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良好的生態環境每年都吸引著眾多候鳥。 圖片由濱海灣提供。
全市空氣質素良好的天數比例達到88天8%,在改善方面排名全省第一; 全年沒有嚴重汙染的天氣; 4個市鎮集中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9個國家和省級考核科單位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7個8%;全市重點建設用地安全使用得到有效保障......
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料背後,是東莞市生態環境局推動環境汙染治理逐步向常態化運維管控轉移的決心,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也見證了東莞高水平生態環保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頭, 描繪出一幅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美好圖景。
作者通過: Ho Yee Ying.
策展人:戴雙成。
統籌單位:張倩倩。
天藍色的“氣質”出眾,一共畫出“藍色”的圖畫。
這些年來,東莞的藍天越來越多,空氣也越來越好。 在東莞開了10年計程車的市民劉師傅嘆了口氣。 “黑煙車不見了,綠牌車越來越多,煙囪也不多了。 ”
環境是民生,青山是美麗,藍天是幸福。 “東莞藍”刷屏,出門看綠,推窗看風景,擁抱自然,享受“森林呼吸”,能在家門口邂逅“詩意與距離”,這是東莞鄰里過去一年的個人感受。
資料顯示,2023年,東莞空氣質素良好的天數比例將達到88天8%,同比增長8%8個百分點,提公升率居全省第一; 在六種空氣汙染物中,臭氧(O3)、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碳(CO)分別同比改善了%PM25、二氧化硫(SO2)同比持平,其中PM25 濃度為21微克立方公尺,在全省並列第10位,已連續多年達到WHO第二階段目標。 東莞的大氣汙染源涉及行業多,數量多,分布分散,管理難度大,壓力很大。 “氣質”不斷提公升的背後,離不開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和相關部門打出的“組合拳”,抓住了大氣汙染防治的“牛鼻子”。
一方面,東莞實施工業源、移動源、非點源等重點區域治理,近一年完成燃氣鍋爐1054臺公升級改造,推動我市燃氣鍋爐大氣汙染物專項排放限值實施; 另一方面,東莞加快綠色交通體系建設,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使用,新增新能源計程車、環衛車、公務用車、乘用車14430輛,淘汰國三柴油車12833輛。
為了畫出幸福的“藍色”圖景,東莞還對VOCs實施了更加精細化的控制措施,對VOCs相關企業實施了BAC分級評價體系和差異化控制,對A級企業實施了緊急天氣豁免,大大提高了環境治理的精準度。
同時,東莞市生態環境局以“數字優先”改革建設為契機,構建了“1+2+3+4+N”(即中央指揮排程、兩層資料採集融合、精準防控、四級聯動協同監管、N個現場管理服務三大應用)生態環境大資料監管體系,推動實現一流協同和智慧型監管。東莞還將在生態環境領域應用無人機航拍等技術,實時快速跟蹤突發環境事件,捕捉非法汙染源並及時取證,觀察汙染源分布、排放狀況和專案建設情況,為生態環境監管提供“千里眼”,大大提高環保監測範圍和效率。環境執法。
近日,稻教生態環境分公司與第三方專業公司合作,在轄區內開展無人機智慧型巡查,發現某裝修、某包裝產品VOCs排放異常高,並向企業說明實際問題並提出整改措施。
充分發揮無人機、管道導航等科技手段作用,探索“從空中看、在地檢查、在地下行走”的巡檢監管模式,不斷提高環境監管執法的精準、智慧型化和效率。 稻教生態環境分局相關負責人說。
多措並舉,2023年東莞空氣質素將大幅改善,輕汙染天數同比減少32天。
水與綠,新經濟成長出的好風景。
氣質出眾,“水質”還不錯。
一年來,東莞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東江南支流、中塘水道、太原幫浦站、鹽田水庫四大市級集中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達100%; 國家級、省級地表水段9個完全達標,水質優良(水型及以上)比例達到77個8%;國有重點地段的36條一級支流中,有34條已實現年度惡化; 53個農村黑臭水體基本為黑臭水體; 兩岸海域國控場無機氮年均濃度也首次達到省級考核指標。
在近岸水域,由於陸源總氮輸入量大、全市主要河流總氮濃度高、跨境河流全氮濃度增加,東莞近海水域管理面臨嚴峻挑戰。
總氮是水環境中含氮物質的總和,包括無機氮和有機氮,主要用於生活汙水、城市點源汙染、食品工業廢水、造紙印染工業廢水、農業汙染等。 海洋無機氮的主要元素是陸地區域的總氮輸入,水生環境中所有含氮物質都可以相互轉化和迴圈利用。
虎門水閘在近海距離國家考場約5-10公里,是東莞的主要汙水通道和東引水渠的入海口。 東引渠流經20個城鎮街道(公園),在承接了志摩河流域和漢西河流域的汙水後,最終通過虎門水閘入海,同時東引渠也通過沿線水閘向東江南支流排水, 最後流入石子陽。
首次達到目標,意味著東莞近海綜合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強陸海統籌規劃和綜合治理,推動海洋生態環境穩步改善,確保近岸水域水質穩定向好。
而在東莞梅衝華陽湖,漣漪藍色的波濤澎澎,湖邊白鷺飛舞,點綴著鮮花,魚兒飛翔淺底,風景迷人,遊客們在編織,許久未見的蟑螂又“冒”了出來。
去年,華陽湖入選生態環境部公布的第二批美麗江湖優秀案例,其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經驗成為各地流域治理的典範。
據悉,華陽湖採用“生態修復優先+淘汰落後產業+產業綠色轉型+生態文明共建、共治、共享”的“東莞模式”,以“三水”系統化管理實現高水平保護,以高水平保護生態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探索形成美麗河流生態保護優先、綠色經濟協調發展的湖泊保護建設機制。
相關資料顯示,華陽湖從源頭上推進減排減汙染,改善水環境,清理汙染企業109家,清理處置農戶223人; 新建汙水管網465公里,建設汙水處理設施4座,推進全區雨水、汙水分流建設,整治20多個私人入河汙水口,有效治理生活汙水。
同時,華陽湖開展了重點支流的疏浚和疏浚,連線了周圍3000多畝的水系,振興了全域水網,保障了水資源。 華陽湖還新建了8座幫浦閘門,保證了生態水位的穩定; 改造了1000多畝的河灘棲息地,恢復了整個地區的水生態和自然海岸線,真正實現了“湖還歸自然”。
環境治理推動傳統產業公升級,環境好的時候,企業也來了。 華陽湖周邊先後引進京東等電商專案,實現物流行業一流展會; 同時,將帶動糧油企業轉型公升級,建設國家級科研中心,從高能耗生產基地向一流研發中心轉變。 在好風景中,新經濟成長,高顏值成為......價值蒸蒸日上的發展實踐彰顯了綠色發展的內涵。
土壤乾淨,鹽鹼地成為網紅打卡點。
石界檀香島、燕嶺濕地公園、濱海灣東寶公園 ......這些為大眾所熟知的“景區”,是保衛東莞青山淨土之戰的“勇士”,為東莞汙染治理的階段性成果做出了突出貢獻。
以濱海灣東堡公園為例,這個位於珠江和玲頂海畔的濱海公園每年都吸引著眾多候鳥。
近年來,東莞統籌實施濱海灣新區生態保護修復專案,重點解決濱海帶灘塗鹽化、產業集聚帶來的生態難題。
從鹽鹼灘塗到全市首個貼近濱海風光的生態濕地公園,東寶公園專案按照“功能無界、海陸無界、視野無界、文化無界”的理念進行規劃設計,總投資175億元打造舒適的生態濱海活動空間,滿足生態保護需求,展示濕地形象,保障居民親近大海和運動空間。
通過建設生態海堤、鹽鹼地治理、土壤改良、復墾結構基礎等,東堡公園建成濱海濕地6000平方公尺,修復海岸線450公尺,被評為廣東省第二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佳範例”。
今天,交義灣段的海岸已初具雛形。 看海聽海浪,散步放鬆,沉溺於**會......每逢節假日,海岸上人頭攢動,夕陽與候鳥一起飛翔,成為市民觀海打卡的好地方。
鹽鹼蝴蝶變身濱海公園,只是東莞保衛淨土之戰的縮影之一。
過去一年,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印發貫徹《東莞市土壤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2023》,持續加強土壤汙染源防治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聯動監管,督促28個重點監管單位完成土壤和地下水自監測工作, 加強全市重點監管地塊重點監測和風險管控,完成93個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現狀報告備案,有效保障全市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
同時,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印發實施《東莞市地下水環境質量評價點水質標準或維護計畫》,編制《東莞市地下水汙染防治重點區域劃定方案》,推進全市31個重點汙染源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確保東莞市地下水水質環境質量考核點穩定,達標。
2020年,東莞環境治理工作獲得一流監督獎勵; 2021年10月,東莞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得到肯定,授予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 2022年4月,東莞入選全國“零廢棄城市”名單。
全市600多條河流再現“清水岸之美”,數千萬人安居樂業,一幅藍天綠水潔土的東莞綠美圖景正在這裡緩緩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