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秦嶺站開通。
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秦嶺站開通。
極地研究站的選址和建立,可以從側面反映乙個國家的綜合實力。 1985年2月,中國第乙個南極科考站——長城站在南極洲喬治王島建成。 隨後,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也相繼建成。
秦嶺站位於南極羅斯海沿岸地區,建築面積5244平方公尺,預計可容納80次夏季考察和30次越冬考察。 車站主體採用南十字星造型設計,設計理念源自中國航海家鄭和在西方使用的南十字星導航。
為什麼叫秦嶺?
為什麼新站如此命名? 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副主任龍偉介紹,秦嶺山脈是貫穿中國中部的古老山脈,是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是中國地理、歷史和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標誌。
此外,秦嶺水系發達,植物數量眾多,是“南北生物種庫”和“天然藥庫”,是地球上唯一的朱䴉築巢地,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型代表。 這符合新站綠色、環保、節能的設計理念,可以展示中國重視南極環境保護、踐行“綠色考察”國際倡議的良好形象。
龍偉說,中國南極科考站的命名有乙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從反映時代特徵,利用歷史文化遺產和歷史人物,逐步轉變為反映南極地形特點,利用國內知名的山脈,蘊含中國文化元素,基本形成了國內山系命名的規則。 根據這一規則,結合新站所在羅斯海的地理特點,在聽取了有關方面的意見後,將新站命名為“秦嶺站”。
促進南極考察合作
作為南極洲第三個常年越冬站,新站將在中國南極科學考察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何劍峰表示,新站將加深研究人員對整個南極洲地區環境變化的認識,“中國在南極洲的常年越冬站,即長城站、中山站和秦嶺站,分別對應大西洋、印度和太平洋地區。 秦嶺站將填補我國在太平洋地區長期觀測的空白,從而實現南極洲長期觀測網路的系統化建設,更好地回答氣候變化、冰雪和生態環境變化機制等前沿科學問題。 ”
在拓展科研領域方面,新台站將利用其地理位置優勢,開展冰陸生態過程、冰架與海洋相互作用等前沿科學問題的研究,提公升我國海洋科研能力。 長城站的觀測研究以生態系統為重點,中山站的觀測研究以冰雪和空間環境為重點,秦嶺站的觀測研究以海洋為中心。
何劍鋒表示,在國際合作方面,秦嶺站將與周邊國家美國、紐西蘭、德國、義大利等國家的研究站開展合作,將研究站海洋實驗室建設成為國際合作平台,努力推動羅斯海沿岸國家研究站的合作。 並成為南極考察合作的典範。
實現智慧型科研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秦嶺站專案設計總總監劉彥輝介紹,新站主體結構採用全裝配鋼結構建造,外圍護結構採用裝配式幕牆單元。 辦公、科研、住宿等部分的內標使用單位,採用工廠模組化全裝修施工模式,模組化率達到45%,大大減少了現場工作量。
在現場施工前,除全數位化模擬施工外,整個主體結構和部分模組、幕牆單元等均在國內預組裝,確保實際施工的可行性和準確性。 劉彥輝表示,這些技術措施對提高現場施工速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秦嶺站的設計立足於南極考察的大尺度規劃,綜合考慮後勤運營、科學觀測、國際合作、環境保護等要素,形成以科研站為中心的多圈、全球考察模式,考察範圍為300公里至500公里。
同時,秦嶺站採用基於衛星通訊系統的資料管理和遠端同步,設定自動檢測、應急處置等智慧型運維系統,以及智慧型通訊、資料採集等專用網路系統,實現智慧型科研。
此外,秦嶺站海洋實驗室定位為具有國際水準的海洋研究平台,可實現對泰拉諾瓦灣金銀藻的長期連續觀測監測,開展近岸海洋環境的監測和資料傳輸,開展樣品預處理和分析實驗。
秦嶺站採用可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相結合的能源微電網管理系統,優先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佔比超過60%,並整合微電網監控、能源管理平台等先進技術,使站站執行更加綠色環保。
記者 曹秀英.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