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永超散文丨看戲

Mondo 科技 更新 2024-02-03

看戲

文字:牛永超。

好久沒看過戲了,上一次看戲是什麼時候了。

去年冬天的一天早上,我正在房間裡看書,突然客廳裡傳來“咚咚咚”的聲音。 我問他:“你在唱什麼? 答:崔藍天的《花槍》。 我仔細聽了,確實如此! 又問他:你為什麼不聽馬金鳳的歌聲?

接下來,我和岳父討論了崔藍天和馬金峰兩位河南戲曲大師的歌聲差異。 我覺得崔嵐甜唱的《秦香蓮》非常好,她低沉的音調柔和的嗓音更適合唱悲劇場面,而《花槍》是喜劇,馬金鳳的嗓音更好唱。

我的話讓我的岳父感到驚訝。 他只知道我愛讀書,會教書,沒想到我還能懂戲曲。

其實小時候,我是戲劇的忠實粉絲,不僅愛看電視劇集,還經常學著哼唱。 但是,我的觀看僅限於圓形劇場的表演。

也許是因為當時家裡沒有電視,或者是因為看不懂的書太少,也許是因為父母的影響,每當我在村里唱歌時,我總是從頭到尾讀完,還能記住一些歌詞。 回想起來,這似乎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在我的家鄉,有一種爭先恐後地開會的習俗,那裡有兩三個或五個村莊聚集在一起。 每當開會時,大村子請乙個劇團單獨唱歌,小村子請乙個劇團一起演出。 我們村農曆二月十一有開會,如果是唱歌,村小學至少要放假一天,一是因為老師家開會當天也會招待客人,二是因為外面的鑼鼓聲響起, 而且大家都無意聽課。

剛開始看戲的時候,我和魯迅先生看社劇差不多,根本分不清台上的人物,也聽不懂演員們在“胡說八道”什麼。 所以,我只跑到後台看演員化妝、換衣服、穿道具。

看了很多,覺得沒什麼意思,就老老實實坐下來看了戲。 當你能理解它時,你的心情會隨著劇情而快樂或悲傷,你會沉浸在其中。 俗話說:唱戲是瘋子,看戲是傻瓜。 從那以後,我就成了“戲迷”。

開會的時候,白天有很多人看戲。 因此,在演出開始之前,村幹部往往要先站在台上,拿著擴音器強調秩序,比如在演出中間不要大聲喧嘩,大人要注意孩子不要到處亂跑,但這些“警告”通常都不起作用。

中老年人愛看戲,所以都搬凳子坐在前面,湊熱鬧的年輕人都站著看戲。 雖然舞台比較高,但坐在後面的人如果看不清還是要站起來的,勢必會擋住靠後的人。

有時,維護者只是站在舞台的角落裡,手裡拿著一根長桿掃地。 那些擔心竹竿會落在他們頭上的人,要麼匆匆坐下,要麼蹲下,但僅僅片刻之後,他們就因為看不清,聽不清而站了起來。

此外,戲院裡有大人不停地站起來找孩子,有的孩子在外面呼喚父母,有的提前佔位給親朋好友打電話,似乎從頭到尾都很吵。

我上五年級的時候,開會的時候我們村里沒有唱歌。 一天晚上,朋友小靜邀請我去四五里外的波利烏村看戲。 那天晚上,我們唱了歌劇《寇準背靴》,我們已經開始了演出。 飾演柴郡領主的女演員不僅長相好看,嗓音甜美,被她的幽默所吸引。

小靜比我的戲劇癮還要大。 因為第二天要去上學,我催促她十點左右去,但她堅持要多看一會兒。 我不敢乙個人回去,只好等著。 重複了好幾次後,她終於同意和我一起去。

由於戲還沒完,出村後就沒人了。 臨近第十五天,月光皎潔,照耀著大地,如白晝。 我們走在主幹道上,兩邊是空曠的麥田,遠處是黑色的樹林。 人們周圍的寂靜莫名其妙地令人恐懼。

早春的夜晚,氣溫仍然較低。 由於站了很久,感覺渾身有些發涼,於是抓住小靜的胳膊,故意跺著腳走路。

一開始,小靜還是熱情洋溢地和我討論他剛剛看的那部戲。 見我不想再說了,她停了下來。 當我們到達鄰村的村頭時,我們突然聽到一棵大楊樹傳來貓頭鷹的叫聲。

在我的家鄉,人們認為貓頭鷹叫聲不吉利,甚至有一句話“貓頭鷹叫就死了”。 於是我們開始跑步。

當我回到家時,家裡的每個人都睡著了。 我不敢驚動父母,於是輕輕地撥動門閂,穿著和服躺下。 第二天,媽媽問我前一天晚上什麼時候回家,我搪塞了。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在晚上去村里看戲。

在我上初一的時候,鄰村有個孫姓老人,他過了80歲生日。 他年輕時就唱戲,聽說他的妻子也留在了劇團裡。 他和河南戲曲著名演員唐錫成先生是兄弟,所以唐老師特意從鄭州帶劇團來祝賀叔叔的生日。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轟動。 十里八村的村民都扶著老少爺來看戲。 因為上學,只看了一場演出,還唱了唐老爺子的特產劇——《三哭宮》,唐老爺子演唐王一角,孫老爺子的妻子親自演公主。

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近距離體驗著名人物的魅力。 這麼多年過去了,雖然已經記不起當時看戲的場景了,但這件事讓我難以忘懷。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去劇院的次數越來越少,然後我完全在電視上看。 現在回想起來,我對歌劇的熱情已經下降了,可能是在網際網絡之後。

近年來,國家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開展了“送戲下鄉”、“把戲曲帶進校園”等活動。 對於以90後、00後為主的大學生來說,這個國家的精髓,似乎遠不如“王者榮耀”那麼吸引人。 我想他們感興趣的可能是舞台上演員之間的打鬥。 至於純粹的對話和歌詞,也沒關係。

有一天,聽說學生社里有個梨園社,真是出乎意料,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 看來有一天我真的要去看他們的排練,玩得開心。

寫於2019年3月13日)。

作者簡介】牛永超,女,河南新正人,河南林業職業學院副教授。 他從教20餘年,專注於經濟管理與市場營銷方面的教育教學研究,偶爾跳舞寫作,在文字中尋找溫暖,在暗語中培養修身,在文字的開閉中讓心靈清晰透明。

相關問題答案

    牛永超散文丨根系為“鍋牛”。

    根系是 盆牛 文 牛永超。從小就聽爺爺說,我們是 鍋牛 的後代。我記得我出去上大學的時候,他曾經跟我說 我在外面碰到乙個姓牛的人,問問他們是不是 在鍋裡 如果是 鍋裡 我們就是一家人。下班後,我多次見到牛姓族親,大家都說他們是 鍋牛 的後人。然而,每當有人問我 哪乙個 時,我都無法告訴自己。近日,我...

    牛永超散文丨蒸棗山

    蒸棗山 文字 牛永超。農曆二十三日過後,新年的味道一天比一天濃重。我心中突然浮現出童年的民歌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 磨豆腐 二十六 切肉 二十七 殺公雞 第二十八,蒸棗花 二十九 去買酒.蒸棗花是我們的民俗風俗。棗花是一種棗包。棗包的形狀不同,名稱也不同,如棗花 棗山 棗卷 棗圓等,但主要有棗山和...

    牛永超散文丨村西端的金合歡林

    村子西端的金合歡林 文 牛永超。金合歡花香的季節已經過了,媽媽卻讓弟弟拿來幾叢凍熟的刺槐花。兒子正在吃槐花餡的餃子,一邊誇其 好吃 一邊突然問我 奶奶的房子不是拆了嗎?怎麼會有槐花?我兒子的問題讓我想起了.過去 我們村以前三面環抱森林,村西端的金合歡林是最大的。從遠處看,整個村莊都籠罩在濃濃的氣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