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年
職場中的每乙個人都可能遇到職場的劇烈變化,找到自己喜歡的、擅長的,找到真實的自己,比什麼都重要。文字:《中國企業家》記者任亞飛編輯:馬繼英
標題圖片** 受訪者
編者按:
新技術重塑新業務,新業務引領新變革,未來咆哮,是創業者與科學家之間化學反應的春天。
《中國企業家》雜誌與**聯合製作專欄《2024新商業變數:科學除夕》,邀請硬科技賽道和新業務領域的企業創始人解碼“2024新商業變數”。
科技驅動創新任重道遠,但我們仍然相信光明澎湃的明天,願展現那些優秀戰士的身影。
從硬科技的角度,觀察潮流的根本變化,暢談關鍵選擇,陪伴最有活力的你,從兔年到龍年,從少有人走的路到星辰大海。
2024 年工作場所有什麼新變化?
作為邁脈的聯合創始人,王倩從事移動網際網絡業務已有10年,在她看來,2024年,新經濟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人才供需比將持續上公升。
人才供需比代表了人才與崗位的關係,體現了行業的活力和人才的流動性。
在此背景下,科學家和技術極客仍然是工作場所的寵兒。 從薪資榜上看,高科技崗位依然成為高薪榜上表現最好的崗位,幾乎佔據了所有席位。 2023年薪資榜上排名前1的是ChatGPT研究員,平均月薪6萬+元。
此外,她還指出,雖然ChatGPT對職場的影響還沒有大規模顯現出來,但在一些行業,出現了AI代人的現象。
據公開報道,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發布報告指出,“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預計全球將有3億個工作崗位被生成式人工智慧取代,其中律師和高管將受到最大影響。 ”
王倩認為,未來80%的白領工作可能會被AI取代。 但她指出,在人工智慧時代,有三類人仍將具有競爭力:第一類是能夠幫助技術持續迭代的人; 第二種是具有機器目前所不具備的綜合管理能力的人; 第三是具有批判性和創新性的人。
以下為王謙講話內容摘要(有刪去):
2023年底,麥麥發布了《2023年人才遷移報告》,從中我們可以看到2024年的行業和職場變數。
當我們看行業人才的變化時,我們肯定會看其中乙個資料:供需變化。 這個變數象徵著人才和職位之間的關係,是人才多還是工作多它體現了行業的生命力和人才的流動性。
報告顯示,2021年,新經濟產業人才供需比為032、人才**不足,需求遠遠大於供給,即元宇宙、大資料、新能源、新金融到處爭奪人才,人才難找的一年; 到 2022 年,這個數字上公升到 129、乙個完整的四倍; 2023年,這一數值高達204。我們認為,2024年新經濟行業將繼續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
從新經濟中各行業人才供需比例可以看出,各行業人才爭奪競爭日趨激烈,而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最為稀缺。 同時,隨著海外企業的增加,海外招聘指數逐年上公升,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和新生活服務領域。 新能源汽車和新生活服務,海外招聘已連續三年增長。
還有兩個資料,乙個是薪資榜單,高科技崗位依舊佔據榜單,科學家和科技極客依舊受到職場青睞。 2023年,ChatGPT研究人員的平均月薪將高達60,000+元。 此外,到 2023 年,70% 的工人將開始在工作中使用 AI其中,職場文化程度越高,讓AI分擔工作的人比例就越高。
*:2023年人才遷移報告 AIGC(生成式人工智慧)是未來5年最大的變數之一,它將深刻影響技術社群和社會的發展。
我們有 3 個**。
第乙個**:在三年內,草根白人將先於藍領工人被淘汰,未來80%的白領工作將被取代。
我們曾經認為人工智慧的演進是乙個緩慢而線性的過程,但現在的情況是,當引數數量超過800億時,人工智慧的智慧型化將迅速增長,超出所有人的預期。 我們看到 GPT-35的智商應該是十五六歲,GPT-4的智商已經可以達到二十歲左右了。
令我們驚訝的是,不是這一天來了,而是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 但另一方面,機械人的技術水平還沒有達到可以大規模落地的階段,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幕的原因——白領可能比藍領更早失業。
2022年3月,高盛發布《人工智慧對經濟增長的潛在大規模影響》,也為我們的**提供了證據。 報告稱,預計約63%的美國人將有近一半的工作量由人工智慧自動化,全球預計將有3億個工作崗位被生成式人工智慧取代。 報告指出人工智慧對不同行業的影響會有所不同。 在美國,辦公室和行政支援工作可以自動化的任務比例最高,為46%,其次是法律工作,為44%,建築和工程任務為37%。 生命科學、物理科學和社會科學緊隨其後,佔36%,商業和金融科學佔35%。
2023年職場最明顯的特點是老闆嘴裡說AI,技術上用AI,然後悄悄淘汰低端設計師、工程師、產品經理、資料分析。
第二**:AI大模型時代,三類人不會被取代第一類是推動技術不斷迭代的人,第二類是具有跨領域知識積累和決策能力的人,第三類是具有批判性思考和真正創新能力的人。
首先,技術本身在迭代,幫助技術不斷迭代的人將被拋在後面。 如果你能幫助機器在某些職業上有所改進,那麼你就是有價值的。 從目前的市場來看,我們認為這部分人仍有空間,價值將被放大。
其次,在AIGC時代,資訊收集和基本面分析變得更加高效,但決策仍然由人來做,每個人都是“CEO”。 隨著AI技術的普及,企業將希望中高階人才具備跨領域知識,以便更好地應用AI技術,快速理解AI反饋的資料。
最後,看看GPT目前的能力,我們發現它主要是在重複歷史上已經做過的事情。 然而,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東西,GPT目前還沒有能力做到這一點GPT 缺乏真正的創新。 例如,科學家需要批判性地思考以前沒有人研究過的東西,並發現新的機會。
第三**:在未來的職場中,乙個人必須成為軍隊,每個人都必須成為“CEO”。
麥肯錫提出了乙個著名的“T型人才”模型,其中縱向是一定的專業能力,橫向是發展的一般能力。 比如乙個技術經理,剛開始做技術,縱向發展,然後開始學管人,橫向發展,那麼他就是職場中的T型人才。
從那時起,隨著技術和社會的發展,T型人才已經演變成“型人才”。是指具備至少兩項專業技能,能融合多種知識的高階複合型人才。 例如,研發管理崗位不僅需要具備研發能力、資料分析能力,還需要具備管理能力。
而今天,我們需要的是雪花人才他們需要具備多個領域的知識和能力。
讓我告訴你兩個企業家的故事。
我有乙個長江商學院的同學,在房地產行業工作。 在2022年,我經常看到他皺著眉頭,看起來很焦慮。 2023年再次見到他,發現他的眉頭漸漸放鬆了。
他是如何改變的? 去年,他發現自己可以做兩件事:首先,對於房地產行業,他有資源來整合不良資產。 其次,他在上海發現了乙個新的職業——服裝儲藏。 使用者願意支付專業儲存費用來整理他們的衣櫃。
他也給我講了很多故事,比如前段時間他去同學會所,讓服務阿姨去買水果。 結果,阿姨只選了三種特別普通的水果,為什麼? 因為阿姨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她沒有看到,也沒有意識。
也有不少同學抱怨家裡的阿姨不合適,他發現這個地方有巨大的商機:試想一下,乙個阿姨會做公尺其林食譜,只需要知道10道菜就能服務於乙個高階家庭的高階體驗,你願意為這樣的阿姨買單嗎?
這些需求都是消費公升級,他清楚地考慮了需求人群的畫像和規模。 我正在考慮如何提高客戶的單價,他已經清楚地講解了如何培訓,改善基礎設施,如何開發第一批客戶,以及第一批客戶畫像是什麼; 我還在想我能不能賺錢,於是他開始算一算,給我講了乙個城市的例子,客戶開發,平均客戶價值,成本管理等等。
這是一位在房地產行業工作多年的創業者,又回到了對客戶和使用者需求極為敏感的發現,回歸真實場景在變數不勝數的當下,我們依然找到了可以發展的方向。
我佩服不屈不撓的精神,這些傳統行業的創業者用使用者的場景故事,展現出他們骨子裡的戰略思維。 在順勢療法環境中取得成就的創業者,只要在逆境中不放棄,總能找到出路,找到光明。
另乙個是廣電上市公司的故事,以及乙個可以變臉的MV。
我去一家上市公司學習交流,他們在2015年完成了公司的資本運作,成為廣電領域的龍頭企業,利潤非常好。 但他表示,他很難帶領老高管公升級、變革、擁抱人工智慧、擁抱數位化。
我採訪了他和所有高管,走進公司看了他們的戰略會議,想了解他們為什麼如此渴望變革。 這家企業的第一條曲線很好,但董事長不肯躺在成功書上睡覺,因為他看到了未來我看到了第一條曲線增長停滯的壓力和風險,也看到了數位化和人工智慧將給世界帶來更大的變化。
他邀請技術專家給高管講課,每次和團隊講課,他都強調數位化、大資料、人工智慧。 而他和房地產企業家一樣,沒有系統的戰略,但所有的戰略思路都在於他對使用者場景的理解和對使用者需求的描述。
*:視覺中國,從廣電訊號業務到最新的AIGC,通過對現有資源的積累和使用者的理解,不斷探索如何完成新的創意產品。
對於技術發展帶來的機遇,即使你不是那麼了解它,你也必須擁抱它並成長這才是真正的企業家。
讓我告訴你兩個真實的故事。
一是一流員工在一流企業中血流奮鬥的故事。
我有乙個在特斯拉工作的好朋友。 我們每年見面一兩次。 每年我都看到她更堅強、更堅定。 去年,我有機會與她和團隊交流,收穫頗豐。 該公司在以下方面實力雄厚:首先,戰略格局足夠強大,可以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最優秀人才; 二是產品的研發設計理念非常先進; 第三,年輕員工眼中有光,工作時間比網際網絡公司長,但熱情洋溢;第四,頂尖人才加上由第一原則塑造的文化。
我們一起去的幾位創業者,都是對眾多企業的情感意識,而這次收穫最深的,核心是看到了世界頂級創業者的格局和願景。 時間流逝,頂尖企業發展如何你只需要和它的員工交談,看看他們的眼睛裡是否有光。
第二個是老闆從百萬美元薪水到短期MCN老闆的故事。
他是邁邁的前同事,也是業內頂尖的銷售領導者。 客戶一提到他都會豎起大拇指,他的年薪已經超過百萬元了。
2023年,他離開了職場。 臨走前,我們一起喝了杯咖啡,他說他想嘗試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準備投身於短**領域。
他拜訪了這個領域的前輩,虛心徵求意見,向別人學習,花錢購買裝置,準備大幹一場。 我問了他很多問題,比如,為什麼選擇這個領域? 有什麼特色? 在這個領域,你可以在彎道超車的原因是什麼? 這個領域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 我不是故意給他潑冷水,只是覺得他當時沒有研究清楚。 因為究竟是怎麼賺錢的,他不知道。 但考慮到他是一名銷售人員,他需要這樣做。 我不再問了,因為我相信他的決心。
在這段時間裡,他組建了乙個短**團隊,旗下有好幾個IP,2個IP已經開始變現。 他還成為了一名短期現金的跑步導師,實現了為自己工作的生活自由。
我從他的狀態中發生了變化,我看到了職場上人們跳出來掌控自己生活的勇氣。
2024年,職場中更多的工人將轉變為自由靈活的小老闆。 職場中的每乙個人都可能遇到職場的劇烈變化,找到自己喜歡的、擅長的,找到真實的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來吧,勞動人民。
新聞**&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