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春節假期,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時間,拿著零食躲回房間,找個舒服的姿勢躺下,準備看一場美女**,卻總覺得**不對勁。
哦,原來我忘了開啟字幕。 單擊字幕按鈕,看著螢幕底部的螢幕上出現一行行白色文字 - 終於舒服了。
字幕已經成為我們看**時不可分割的存在,哪怕是中文內容。 很多人發現,在國外的影視作品中,如果語言是本國人民的母語,一般都是沒有字幕的。 好像只有中國觀眾特別依賴字幕?
但事實上,其他國家的觀眾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沒有字幕我真的聽不到”的問題。 那麼,為什麼中國觀眾的需求這麼早就“覺醒”了呢? 中文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不能沒有字幕,因為中文太獨特了
至於為什麼中國觀眾似乎需要字幕,網上最流行的觀點之一是,中文的同音異義詞比其他語言多,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字幕來區分台詞的原因。
如果沒有字幕,我們可能會把“媽媽走了十年”聽成“螞蟻走了十年”,把“對自己好”聽成“老鼠尾巴汁”。
但這種說法沒有解釋的是,無論是我們的日常對話,還是廣播和播客等音訊節目,從不缺少會引起混淆的同音異義詞,但我們總是在沒有字幕幫助的情況下理解內容的麻煩更少。
音訊節目通常沒有字幕,但我們仍然可以理解圖片蠕蟲創意的內容
而且,雖然中文中有很多同音異義詞,但不要忘記,在現代漢語中,基本含義單位通常是由兩個或多個漢字組成的單詞。 在這個水平上,同音異義詞大大減少。
根據以往研究,全球各種語言中同音異義詞的平均比例約為4%[1],中文估計在7%-12%之間[2],與英語相當。 然而,書寫系統與漢語相似,日語也包含大量同音異義詞,並沒有產生“字幕文化”。
另一種解釋是,作為中文表意文字的使用者,中國觀眾更能夠從字幕的視覺媒介中獲取資訊,而對於英語和其他拼音文字的使用者來說,同時跟上字幕的步伐就比較困難了。
然而,事實是,研究表明,英語讀者也能夠相當“絲滑”和快速地從文字中提取語義資訊[3],他們的閱讀速度並不比中文讀者慢多少[4]。
漢字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的,作為表意文字,其字形和結構具有豐富的圖蟲創造力內涵
如果把字幕看作是一種閱讀行為,那麼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從字幕中提取資訊的效率可能並不比中文觀眾差,也不會出現因為“跟不上字幕”而放棄字幕而強調音效的情況。
至於中文資訊的熵較高(可以理解為單個詞傳達的資訊量較大),因此可以通過較短的文字傳達更豐富的含義,這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彈幕**在中國的流行。
但考慮到同樣受到彈幕歡迎的日本並沒有像中國那樣大規模使用字幕,這種說法的可信度似乎降低了。
看字幕,新時代的文化習慣
與其說中漢字的特點帶來了對字幕的剛性需求,中國觀眾看**沒有字幕就不舒服,恐怕更多的是因為新生代觀眾在成長過程中養成了看字幕的文化習慣。
事實上,大多數內地影視劇都有標準的字幕,這對於大多數90後和00後來說,只被認為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現象。
外國電影很少有母語字幕功夫熊貓劇照。
如果我們去看四部著名電視劇集的老版本,甚至是新世紀拍攝的《西遊記》,都很難找到一絲字幕。 大多數偶爾的字幕也集中在人物朗誦的詩歌和歌曲上。
在這方面,香港比內地早得多。 上個世紀的經典香港電影,往往不僅配上中文字幕,還有相應的英文翻譯字幕。 據說,這個**是英國當局於1963年在香港頒布的一項法律,根據規定,香港電影必須提交中英文字幕進行審查。
經證實,不存在這樣的法律,發行人的目的是滿足開發國內外市場的需要[5]。
無論起點如何,結果都是早在60年代,粵語對白和中英文字幕就成了港影電視劇集的“出廠設定”。 這不僅方便了海外發行,也為不懂粵語的內地觀眾掃除了最重要的障礙。
事實上,這也反映了字幕在影視作品傳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降低了語言門檻。 在幅員遼闊、方言眾多的中國,這座文化橋梁的存在有著不容忽視的價值。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至90年代中期,香港電影進入鼎盛時期。 這一時期恰逢改革開放初期,香港電影開始在內地引領潮流。 與此同時,香港與內地也進入了合拍片的“蜜月期”,不僅開始成為內地票房的主力軍,也帶來了香港電影的製作和發行。
隨著香港電影的火爆,字幕自然成為很多人心中電影的“標準”[6]。
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已經採用了雙語字幕,香港電影《歡樂》劇照。
此外,在2005年左右,**在中國開始興起。 在翻譯字幕的同時,通過多種方式提供影視資源共享的“字幕組”,也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的“永恆之神”[7]。 於是,中國人的視聽習慣再次被塑造和固化,對字幕的需求逐漸從英語、日語、韓語等外語擴大到自己的母語,即中文。
在港片、日韓劇、英美劇影響下長大的一代人,看到沒有字幕的“赤裸裸”的影視作品,自然會覺得挺不舒服的——哪怕是中文傳到耳朵裡。
我聽不清楚,但技術正在進步
事實上,雖然很多國家沒有像中國那樣的大多數影視作品都有嵌入式字幕,但外國觀眾對字幕並不陌生。 在日本、美國和其他國家/地區,觀眾可以選擇開啟“隱藏式字幕”(CC),無論是通過流媒體**還是通過電視***。
顧名思義,這是一種可以根據觀眾喜好開啟或關閉的字幕,通常顯示在螢幕底部,以滿足聽障人士的需求***。 除了顯示對話和旁白外,隱藏式字幕有時還會描述聲音所指向的場景,例如“播放聲音”、“腳步聲”等。
TED Talks,雖然沒有字幕,但有乙個選項可以自動生成TED演講的字幕。
然而,聽力完全正常的外國觀眾也逐漸發現字幕越來越成為必需品。 根據 Vox 進行的一項調查,多達 57% 的受訪者使用字幕是因為他們“聽不清楚”,只有 12%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根本不使用字幕”[7]。
全世界的觀眾越來越離不開字幕,主要是因為影視作品中的聲音本身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
首先,演員說話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 在有聲電影的早期,片場的麥克風通常很大,只能放置在固定位置。
由於無線電裝置的限制,演員必須控制好說話的音量、方向甚至語氣,對著麥克風“喊”,以保證良好的音效。 但這樣一來,實際包含的聲音清晰響亮,並且很容易區分。
當無線電裝置有限時,演員需要調整講話的音量和語氣,以確保無線電是可視的
在音訊技術比當時先進得多的時代,演員可以以更自然的方式說話,在環境聲音更加嘈雜和混亂的場景中,而不必擔心聲音不會被錄製,但這也會導致聲音更加低沉[8]。
此外,技術的發展使得影視作品的製作越來越精密和複雜,音效也是如此。 音響師將多聲道的人聲、**人聲、背景聲等組合而成的“混音”,在揚聲器密集的電影院裡或許能有很好的效果,但放在電腦、平板、手機上可能就不一樣了**。
音效的工具變得越來越複雜,當多個聲道混合在一起時,人聲就變得不那麼突出了。
尤其是在場景複雜、時不時發出巨響的“大片”中,說話的人的聲音更容易被悶悶不樂。 這就是為什麼有時,當您切換到音質更好的裝置(例如耳機、帶環繞聲的條形音箱)時,您會覺得自己說話更清晰。 有時開啟“人聲增強模式”可以產生類似的效果[9]。
一些影視企業在製作中會把對白的聲音作為“錨點”,調整其他聲音的“響度”,但這並不是乙個可以約束所有影視內容製作者的行業規範[10]。 有時候,他們也知道觀眾聽不清,但他們不在乎。
在這方面,偉大的導演諾蘭堪稱“臭名昭著”,諾蘭心愛的IMAX攝影機可以拍出震撼的視覺效果,但它也有噪音大、“無隔音”的缺點。 諾蘭還拒絕使用自動對話重置(ADR)技術,該技術可以通過後期錄製在一定程度上“修復”對話。
因此,在他的電影中,有時即使是母語人士在看到演員移動時也無法理解他們的嘴巴。 《奧本海默》將於3月1日在影院重映,屆時可以“親身”體驗。
諾蘭的許多電影都是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雖然它們有很好的視覺效果,但有時很難在《盜夢空間》劇照中聽到演員的台詞。
可以說,在混亂的聲音世界中,字幕是幫助我們恢復秩序的一種方式。
而字幕除了發揮自己的作用,還帶來了一些人們一開始可能沒有想到的好處——比如上班的時候,即使開啟了聲音,也可以用字幕開心地釣魚。 對於非母語人士來說,他們也可以在字幕的幫助下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果[12]。
比方說,謝謝你的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