義。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在思想和文化交流頻繁的全球化時代,沒有西方研究的基本知識,就無法真正理解中國文化傳統的精髓,閱讀一些西方哲學書籍是青年學生的必修課,成為各類專業人才繼續教育的新時尚。 中華圖書公司的出版物,在弘揚祖國優秀文化傳統、引領時代風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值得稱讚和支援。
本叢書主編由張世英先生擔任,他一向堅強而精力充沛,認真負責地挑選譯者,審校譯文。 張老師是我尊敬的前輩,多年來聽他的教誨讓我受益匪淺。 本系列譯者均為知名學者或後起之秀,具有深厚的知識和翻譯經驗,譯文可靠可靠,保持了原著清晰簡潔、可讀的特點。
這本 45 卷的系列叢書分兩卷出版後,受到讀者的好評。 網上看到一些這樣的評論:“簡明扼要,流利通俗,通俗易懂,即使沒有系統學過哲學,也能讀懂”; “這本書的脈絡很清楚,是一本通俗的入門書”; “文化普及與學術研究相結合”; “用一百頁的篇幅清楚地概述他的整個哲學體系,就是這樣做的。 但對於一般讀者來說,這種概述是很有意義的,簡單明瞭的描述往往可以解決閱讀原著時很多誤解和困惑“等等。
這些評論使我感到安慰,因為我知道哲學的一般閱讀比專業論文更難寫。 當我在中學學習幾何時,我了解到,最困難和最有趣的智力訓練不是滿足於找到乙個問題的證明,而是用最少的步驟找到證明。 沒想到,在學習哲學多年後,我也有了類似的學習經歷:從簡單到複雜,難於簡化。 僅從這個角度來看,柏拉圖學校門楣上的銘文“不懂幾何的人不要進這扇門”是正確的。 我寫了十幾本書,其中最厚的有1萬字,但影響最大的只有兩本30多萬字的教科書。 我編輯過七八本書,其中最厚的有100多萬字,但影響最大的是這個系列的10萬字左右的小冊子。 如今,學術界把專著的研究看作是研究,是論文的時尚。 我的理想是寫學術性、個性化的教科書,用簡潔的思想和流暢的文字,驅散西方哲學著作中繁瑣晦澀的思想,同時保持其細緻的分析和論證。 為此,我最近提出了“中國大眾的西方哲學”的構想。 我知道“西方的中國群眾哲學還不是現實,而是實際目標”。 我實踐的第一步是用中文清晰明了地解釋現代西方哲學的一些片段和觀點。 我很高興聽到中華圖書公司將修訂和再版這一系列的譯本,並更名為“最偉大的思想家”,每一本書都是對思想家深刻哲學的清晰解釋。 我相信,這套叢書將在中國公眾中更廣泛地傳播西方哲學,使西方哲學能夠融入當代中國思想。
2013年10月,他在北京大學藍旗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