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隨著交通技術的發展,到處都有忙碌的身影,似乎每個角落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但事實上,在世界最南端,有一塊比中國更廣闊的土地,卻不屬於任何國家,那就是南極洲。 雖然它看起來很荒涼,但它蘊含著豐富的地下資源,可供世界使用200年。 這無疑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寶藏,但經過進一步研究,我們驚訝地發現,日本早已在這片無人區留下了足跡。 那麼,日本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說到南極洲這片無人認領的土地,它是地球七大洲之一,它的名字表明它位於地球的南端。 與我們熟悉的南極氣候不同,南極洲的所有地區都非常寒冷,平均氣溫約為零下40或50度,儘管溫度會根據陽光和地區而波動。 根據1983年7月21日蘇聯東方站的測量,南極洲的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89.2度,普通人根本無法忍受如此嚴寒。 但南極洲的總面積高達142450,000平方公里,土地面積為1,23930,000平方公里。 要知道,中國的陸地面積只有960萬平方公里,可見南極洲的浩瀚無垠。
至於這塊土地為什麼無人認領,可能是寒冷的環境是原因之一。 過去,人們在占領領土時並不了解其下方的豐富資源,只關心它們是否適合居住。 然而,這裡的寒冷條件可能令人望而卻步,更不用說探索這片極度寒冷的土地了,甚至能夠踏上它也是乙個挑戰。
需要注意的是,南極洲幾乎被冰雪覆蓋,眼前的景象基本上是一片白雪,除了白色,幾乎只有岩石的黑色和水的藍色。 在非常罕見的地方看到綠色植被是非常罕見的。 南極洲的氣候不僅寒冷,而且濕度也很低,因為幾乎沒有足夠的溫度來融化冰川和蒸發水蒸氣,而南極洲的水蒸氣含量極低。
由於南極洲的氣候問題,這裡的天氣要麼是暴風雪,要麼是寒冷,要麼是陽光明媚,降水很少。 雖然不同地區的溫度不同,但"風"但它是在其中產生的。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南極到處都很冷,風速應該不會太高吧?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南極洲的陸地風速可達每小時 61 公里,這導致了強大的風暴,揚起了雪花,使土地更加不適合居住。
儘管我們討論了南極洲的各種缺點,但它的好處不容忽視。
我們平時看到的大概是南極洲的美麗風景,缺少一些綠色的點綴,但不可否認的是,白雪皚皚的風景確實非常迷人。
說到風景,就不得不提“極光”。 從專業的角度來看,極光其實是一種等離子體現象,是由太陽攜帶的一些電子流入地球磁場而產生的。 但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這更像是一場絢麗多彩的奇觀,畢竟在大陸我們看不到這樣的景象。
這些美麗的極光大多發生在地球的北極和南極地區,所以只有在南極洲,你才有機會享受這個奇觀。
除了南極洲迷人的外表外,它的“內在美”也不容忽視。 據一些專家介紹,南極洲含有220多種礦物,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氣。 這些礦產主要分布在東南極洲、南極半島等地區,如果開採出來,幾乎可以解決目前的能源短缺問題。
至於南極洲為何擁有如此豐富的礦產資源,那一定是受到時代演變的影響,它的地殼板塊不斷漂移,植被在漫長的歲月中被深埋,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積累,南極洲才有如此豐富的資源。
除了那些“仍然很重要”之外,南極洲還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成千上萬的生命在這裡茁壯成長。
雖然南極洲極其惡劣的環境讓許多動植物望而卻步,但“適者生存”的原則在這裡依然適用,一些能夠忍受低溫的動植物在這裡進化而來。
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些魚和蝦,它們天生適應冷水,能夠適應較低的溫度。 當然,這些小魚和蝦大多處於食物鏈的較低水平。 相比之下,企鵝、海豹和海獅等動物也在南極洲生存,它們以這些魚和蝦為食。
然而,人類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有些人經常在南極洲狩獵。 由於許多海獸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南極大陸的沿海地區已成為全球的“狩獵場”。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在南極大陸沿岸從事捕鯨活動,導致鯨魚數量逐漸下降。 然而,為了不讓狩獵的希望落空,人們紛紛轉而獵殺海獅、海豚等海洋動物。
由於對這些生物的過度捕獵,人們將注意力轉向了那些小魚和蝦。 雖然這些生物數量比較多,而且其中的磷蝦營養價值豐富,足以成為人們的美味佳餚。
結果,許多人湧向南極洲,據一些訊息來源稱,每年從南極洲捕獲多達 10 只磷蝦5億噸可以完全滿足一些人對水產品的需求。
說到動物,南極洲的植物種類雖然不算太少,但基本上都是低等植物。
統計資料顯示,只有大約3種植物可以稱為高等植物,其他大部分是低等植物。 畢竟南極洲的環境極其惡劣,只要能生長,就已經很不錯了。
此外,南極洲最豐富的資源可能是“生命之源”水。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淡水保護區,南極洲的冰蓋平均厚度超過2000公尺,有些地方甚至達到4800公尺。
有專家推測,如果南極洲的冰蓋完全融化,可能會對世界構成威脅,不僅導致海平面上公升數十公尺,還導致沿海城市和地區的洪水氾濫。 當然,這只是乙個假設,那一天可能要過幾百年了。 但我們仍然需要保持警惕,減緩溫室效應造成的冰川融化,以免浪費我們的水資源。
既然南極洲有這麼多好處,為什麼除了溫度之外,這片廣袤的土地仍然無人認領? 事實上,這片無人認領的土地早在大航海時期就有人目睹了,但當時的技術限制使他們無法進行詳細的調查。
第一次看到南極洲的可能是一位英國探險家,他於 1773 年前往南極洲南部航行。 然而,他也遭受了嚴寒的折磨,內衣無法承受極低的溫度,只能遠遠地看著,無法到達這片寒冷的大陸。
在19世紀,由於航海技術的逐漸進步,越來越多的冒險家湧向南極洲,但由於缺乏交流,這個地方仍然鮮為人知。
直到 1895 年,一位挪威探險家抵達南極洲,與那些匆匆而過的人不同,他建立了乙個基地,不僅是為了方便未來的旅行,也是為了更好地探索未知。
然而,由於南極洲的極端寒冷天氣,這個基地實際上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只是作為訪問南極洲的證據。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探險家開始關注南極洲,一些國家開始重視這片不受歡迎的領土,希望將其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因為它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在這個過程中,日本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並於1910年底開始了前往南極洲的長途跋涉。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探險隊規模龐大,攜帶了完整的測量裝置,唯一的問題是維持生命所需的食物相對較少。
在南極洲,日本不僅測量了大量的資料,還帶回了大量的樣本,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他們幾乎都想帶回自己的國家。
大約一年後,日本探險隊成功完成了任務,將他們調查到的各種資料傳回了日本,這對日本未來對南極洲的探索具有重要意義。
快進到 1958 年,日本開始“困擾”自己,聲稱擁有其在南極洲的部分領土。
許多國家對此感到困惑。 畢竟,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發現南極洲豐富的資源,包括日本在內的一些國家已經簽署了《南極條約》。 該條約明確指出,南極洲不屬於任何乙個國家,而是全球寶藏。
突然之間,日本對南極洲部分領土的主權主張無疑是對《南極條約》的挑戰。
幸運的是,由於該條約的重要性,許多國家利用該條約與日本進行談判,迫使他們承認自己的錯誤行為。
然而,我們低估了他們的野心。 日本繼續在南極洲建立研究站和研究基地,試圖通過這次占領奪取南極洲的一部分。
雖然這一看似合法的舉動暴露了更多國家的“狼野心”。 他們拿出了所謂的“證據”,聲稱他們曾經在這裡並擁有這片領土的一部分。 一些人聲稱在那裡插上了國旗,並聲稱對南極洲擁有主權。 更重要的是,該國的墓碑被用作試圖爭奪南極洲部分領土的基礎。
當然,雖然《南極條約》仍然有效,但那些從中獲利的計畫已經碰壁。 目前,南極洲資源豐富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即使有數萬億資源,如果利用不當,終有一天也會耗盡。 因此,《南極條約》的存在是有道理的,各國都應積極遵守,這樣世界的未來才能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