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象山財經。
最近,有一部電視劇集《花兒大開》特別火,這個**故事裡也有很多金融行業的元素。 除了故事之外,這部電影背後還有城市商業銀行的影子,多年來,城市商業銀行也一直在積極探索新的業務增長。
銀行業一直是A**市場權重較高的行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這個行業中,有四類參與者: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 在過去十年中,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是城市商業銀行。
在銀行業發布的2023年“陀螺儀”評測榜中,排名前十的城市商業銀行分別是江蘇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成都銀行、杭州銀行、徽商銀行、長沙銀行、蘇州銀行。
雖然規模不如四大銀行和大型股份制銀行,但經過快速發展,頭部城市商業銀行的規模其實不小。
目前,銀行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的城鎮商業銀行超過10家,超過5000億元的城鎮商業銀行有13家。 “萬億俱樂部”包括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等。
根據去年第三季度報告,在這些萬億元的城市商業銀行中,只有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和南京銀行實現了個位數增長,其餘五家城市商業銀行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在2023年和2024年之後,值得一看的是,城市商業銀行接下來應該如何尋找新的增量。
2023年城市商業銀行:尋找差異化突破口
整體來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差異化,城市商業銀行上游與中尾城市商業銀行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資產排名第一的北京銀行地位沒有動搖,但收入和利潤方面的表現卻被超越。
從業績來看,江蘇銀行營收為58678億,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25654家,而北京銀行的營收為497家39億,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20233億,略落後。
從母公司前三季度的利潤表現來看,江蘇銀行、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位列前三。 上海銀行、南京銀行和杭州銀行分別緊隨其後。
判斷一家銀行運營的標準有很多,但核心是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
從這兩個角度來看,龍頭城市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遠超整個行業。
從撥備覆蓋率來看,北京銀行是撥備覆蓋率相對較低的領先銀行,為21523%,但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182)。49%)。
此外,除了龍頭城市商業銀行的優異表現外,城市商業銀行整體呈現出較高的不良貸款率(196%))、撥備覆蓋率低、盈利能力弱(ROA和淨息差分別低至0%64% 和 173%)。
這種差異化不僅體現在運營上,還體現在區域分布上。
領先的城市商業銀行往往位於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地。 這可能是因為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與區域經濟產業的發展密不可分。
例如,從2013年到2016年,金商銀行的收入增加到39億,但其淨利潤卻下降到10億。 同期,南京銀行營收從105億元增至262億元,淨利潤從45億元增至83億元。
除了經營因素外,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也可能是2013-2015年是煤炭行業的下滑期
然而,近年來,行業發展的趨勢也發生了變化。 在行業之外,對零售業務貢獻較好的銀行增長良好。
以寧波銀行為例。 寧波銀行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和利潤表現良好,營收增長545%,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增長12%以上,不良率僅為076%,撥備覆蓋率高達48057%。
這一業績的背後,離不開零售業務的貢獻。
一方面,近幾年寧波銀行零售業務結構調整已經完成,零售業務大部分是消費貸款,個人抵押貸款佔比不高。 另一方面,寧波銀行的零售業務不良率較低。
低風險、高增長的零售業務是城市商業銀行成長的重要動力。
從行業環境來看,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也在發生變化。 由於企業信貸利率較低,淨息差收窄,城市商業銀行也需要尋找新的增長突破口。
因此,淨息差較高、抗週期能力強的零售業務是乙個不錯的方向。
對於城市商業銀行來說,零售業務佔比越高,淨利息收入越穩定,資產質量越高。
然而,城市商業銀行在零售業務轉型方面也面臨挑戰。
首先,大部分零售業務實際上是由四大銀行完成的。 零售業務的很大一部分其實是個人貸款,主要是住房貸款,四大銀行是這部分業務的主要承辦人。
資料顯示,從2007年到2022年,四大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從15%左右提公升到30%。 零售業務也是四大巨頭**的重要利潤。
接下來,增量減少,城市商業銀行要想分一杯羹並不容易。
其次,零售業務能否做好,是對風險管理能力的考驗。
在零售業務方面,上海銀行業近年來一直在尋找新的機遇。
2018年,個人消費貸款市場爆發,同年,上海銀行零售貸款餘額達到2768筆21億元,其中消費貸款157476億元,網際網絡消費貸款餘額為109519億元,同比增長26755%。
此後,上海銀行消費貸款不良率達到187%。
2023年上半年,上海銀行不良消費貸款仍高達181%。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上海銀行信用減值虧損10020億元,同比下降30%。
由此可見,零售業務“尋求突破”的前提是要能夠“控制風險”。
除了消費貸款,上海銀行也在尋求新的突破口。 2023年上半年,上海銀行普惠貸款客戶數量較2022年底增加33家91%,普惠金融貸款餘額較2022年底增加15筆94%.下乙個。 普惠業務能否成為新的增長突破點,或許是上海銀行未來成長的關鍵之一。
展望2024年:工業和消費的新機遇
如果說2023年的城市商業銀行在不斷尋求新的突破和新的價值增長,那麼2024年的城市商業銀行需要進一步扎根行業。
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是產業的競爭力,是消費的競爭力。
城市商業銀行增長往往與當地經濟增長密不可分。
上海銀行消費轉型的深層邏輯在於,區域經濟發達,社會消費能力強,而江蘇銀行聚焦小微企業,從普惠金融中尋找增長點,也是因為江蘇中小企業活力強大。
對於誕生於中原的鄭州銀行來說,新的增長點源於扎根於工業建設。
2023年上半年,鄭州銀行總資產增加428%,貸款總額增加611%。同期,鄭州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不良貸款餘額下降537%。
在漲跌的背後,抗風險能力增強,總額的增長也表明,支撐行業發展的力度並沒有減少。
鄭州銀行一直以穩健為特徵,這源於區域產業經濟金融賦能的內生使命,也源於穩健經營的管理風格。 天眼查AAPP資訊顯示,鄭州銀行外商投資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南。
在工業經濟復甦的過程中,這種穩定性可能發揮著更重要的價值。
除了穩定之外,城市商業銀行的增長機會還在於消費端。
一種判斷是,該行業淨息差的壓力可能會持續下去。
整體來看,2024年零售業務淨息差仍將強於企業業務,零售業務仍將是銀行增長的重要方向。
客觀地說,刺激消費需求仍是促進經濟復甦和增長的首要任務。
因此,2024年城市商業銀行的第乙個機會仍然是零售業務。
哈爾濱冰雪旅遊的火爆,也說明市場仍有大量未開發的消費需求。 城市商業銀行如何在零售端找到新的增長點,可能是乙個新的機會。
市場不是沒有消費需求,而是要釋放更多的消費需求。
例如,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用新能源替代燃油汽車的新歷史機遇,我們能否進一步拓展這部分業務,挖掘新的增長點?
此外,挖礦增長的關鍵是進一步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在有效控制不良率的前提下,盡可能挖掘零售業務的增量空間。
一方面,挖掘個人零售業務,就是挖掘優質消費貸款的增長潛力。 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個人理財業務的能力。
除了消費之外,提高理財能力和水平是釋放新增長動力的關鍵。
2024年乙個明確的行業趨勢是,更多的居民將從財富管理轉向存款,銀行將縮減其理財業務,風險意識將導致居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儲蓄。
不過,股市不會總是看跌,一旦股市回暖,就會有新的增長機會。
雖然過去在理財方面有優勢的銀行(如招商銀行)還是很有競爭力的,但如果城市商業銀行能把握這個機會,也有可能得到不錯的增長。
結論:
2023年是銀行業調整的一年,也是尋求突破的一年。 如今的2024年,是紮實運營、深入落實實業的一年。
過往發展表明,對於城市商業銀行來說,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既不是資產規模,也不是利潤規模,而是實實在在的產業+消費。
接下來,如何在這兩個方向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是城市商業銀行價值增長的關鍵。
免責宣告:本文基於本公司的法定披露和公開資訊,但作者不保證資訊的完整性和及時性。 另乙個:**有風險,進入市場需要謹慎。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是否投資應自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