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位於卡里公尺烏斯河口、亞速海北岸的烏克蘭小鎮馬里烏波爾成為俄軍的首要戰略目標。 自 3 月以來,當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俄羅斯航空航天部隊時,馬里烏波爾的婦產醫院、劇院和住宅樓一再遭到轟炸。
3月 9, 2022.
俄羅斯空天軍轟炸了馬里烏波爾的 3 號婦產醫院。
結果,3人死亡,17人受傷。
3月18日,這座城市被俄羅斯軍隊完全包圍,兩天後,一所可容納400名公民的藝術學校再次被俄羅斯轟炸摧毀。 在這場戰爭中,馬里烏波爾的士兵和平民不僅需要面對無國界侵略者的轟炸和襲擊,還要面對缺乏食物、飲用水和物資供應的危機。
然而,當時已經成為世界焦點的馬里烏波爾並沒有淪陷,儘管隨著前線的不斷移動,保衛家園的烏克蘭士兵不得不一步步縮小前線,進入亞速斯塔爾鋼鐵廠的防禦工事,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堅守戰線的一角。 但他們仍然堅持並牽制了俄羅斯軍隊 50 多天,直到他們因彈藥和食物耗盡而被迫投降。
上圖:所謂的頓巴斯,已經被烏克蘭轟炸了八年。
下圖:馬里烏波爾,已被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非軍事化了乙個多月。
戰爭不可避免地帶來痛苦和死亡,在爭奪馬里烏波爾的激烈戰鬥中,侵略者的罪惡不斷暴露,布查、伊爾平、克拉馬托爾斯克等地的鮮血鮮活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然而,這場戰爭也使馬里烏波爾成為烏克蘭抵抗侵略最具代表性的象徵之一,2022 年 3 月,包括馬里烏波爾、哈爾科夫、布查和伊爾平在內的十個城市被烏克蘭授予英雄城市稱號([gf]456[gf]gf]457[gf])**。他們將從烏克蘭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轉變為烏克蘭人將入侵者趕走後,成為人們心中的紀念碑,以紀念這場偉大衛國戰爭的事件。
在這場戰爭中,保衛家園的一方在儲存記憶,入侵的一方在摧毀記憶。
眾所周知,乙個月前,打著烏克蘭“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旗幟的入侵者在盧甘斯克、頓內次克、俄羅斯占領的扎波羅熱、俄羅斯占領的赫爾松舉行了投票率不到20%的公投。 上述四個領土被吞併,違反了《聯合國憲章》。 兩天前,馬里烏波爾的俄羅斯占領當局拆除了馬里烏波爾市的一座紀念碑,理由是該紀念碑涉嫌“在國家層面散布虛假資訊”。
這座紀念碑建於2004年,由兩塊花崗岩塊組成,上面有麥桿和鐵絲網的金屬雕塑。 紀念碑上的銘文在烏克蘭語中的意思是“用飢餓殺死”或“用飢餓消滅”,在拉丁語中音譯為holodomor。
自蘇聯解體以來,有關烏克蘭大饑荒的資訊調查和解密工作一直在進行中。 人們普遍認識到,數以百萬計的人有意或無意地失去了生命。
甚至俄羅斯議會也公開批評造成饑荒的人為來源。 2003年,包括俄羅斯在內的20多個國家在聯合國大會上簽署了紀念大饑荒70周年的宣言。 據信,這場造成700萬至1000萬人死亡的人為悲劇傷害了烏克蘭人民,也是為了紀念俄羅斯、哈薩克和北高加索和伏爾加河地區其他民族的受害者,他們也在大饑荒中喪生。
然而,儘管俄羅斯對大饑荒表明了立場,但馬里烏波爾紀念碑並沒有逃脫這場災難,占領方表示,這座紀念碑在拆除後將用作建築材料。 撇開這塊有18年歷史的大理石和金屬板的用途不談,占領當局也應該明白,拆除紀念碑並不意味著烏克蘭人的記憶也被移除。 正如在大饑荒期間對包括加雷斯·瓊斯(Gareth Jones)和工程師亞歷山卓·維納伯格(Alexander Wienerberger)在內的四名記者的實地採訪和攝影紀錄片一樣,任何邪惡都不會永遠留在陰影中。
加雷斯·瓊斯
關於烏克蘭和俄羅斯饑荒問題的報道。
加雷斯·瓊斯(Gareth Jones)出生於威爾斯格拉摩根(Glamorgan),從小就與烏克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瓊斯的父母是知識分子,他的父親埃德加少校是縣學校的校長,他的母親安妮前往烏克蘭教威爾斯鋼鐵大亨約翰休斯的孩子。 約翰·休斯(John Hughes)在烏克蘭建立的休索夫卡(Hughesovka)鎮是著名的鋼鐵城市頓內次克(Donetsk)。
1926年,他畢業於瓊斯大學,獲得法語一等榮譽學位。 隨後,他就讀於斯特拉斯堡和劍橋的三一學院,首先以法語、德語和俄語畢業。 瓊斯在劍橋大學教授語言,並擔任國會議員的外交顧問。 直到 1930 年,他才以記者的身份為主要報紙和週刊撰稿。
在1930-1933年期間,他三次前往蘇聯。 在他最後一次躲避蘇聯當局的秘密旅行之後,瓊斯在乙份新聞稿中寫道,他一路上看到了什麼,拍了什麼,他寫道:“我走遍了黑土地,那裡曾經是最富饒的農田。 我把一塊剩下的麵包扔進痰盂裡,乙個農民撿起來狼吞虎嚥。 我又把乙個橘子皮扔進痰盂裡,農夫又抓了起來,吞了下去。 我在乙個村子裡過夜,那裡曾經有兩百頭牛,現在只有六頭。 農民們吃的是牛飼料,只夠吃乙個月。 ”
這個故事在當時引起了爭議,並被主流嘲笑。 瓊斯也受到包括蕭伯納在內的社會成員的批評。 兩位西方記者尤金·里昂(Eugene Lyon)和沃爾特·杜蘭蒂(Walter Duranty)不僅將瓊斯稱為**,而且還發表了淡化大饑荒事實的文章。 另一方面,加雷斯繼續撰寫文章,從經濟和政治角度詳細分析饑荒現象。 最終,他被蘇聯禁止進入該國。
此後,瓊斯將注意力轉向遠東,並於1934年底離開英國,進行“全球時事調查”。 在試圖進入偽滿洲國失敗後,瓊斯和他的德國記者同伴被土匪綁架,並被轉移到張家口,然後轉移到熱河。 1935年8月17日,瓊斯的屍體被發現。 經確定,他於8月12日,即他生日的前一天去世。 土匪背後的真正**被懷疑是日本人或蘇聯人。
2019年,一部名為《瓊斯先生》的電影在烏克蘭上映,這位英國記者的故事再次喚起了烏克蘭人民的痛苦回憶。
儘管瓊斯在他作為記者的職業生涯中一直積極報道納粹黨早期的一些行動,但他也是最早發現該黨反猶太主義核心的記者之一。 他對真理的渴望為大饑荒保留了寶貴的資訊和影象。 就像現在的俄烏戰爭一樣,在當今高度發達的技術下,遠非拆除紀念碑和雕像抹去真相記憶那麼簡單。
熱點引擎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