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晃,搖晃,搖晃到奶奶的橋。 對奶奶的記憶總是和味道有關,在外面徘徊了幾十年,嚐過很多美食,最難忘的就是奶奶家的味道。
我的房子和奶奶的房子只隔著一座小山,爬上山坡,可以看到奶奶的小茅草屋,隱藏在竹林裡。 我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我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祖母家度過的。
每年秋末,奶奶都會小心翼翼地將收穫的糯谷曬乾,用簸箕去除雜質,耐心地用磨坊磨成公尺粒。 隨後,取幾斤糯公尺洗淨,適量清水浸泡半天,用手輕輕捏捏將浸泡過的糯公尺碾碎。 然後洗淨木蒸鍋,鋪上紗布,將浸泡過的糯公尺放入籠子裡,加水蒸,大約30分鐘後公尺粒就煮熟了。
奶奶把蒸好的糯公尺倒進盆裡,加入溫熱的開水,攪拌均勻,等溫度降到30攝氏度左右,撒上事先準備好的酒麴,再攪拌均勻。 奶奶躡手躡腳,把拌好的糯公尺放進小陶鍋裡,壓實壓平,把最後一點甜酒曲均勻地撒在糯公尺的表面,然後用筷子戳幾個小孔,方便通風,酒也會聚進小孔裡。 最後,用紅布蓋住罐口,蓋上舊棉衣,將鍋放在用舊棉絮或稻草覆蓋的籃子裡。
經過兩三天的發酵,一開啟罐子的蓋子,一股酒味撲面而來,屋子裡香氣撲鼻,彷彿桂花在八月到處都是香,於是一切都宣告完備了。 我的祖母會把它放在乙個小碗裡,我和我的表兄弟們會每人喝一小口,甜酒的味道會從嘴裡直接傳到我們的頭上。
奶奶躡手躡腳,把水舀進鐵鍋裡,把水燒到咕嚕咕嚕,打了幾個雞蛋,用小火慢慢煮,雞蛋煮熟九分鐘後再舀起來。 洗淨鐵鍋,放少許水,加入幾勺醪糟,煮沸後再放入先煮好的荷包蛋,用大火煮沸,過一會兒鍋裡就會有一碗蛋泥,那是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味道。 雖然當時沒有糖,但味道很好。 每年過年假期,奶奶都會在蛋泥裡加一些小飯糰,香香的,滾燙的,甜的,熱氣騰騰的,煙燻的。
在我們四川中部地區,有人叫我奶奶“婆婆”,但我家叫“家家”,據說是湖廣滿四川時從湖北帶來的口音。
奶奶就像一粒熟透的糯公尺,從金燦燦的糯公尺到嫁妝,身邊的白糯公尺,日復一日默默地醞釀發酵,夜複一夜的加熱轉化,一天、兩天、三五天,溫暖著我們姐妹表姐們的童年生活,讓我們從沉睡中醒來, 悄悄地膨脹,逐漸從浴缸中清理出來,像乙個閃亮的白色醪液,從罐子、碗、甕和碗裡出來,......
懷念“家”的味道,最懷念醉人的醪糟,甜甜的,香的,潔白清澈的,濕潤豐滿的。 從一穗公尺公尺到一粒糯公尺,再到一罐醪糟,這就是我的“家”,辛勤耕耘的果實。
這碗醪糟,這甜酒,不僅喝了我,喝了我的家鄉,還喝了唐代詩人李白的月光,喝了北宋作家蘇軾的心,喝了南宋詩人陸游的美詞。
時光荏苒,爺爺拉著我在街上買酒麴,賣酒麴的婆婆,裹著腳的奶奶已經不在人世了。 我不能再吃祖母的醪液了,但醪液的香味和甜味早已留在我的記憶中,發酵越來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