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吉村盛產玉公尺、小麥等穀物,每年收穫一次。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才意識到,最困難、最憂慮的就是糧食收穫季節連雨綿綿,如果不及時收割加工,小麥和玉公尺會直接發芽發霉; 收穫後,應有烘乾、脫粒等加工工序,這道工序遇到雨水,尤其是連雨,糧食很難回倉,有時回倉的糧食也出現霉變和半霉變。 當時我吃的食物大約有20%是輕度發霉和半發霉的,不僅對身體有傷害,而且氣味難聞,吃起來難以吞嚥,有時還會腹瀉。 同時,糧食儲存多由條形囤積物和土坯囤積物組成,糧食經常被昆蟲和老鼠吃掉。
小時候經常推石磨打碎糧食,一般兩個人一天能打碎50斤麥子或70斤玉公尺。 上世紀70年代,出現了以破碎機為動力的柴油機,代替了人工碾磨,有的用自行車把小麥運到縣城,換了“85斤”(100斤小麥換85斤麵粉,12斤麥麩,3斤損失)麵粉。
如今,上述難題已經得到解決,早在1974年,小麥和玉公尺收割直接使用脫粒機,現在使用聯合收割機,對糧食作物進行收割,打穀線作業,商家直接購買多餘的糧食超過口糧,每家每戶都有磚頭和混凝土做成的糧食囤積,黴蟲吃糧食的現象已不再消失。 糧食加工:本村或鄰近村一般都有專業的加工廠,甚至有的直接加工成各種熟食或半成品(麵條),石砂漿碎糧器在第一階段已被石磨取代; 上世紀80年代機械化淘汰了石磨、石磨工藝,過去農民收糧、儲糧、加工困難的歷史已不復存在。
色譜柱介紹農業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56年1月25日,制定並通過了新中國第乙個農業中長期發展規劃——《1956-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計畫(草案)》。 為了讓兩岸網友更好地了解黨百年來對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視、輝煌的成績和積累的寶貴經驗,《京才台灣》**由盧廖高陽團隊撰寫了“百年大業譜”三鄉華篇“系列百篇文章,從字裡行間講述了新舊社會農民生活, 感受近百年來農業、農村和農民生活的變化。
景彩,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