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8年擔任中國新聞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印象深刻!

Mondo 文化 更新 2024-02-03

不久前,在重慶舉行的中國新聞獎研討會上,中國新聞獎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宣傳部新聞評審組組長曹煥榮回答了許多問題,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新聞業是我們餘生選擇的職業和職業。 ”

今天的中國新聞獎秘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曹煥榮同志的分享。

中國新聞獎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宣傳部新聞評審組組長曹煥榮

根據中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的安排,我將結合參與評審和評選中國新聞獎的過程,從兩個方面談談學習和實踐最好的文化理念和加強和改進新聞工作。 (一)。中國新聞獎的獲獎作品都是經過嚴謹的流程製作的,其中之一就是評審。 “中國新聞獎”的評審工作始於2014年,今年已持續10年。 有一件事要堅持10年,可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另一方面,10年堅持做一件事,一定是不平凡的。 我有幸連續8年參與審計。 今天,如果有人問,這項工作有什麼必要? 我的答案是保護“兩個尊嚴”:最高獎項的尊嚴和新聞職業的尊嚴。 首先,中國新聞獎是乙個國家級獎項。 中國新聞獎的獲獎作品代表了中國新聞事業的最高水平,象徵著中國新聞事業的最高榮譽,必須堅持正確定位、規範漢語的典範。 如果這種“頂網”和“天花板”的作品都做不到這一點,那就慚愧於“中國”二字。 正確的定位和準確的表達是新聞工作的基本要求,而語言和寫作要求的基準是所有新聞獎項中最高的,無論格局和生態如何變化,這一點都不會改變。 如果我們不找出評論中的錯誤,讓有瑕疵的作品獲獎,業界會怎麼想,觀眾會怎麼想,新聞系學生會怎麼想? 它將對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其次,新聞業是我們餘生選擇的職業和職業。 2014年,中國新聞獎開始設立評審流程,是全面推進融合發展的“元年”。 10年後回首往事,這種巧合是偶然的這一切都與網際網絡有關。 在過去的10年裡,我們見證了人人都有“麥克風”和“攝像頭”的時代到來,見證了溝通的大門向所有人敞開,幾乎沒有門檻,零准入。 與傳統的**相比,網路通訊的特點之一就是開放性,以及它所導致的隨機性,似乎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而且可以為所欲為,這導致了各種不規範甚至無序和混亂。 面對如此巨大的變化,記者不僅要適應,更要與時俱進。 既要保持存在感,又要把握主動權和主導權,保持把握把握的前提是突出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不犯錯誤,要更加輝煌,拿出更多高質量、核心競爭力的作品。 通過這兩個視角,廣大新聞工作者將對中國新聞獎的評審給予充分肯定,這是一次必要的制度設計,也是一次有效的制度創新。 不僅是中國新聞獎的評選,而且是新聞製作的全過程,都要在堅持誠信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多年來,一些新聞界同仁也對《中國新聞獎》的評審提出了一些質疑。 雖然我們從未在“黑匣子”中操作過,一直在“玻璃屋”中工作,但資訊不對稱客觀存在。 利用這個機會從個人角度回答一些常見問題。 有同事問,你的評論是“批改中學生語文作業”嗎? 實際上,這縮小了對中國新聞獎的審查範圍。 比如去年的審計中,有工作報告了某地的開發成果,提到“濕地已變成綠化農田”,這顯然不符合國家關於濕地保護的規定,也違背了新的發展理念。 我們對參賽作品的審查是全方位的,始終把政治標準和指導放在首位,當然我們不會放過類似的錯誤,也不會有一點點開放。 同時,準確規範的措辭,甚至標點符號,無疑是我們審查的重點。 無論新聞媒體和載體如何變化,哪怕是以音訊、直播、插畫等為主,也離不開文字或語言作為基本要素的支援。 對此,任何從事資訊傳播的人都不應該有任何放鬆的念頭,任何時候都不能用祖國最嚴謹、最純潔、最規範的書面語言。 一位同事問,你們的審計標準是如何制定的,它們是一成不變的嗎? 我們掌握的標準非常明確和一致,在政治上嚴格遵循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規,以及各種形式。 審文字,參考最新版《現代漢語詞典》年度,標點符號使用國家標準1份。 毫無疑問,審計標準是動態的,可以進行調整。 因為新聞實踐不是一成不變的,深度融合就是不斷創造新的形式和形式,重塑新聞行業新的規範和準則。 應該以開放的心態擁抱創新。 例如,被及時發現並糾正的輕微噪音和簡單的非政治性口誤,在前幾年被當作錯誤處理,但近兩年進行了調整,審計委員會成員甚至討論過“一些噪音本身就是真實性的一部分”。 有同事問,你在審計工作中犯了錯誤嗎?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由於知識結構的侷限性,由於時間的限制,大量的審計等因素,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很少見。 因為每一位審計委員會成員都秉承“認真、公正、專業”的工作態度,並落實“實錘”準則——“能算的不錯”。 此外,還有兩種機制可以保證:首先是集體研究。 對於工作中的每乙個錯誤,首先,在小組內部,必須有三個人的意見一致; 然後逐一交由審計委員會主席會議決定; 如果小組內部有分歧,會新增乙個鏈結,提交給所有成員集體討論甚至投票,然後提交主任會議確認。 二是允許解釋。 對於在評審中發現有誤並可能被取消資格的作品,由中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評獎辦公室將作品發回提交單位,允許充分說明、申訴,最後再次召開導演會議確認。 評審委員會的工作也要經得起提交單位和被審核作品作者的評審,我們錯了,發現就改,每年都有這樣的例子。 由此可見,中國新聞獎的評審總體上是可信的,值得大家信賴。 中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要求每年將審查情況和審計例句彙編成檔案,在新聞前線、中國記者雜誌社等地方發表,這也是提高工作透明度、廣泛接受監督的一種方式。 近年來,各新聞單位越來越重視對新聞作品的全面把控,將其作為自身高質量發展的極其重要的一環,有的還在新聞作品的評選中增加了審核程式。 這一努力的結果反映在去年的審計中,與前一年相比,錯誤數量大大減少。 (二)。中國新聞獎的獲獎作品是很好的教材。 在整個過程中,我一直在學習和思考:我為什麼要評價這篇文章,為什麼要為了高獎而評價它? 相信每個記者都會想,這些作品有什麼好看的? 進一步加深對獲獎作品的了解,應當是獲獎後的必做作業。 閱讀一些原著作品,一定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促進新聞創新,這樣可以更好地發揮頒獎活動的長尾效應,也體現了中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精心組織、全媒體圈積極參與此次活動的初衷。 1. 從獲獎作品中學習去年入選中國新聞獎的時候,我是第一組,體裁以新聞評論為主,對重慶的一等獎獲獎評論《向重慶致敬,向人民致敬》很熟悉。 前不久,我利用在重慶參加培訓班的機會,前往某報社與作者交流,重點談乙個問題,即網際網絡條件下重大評論的輕鬆表達。 這篇署名“於四平”的文章,一經發表便在重慶走紅,甚至還帶著幾分“洛陽紙貴”的味道,讀者紛紛表示“讀書使人激情澎湃,淚流滿面”。 分析這項工作,有兩項創新脫穎而出:第乙個是一小段零碎的句子。 為什麼這篇大評論讀起來感覺不長,為什麼張貼在公寓上時看起來不沉悶**? 為什麼人們可以一口氣讀完? 原因之一是優化表達,長文的段落和句子非常切碎。 全文4700多字,光是100多段,有的自然段落只有十幾幾個字,比如“什麼是重慶人? “變成乙個獨立的段落; “重慶人是什麼樣的人”是另乙個獨立的段落。 不是今天非要這樣寫,而是在新的**模式下,適應快節奏、碎片化、輕量級的閱讀是可行的。 二是故事解說。 這顯示了網際網絡條件下批判性寫作的流變學。 為了提高表現力和可讀性,在評論中可以講述乙個故事,如何講述乙個故事? 這個故事可以分別作為論據、論據、論據和評論中的論據嗎? 你可以試試。 重慶**這篇書評包含了一些小故事和許多小細節,以支援對重慶城市精神的詮釋。 雖然有人提出“這不像傳統意義上的評論”,但有必要肯定對提高評論吸引力和號召力的不懈追求。 同樣,一些記者和編輯也在討論類似的問題,比如寫一篇評論,評論中怎麼講事情,評論裡怎麼評論,如何處理評論和評論的關係? 事實上,他們正在考慮是否可以增加整個文字的敘述部分的比例,有時甚至超過論證部分。 這些改進和創新值得關注和鼓勵。 2. 獲獎作品存在不足之處獲獎作品是一面鏡子。 別人能得獎,我為什麼不能? 別人能中高獎,我為什麼不能? 這是個好問題。 善於適度的對比和橫向比較,從中發現自己的缺點,是產生好作品的開始。 我們只比較思想的開放性和題材的多樣性,可以發現很多參賽作品在這兩個方面都不夠開放,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日常工作中的一些不足。 比如一等獎中的兩則新聞,《鐵路投融資體系破冰,全國首條民營高鐵》和《小崗手牽手北大荒》,都不是簡單的經濟新聞,而是嵌入了重大政策導向、行業導向,內容複雜, 這不僅與經濟有關,而且與政治、社會、文化等有關。 紀檢監察工作新聞報道兩份獲二等獎,乙份是《“一校一策”抓實效》,準確反映31所高校存在的問題,落實檢查整改工作; 另乙個是《海南公開澄清司長級幹部姓名》。 這種內容以前很少見。 比較這些新聞,有些條目在主題上似乎相對單一。

首先,單薄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在一些報紙、廣播電視台,新聞的體裁正在減弱,高質量的作品正在衰落。 在去年參與評審的41篇新聞報道中,至少有12篇報道了重大專案和科研專案,或重大專案開工或完成或階段性成果。 在同一所大學報告同一科研團隊的成果,已成為一些省份**和系統**的物件。 比如本次評選的評審作品都取得了重大進展,獲得了5項一等獎,除了上面提到的重慶**文章外,除了新華社、**廣電台《昱源譚田》兩位評論直接面對抗美鬥爭和疫情防控困難,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 它們堪稱質量上乘,在國內外都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在比較中也可以看出,綜述的主題過於狹隘。 據粗略統計,提交的35條評論中,至少有10條談到了幹部的作風,不能“作秀”、“平躺”、“一刀切”、“偽創新”、“打鼓傳花”。 網上也有一些“群吵嚷嚷”和“不說大話空話”。 這些評論是真實反映實際工作,推理正確,文章寫得好,但是否也在提醒我們,我們的視野應該更廣闊一點? 比如,與獲獎的短片**和正能量澎湃的直播相比,可以發現一些問題。 這兩個品種現在是投資最大、產量增幅最大的品種,也佔受眾最長、影響力最廣,但真正能拿到手的實在不多。 這反映出目前短**的狀況,直播整體質量不高,也與放不開主意、題材比較狹窄有關。 此外,一些主流推送的新**東西並不火,直播時有出現,一些新**作品設定雙號話題的情況並不少見。 這一切都在等著我們去解決。 3. 對獲獎作品進行研究這是指對問題進行一些特殊的研究,並將獲獎作品結合起來。 在獎項評審階段,《學習時報》提交的評審《關於“永遠放心”**的後續問題》引人注目,最終毫無爭議地獲得了一等獎。 這些年來,中國新聞獎的獲獎點評,尤其是一等獎,基本上都是集體作品,而且這是個人簽名,而“我”在文中多次出現,不僅是“我”在思考,而且“我”對總書記的***引用了“永遠放心”和“搜尋過程”,進而加深了對這句話的理解。 如何遵循主題宣傳總書記的要求,避免“照本宣科、不求懂、浮於上風”,真正做到“用理性說服人,用感情說服人,走進人腦心”,記者們要結合獲獎點評,認真思考這些問題。 因為目前,在一些稿件中,固化、表述、排版幾乎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和普遍存在的問題。 在我的新聞評論工作中,有時我會收到10篇評論稿件,其中有五六篇會採用基本相似的結構:3段,3個副標題,乙個高,主題突出; 二是表達得好,故事生動; 三是傳播廣泛,深度融合。 在最後一段中,還有幾句“成功實踐”、“有益的探索”、“提供參考”、“體現責任”等等。 我想知道為什麼新聞實踐變得如此統一? 日前,《學習時報》組織了一場關於中國新聞獎作品的研討會,我與《追求“永遠自在”**》的作者和報社同仁一起參加了研討會,聚焦獲獎作品,從選題、寫作到編輯,從概念、表達到風格。 例如,由於作者當時是《學習時報》的社長,我們談到了兩點:1、作為新聞單位的負責人,要不要帶頭寫出有鮮明特色的文章? 2、是不是因為作者是報紙的主幹,所以他寫的個性化文章才能順利發出去? 他們就改進寫作風格、尊重寫作規則、優化記者和編輯創新環境等發表了很多意見,非常鼓舞人心,也很有意義。 希望更多的記者以獲獎作品為物件,加強對相關問題的專題研究。 (作者為第33屆中國新聞獎評審委員會副主任、第33屆中國新聞獎評委、現任宣傳部新聞評審組組長。 本文基於作者在2024年1月11日中國新聞獎研討會上的講話。

相關問題答案

    印度股市連續第八年大幅上漲

    印度 飆公升,你參加過這場資本市場的盛宴嗎?印度今年炙手可熱 的背後,首先要做的一定是他們經濟的快速增長。雖然它並不為人所知,但印度 實際上已經存在了近 年, 年的孟買交易所。此外,印度 的監管非常嚴格,他們於年開始實行註冊制度。從 年到 年,孟買交易所勸阻了 , 家公司。因此,他們的上市公司質量可...

    腐敗20年! 連續三屆,省公安廳廳長收受賄賂,出賣官員

    遼寧省公安系統年來,三位省公安局長嚴重違紀違法,收受賄賂,出賣官職。李文熙薛恆和王大偉不僅濫用職權,破壞了制度政治生態,嚴重破壞了選人用人制度。他們的罪行不僅影響深遠,而且對廉政廉政建設和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的負面影響。遼寧省公安廳廳長的這一系列腐敗案件,震驚了全國。其中,擔任遼寧省公...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中國與亚细安已連續三年互為最大貿易夥伴

    年月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召開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張欣表示,中國和亚细安已連續三年互為最大夥伴。近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CCPIT 通過專家座談會 企業交流會 問卷調查 實地考察等方式,對亚细安中資企業進行了調研,涉及製造業 批發零售業 資訊科技服務業等多個行...

    DCIT連續四年入選畢馬威金融科技公司雙50榜單

    月日,畢馬威中國正式發布 畢馬威中國金融科技強榜單及年度趨勢報告 首創科技再次入選畢馬威中國金融科技公司雙強。如世界頂級專業服務機構畢馬威見證了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成為推動和推動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的重要力量。畢馬威始終致力於幫助各行各業更好地了解金融科技行業的未來趨勢,推動中國金融科技生態圈建設,支援...

    中國專利申請量超過美國和日本,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國專利申請量超過美國和日本,連續年位居世界第一 根據世界智財權組織的資料,年中國再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中國保持了年的領先地位,表明中國正在不斷拉近中美 日本的距離。據世界智財權組織統計,中國共提交了份擁有萬項國際專利,居世界第一,其次是美國萬項,日本.萬項。年以來,我國進入 轉型 階段,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