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掌舵人套現超98億,市值蒸發8000億
這已經不是藥明康德第一次導致藥股一次又一次崩盤。
而這一次,藥明康德的**理由**是因為美國國會的乙份報告。
據各大新聞機構報道,近日有文章稱美國**對部分生化科技公司採取限制措施,將華大基因、藥明康德等公司列為“重點監控企業”。
受此訊息刺激,藥明康德的**一路跌至歷史最低點。 截至目前,藥明康德擁有56個領域85,而 2021 年 8 月為 17108 一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藥明康德的**被“砍斷了膝蓋”,市值蒸發了3000多億。
儘管藥明康德一再表示這只是一起小規模事件,但顯然沒有引起市場的共鳴。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藥明康德第一次這樣做了,也不是“藥明康德體系”第一次被推入**。 今年12月,藥明生物在官網發布年度報告,並調整了今年的年度業績。
此後,藥明生物股價暴跌24%,港藥**也受到藥明生物事件的重創,恆生健康產業指數12月4日跌超5%,成為最大**。
還有一件事是,“藥明康德”公司IPO後,公司創始人和大股東一直在不斷減持股份。 資料顯示,從2022年6月10日到2023年8月,李戈及其控制人已出售藥明康德全部股份,共賣出98股31億。
擴張和**是無錫體系實力的秘訣。
無錫也因為快速發展而得到了京城的高度認可,但後來無錫的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只要有“風草”,無錫就會有巨大的**。
回想起來,這已經不是藥明康德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了。
那是 2021 年 12 月。 當時,有新聞報道稱,美國商務部預計將在“實體清單”中增加20多家中國公司,其中包括藥明康德。
受此負面訊息影響,藥明康德當日A**領域的**應聲下跌。 長期來看,這個噩耗讓藥明康德三年的漲勢戛然而止,藥明康德的**開始一路下滑,直到今年1月,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
藥明生物是藥明生物的第二大股東,自2021年7月以來,藥明生物的**一路飆公升至148港元,此後,藥明生物的**漲幅超過85%,這是第二次**,在此期間市值已達5400億港幣。
資料顯示,從2022年2月到2023年4月,藥明康德先後受到4條外部負面訊息的打擊。 回過頭來看,那些假新聞還沒有出現,但毫無疑問,貨幣市場已經兩邊投票了。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市場感到擔憂呢? 他的擔憂是什麼?
其實,投資者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因為2022年上半年,藥明康德的境內外營收為1564億元,海外收入3227億元,佔829%,如果海外形勢發生變化,將對藥明康德的運營產生重大影響。
根據公司2022年財報,藥明康德在美國的總銷售額為258家84億元,佔6577%;其中,對中國市場的貢獻為75260億,約佔總收入的19%12%;其中,對歐洲地區的銷售額達到44銷售額32億元,同比增長19%至1126%;151200萬,同比增長23%,佔比384%,這表明美國確實是藥明康德最大的業務。
此外,藥明康德的大股東也在不斷減持股份,據長江經營報報道,其持股比例已超過400億。 藥明康德的持股量從一年前的1158只增加到今年第三季度的518只。
在這個經濟週期中,金錢是最重要的。
這是乙個大問題,因為當他們賺錢時,他們會開始新的專案,然後將它們分開,所以對投資者的回報不是很好。
就藥明康德而言,其現狀,不僅是外部因素的影響,還有行業的快速變化,以及自身的問題,就像乙個藥業集團的縮影。 在此之前,CXO行業被認為是乙個非常有前途的行業,因為藥品的研發成本非常昂貴,而且創新藥從研發到市場銷售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所以這是最快的方式。
但也存在很大的風險,比如每乙個謠言,都會讓藥企集團的**波動很大。
本來,在賺了一定的利潤後,他們不得不自己修護城河,但這樣一來,他們就很難做出決定了。
2015年以來,我國啟動了藥品制度改革,隨著一致性評價、加快創新藥審批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不少藥企也紛紛將業務從普通藥轉向創新藥領域。 2018年,隨著藥品集中招標的引入,對仿製藥企業造成了巨大打擊,使得一大批仿製藥企業轉型為創新藥。 隨著製藥領域的兩次變革,CXO行業發展迅速。
例如,藥明康德2015年的營業收入僅為4883億元,淨利潤349億元。 2022年,藥明康德營業收入達到393家6億,淨利潤達到8814億,近七年收入增長8倍,淨利潤增長20餘倍。
經過一段時間的快速發展,國內藥企不再像以前那樣熱衷於外包藥品。 藥明康德2022年第一季度營收達到294.4億,同比增長404%;公司淨利潤達到8076億,而淨利潤增速達到947%,這是藥明康德成立以來營收首次跌至個位數,也是藥明康德首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投資和發展是必經之路,但回報股東也是保持公司價值的唯一途徑。 從格力、美的等公司業績可以看出,高股息和穩定的收益是“抵制下滑”的重要原因。
因此,面對拋售和“大逃亡”,藥明康德董事長必須給予投資者足夠的尊重,給予他們更多的回報,否則當市場開始自力更生時,對公司乃至整個行業都是負面打擊。 而且,作為製藥行業的領導者,他們必須以身作則,不要讓他們的“問題”成為公眾批評的物件。 多次對行業內企業產生重大影響。
資料顯示,藥明康德市值超過8000億元,因此他們必須採取股票回購等手段,防止**繼續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