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龍年春晚的塵埃已經落下,接下來就是像往屆春晚一樣,接受中國民眾的回憶和吐槽,直到這個春節假期結束。
今天,我看了一下整個網路的評估。 令人高興的是,大多數人認為本屆春晚依然是近年來質量最高的,尤其是習分公司的出色表現。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陸德文撰文稱,2024年龍年春晚是獻給80後的“中年禮物”。 他尖銳地指出,這次春晚的批評可能是廣告太多,太赤裸裸。
說實話,作為70後,我是看著春晚長大的。 我的水平有限,這些年對春晚不敢有太多評論。 但總體來看,投入巨大卻抱怨太多,與民眾的強烈期望形成鮮明對比。
其實看春晚直播,還是聽聽網友們事後的評論和吐槽比較好。 甚至有人認為,“吐槽春晚已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文化傳統”。
以前看春晚的時候,重點放在趙家軍的素描上,看看有沒有雷鳴般的笑話或句子; 這幾年似乎沒有太多的壓軸人物,但劉謙時隔五年重返春晚,他的魔力彷彿成了前所未有的熱點。
劉倩的魔術在21點13分左右播出,但不到乙個小時的網路就有網友解密了。 主持人尼格麥提的牌不匹配,不僅薩貝南被曝光,這件事情也衝上了熱搜榜。
龍年春晚,無論是質疑岳雲鵬的《我想與眾不同》網路不認真不包袱,還是批評沈騰小品《張不開嘴》涉嫌抄襲喜劇大賽。 我認為這已經不重要了,這些問題每年都會出現。 重要的是,我們的春晚有標準嗎? 標準在總導演身上嗎? 還是在全國人民手中?
歲月相似,人年復一年。 誰能登上春晚的舞台? 上去的人應該表現出什麼才能? 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無論誰當導演,都會受到批評。
甚至有網友建議,每場春晚都應該儲存乙個節目,可能比現在的效果要好。
不可否認,春晚是年輪的標誌,是農曆新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人民共享的除夕文化盛宴!
曾幾何時,春晚成為中國人民的驕傲、精神支柱和生活的調味品,給中國人民帶來新年的期盼和歡樂。
現在大家都覺得春晚不如以前好,也沒什麼意思,批評、討論、吐槽滿天飛。 為什麼?
春晚節目組也應該很難。 舉國矚目,口口難調。我們不僅要跳出選才的套路,還要突破工作創新的瓶頸,還要面對演員現場水平的表現和網路上的指責。
其實春晚還是一樣的春晚,春晚最差沒有統一的標準。 如果要用放大鏡去尋找,凡事都會有破綻,那就是人心中沒有底線的偏執。 春晚不是萬能的,一部劇不可能滿足中國十多億人的胃口。
值得肯定的是,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品味有了質的提高,從而提高了欣賞水平。
過去,在沒有網際網絡的時代,娛樂基本上都靠電視,一年看幾次像樣的戲劇表演是很少見的。
現在網路發達了,大家可以在網路平台上大展拳腳,像春晚一樣開直播,錄製自己的節目供別人欣賞。
現在,誰還堅持看電視? 有些人一年看電視的時間比一天看手機的時間還少。
由此可見,觀眾欣賞水平的普遍提公升,對春晚節目的創作和演出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比如某明星唱得好,可以去參加春晚。 不過,民間可能有很多人比名人唱得更好。
再比如,現在在網路上直播的草人,沒有經過任何專業訓練,但效果卻比官方專業團隊更受歡迎。 董宇輝的爆火,是對傳統專業主持人的嚴峻挑戰。
高度發達的網路和豐富的海量資訊,不斷縮小專業表演者與普通人之間的認知邊界。
從觀眾的角度來看,大家對春晚的態度應該是開放包容的。 正是因為放不下春晚,才對它太過重視,對它期待太多,所以我們太失望了。
從**的角度來看,春晚應該允許尷尬和錯誤。 人不是機器,它完全按照程式進行,適當的缺陷也是一種美。 不得惡意放大和炒作以賺取流量。
因此,在觀看春晚時,一定要保持正常的心態。 正如《金剛經》所說,“心應生而無住。 春晚就像是春節夜飯裡的一道菜,吃了就開心了。
對春晚的懷念,是我們放下青春的困難; 用一顆平常的心對待春晚,是青春最大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