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乃清,閔行區文史專家。 多年研究地方歷史文化,著有《上海閔行文史叢書》(第一輯10卷,第二輯11卷)10餘卷、《閔行人文叢書4卷》、《上海閔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10餘卷。 “今日閔行”沈石海勾與張乃卿老師共同推出《乃清敘事史》,讓我們感受閔行歷史一段時期江南人文的魅力
閔行區馬橋古鎮,位於舊玉塘河與北山港河交匯處,始建於明末清初。 清人的詩《馬橋小城》:“玉堂第一天,他們去城裡很多。 東西的價格是稀缺的,人群是肩並肩的。 遠風節儉,雨後喧囂過去。 石橋來來去去,負載進入謳歌。 “黎明時分聽聽公雞的叫聲,拿著布去小市場。 市場由東向西,潺潺橋在水下。 背負者為回去的路而戰,村子裡到處都是煙霧。 ”
如今,馬橋老城區大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剩下一條“老東街”還保留著原貌。 隔著北沙港的大石橋,這裡雖然已經沒有繁華的商業市場,但歷史建築的風格沒有改變,只是少了烟花,古樹古樹、廟宇、教堂等風俗依舊,極為難得。 今天值得關注180公尺長的“老東街”是一系列歷史故事的發源地。
老東街的現狀
古代冬宮銀杏
萬壽尼姑庵,老東街29號,原名“萬通尼姑庵”,又稱“東尼姑庵”,始建於元代,是馬橋古鎮歷史的源頭。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8月改修。 嘉慶年間,更名為“萬壽禪寺”。 尼姑庵前中後各有三間地地,每間地有三間,中間有觀音菩薩殿。 有一棵古老的銀杏樹,枝葉茂盛,樹齡超過300年。 現為閔行區文物保護點。
咸豐軍災期間,萬壽寺大半被毀。 同治十二年,牛寒、習元等人籌集資金重建正殿,修繕了上下六間房。 光緒四年,牛士軒和習元繼續加建增建山門,並有翼室,有石碑。
現在有“萬通尼姑庵招募碑”,碑位矗立在萬壽寺東牆根部,青石半圓形量“招募場碑”。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由方丈僧明興建立。
銀杏樹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天主教
清咸豐七年(1857年),在馬橋東街(今東街25號)入口處建有一座天主教堂。 光緒元年(1875年),教堂全部建成,並命名為“聖母無原罪教堂”。 光緒31年(1905年),擴建了七座平房和小屋。 **原名公會堂,在馬橋、北橋、轉橋、塘灣地區有11個路口。 1918年,建造了一幢兩層樓高的建築,上面三層,下層三層,作為牧師的建築,新舊建築被封閉在乙個庭院中。 2000年,馬橋天主教堂被宣布為閔行區文物保護單位。
馬橋天主教堂
惠剛人
近年來,老城區居民在沙崗河邊發現了一塊清末“大石橋捐贈紀念碑”的遺石,還發現了一塊“三懷堂”界碑。 “三懷堂”,即舉世聞名的“三懷王堂”的堂名。 界碑證實,馬橋老街也有“三懷堂”的後裔,屬於安徽省休寧市的惠崗家族。
老店原貌
老街東邊的原陸家河石橋(橋面石倖存),是集鎮歷史開始的地方。 西邊,沿著老玉塘河到馬橋天主教堂大門東牆,有一條上塘街,從馬橋天主教堂西牆到西邊是一條雙面街。 沿街有石灰店、剃鬚店、水果店、茶館、酒店、商品店。 下塘有油廠、粽子店、小吃店、店鋪、南貨店、茶館、賓館、肉村、豆腐店、襪子店等。
1920年,胡、林、孫、朱三人共同拆毀了上塘宅,建了一棟上七下七樓的兩層樓,稱為“四姓七樓”。 第二年,孫順德的爺爺奶奶開了孫氏新興茶館(原三老臺茶館,光緒32年開辦),“茶館常年有講故事,5毛錢就能住一天。 ”
1932年,沿街兩開間兩層的“牛灣新南店”開業。 老房子儲存完好,牛永健題寫的店牌字跡至今仍可見。
在沿街古石橋的南面,清末民國初,謝濟莊家油廠利用柴油機發電,成為該鎮最早用電的街區。
老街茶館
學校舊址
1931年,在馬橋天主教堂成立一所男校,命名為大一小學。 次年,成立了一所女子學校,名為戴德小學。 1952年,泰義小學併入馬橋小學,後更名為馬橋小學上海縣馬橋中心小學
1953年秋,民辦強樹初中由吳惠書院舊址遷至原大一小學。 到 1954 年,學校已擴大到 8 個班級,學生超過 400 人。 1956年7月改為縣中學,更名為上海縣馬橋中學,共9個班級,100餘名學生單人住宿。
馬橋初中的大門
20世紀80年代的馬橋老東街
*:今天的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