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2023年10月號《當代建築》(第046期),第34-38頁。
作者:郭帆 - 凱諦思中國建築與規劃部董事總經理。
Yang Song-凱諦思建築與規劃總監。
李夢然 - 凱諦思是凱諦思的建築和規劃高階設計師。
作為一種建築型別,商業建築經歷了漫長的變化和演變歷史。 近20年來,國內商業建築實踐大多以商業綜合體為主,其優缺點已得到業界的充分檢驗。 在當今社會、經濟和技術快速迭代的環境中,商業綜合體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本文是從一位深耕商業建築設計領域的建築師的角度提出的“商業融合”。這一改進的概念,分析和預測了未來業務的特徵和特點,並認為:“多元共生,跨界融合”。這將是商業建築的發展方向和主流趨勢。
商業建築作為一種新舊建築型別,長期以來一直被主流建築研究和批評領域所掩蓋。 但是,回顧人類活動的歷史,定居點和城市的建立和發展與生產資料的交換和商業的繁榮是分不開的。 換言之,“城市”與“城市”是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的。 清明濱江繁華的商業景象,描繪了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繁華的商業活動:集市、民居、茶館、酒鋪、肉店等,碼頭與城門之間人頭攢動的小販和行人絡繹不絕。當時,商業建築的界定趨於寬泛,其建築形式和布局與其他型別的建築基本相同。
直到20世紀初,主流商業建築形態從傳統市場演變為百貨商場,而這種變化最早出現在19世紀90年代的英美。 [1] 百貨商店的出現啟用了大眾消費,其豐富多樣的產品選擇和精心裝飾的空間設計,使消費者擁有一站式的購物體驗,同時也催生了廣告、品牌營銷等新興產業。 正如艾倫·特拉希滕貝格(Alan Trachtenberg)所說:“[百貨公司]成為鍍金時代城市的縮影,乙個超越購物的學習場所,乙個關於現代性的教育。 ”[2]
在中國大多數城市,經過幾十年的國營百貨,商業建築從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呈現出井噴式發展,進入了以購物中心為主的商業綜合體階段。 隨著Callison、RTKL、捷得、貝諾等世界級商業設計事務所進入國內市場,以上海海逸廣場、深圳羅湖永珍城為代表的專案,定義了國內商業綜合體專案的型別、功能和空間。 其中,連線中庭流線、按功能劃分區域的設計邏輯,體現了這一時期商業行為的底層邏輯。
如今,經過20多年的實踐更新,商業建築再次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在人工智慧、物聯網、元宇宙等技術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商業行為及其所處的空間場景將發生哪些變化,線上直播等新興商業形態對線下商業空間的影響又將何等。 作者從一位深耕當地商業專案的設計師的角度,以此解讀和聯想,探索商業建築面向未來的可能性。
從傳統商業綜合體到未來商業綜合體
業界廣泛認可的商業綜合體,往往是指以商場裙樓、寫字樓、酒店塔樓為主體,集購物、辦公、餐飲、娛樂等多種功能於一體,以效益為主導、綜合功能,猶如“蛋糕上的蠟燭”的典型商業產品。 其中:領獎台是乙個“大盒子”,承載著商業功能; 求大量多,以規模取勝; 該設計考慮了土地開發的經濟因素。
多年來,商業綜合體作為城市居民工作、生活和休閒的場所,在提供一站式購物和娛樂的同時,往往因其建築形式、高度和規模布局而引起爭議。 這種情況很容易產生類似於簡·雅各布斯(Jane Jacobs)在《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America's Great Cities)中提出的問題:如果我們滿足於建造純粹功能性的物理空間,例如摩天大樓和大型商業,而不考慮建築對街道、社群、城市的影響,甚至居民的行為和情感, 那麼城市將是統一的,沒有生氣的。[3]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實體商業和零售業遭受重創,線上電商擠壓生存空間,線下客流量暴跌。 根據德勤的研究報告,在疫情之前,24%的消費者每週至少花一次實體商務;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後,只有12%的消費者在實體商業上花費。 因此,如何吸引客戶回歸線下空間,如何與線下和線上業務競爭共存,成為業界普遍關注的問題。
我們認為,如今的城市綜合體不再侷限於提供零售功能,而是需要在充分挖掘空間和空間價值的基礎上,創造並引領人們擁抱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成為住宅樓和寫字樓之外的“第三空間”(在這裡可以工作、享受美食、 聚會、散步、露營、運動......)。更豐富的生活需求正在融入商業綜合體,多元包容、生態綠色、沉浸式體驗成為未來商業綜合體發展的必然趨勢。
有鑑於此,筆者總結經驗並提出建議“商業融合”。這個概念。 這一概念是對傳統商業綜合體的反思和修正,也是對面向未來的商業空間的機遇和理論原型的深刻探索。
在概念層面,與傳統綜合體相比,商業融合更能體現生活方式、商業業態和空間融合的趨勢。 商業融合所強調的“融合”並不侷限於物理空間,而是更多地體現在公共空間、社交場所、以人為本的情感的融合上(圖1)。 同時,“融合”也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以滿足客戶對新奇的渴望、對變化的渴望和不斷變化的“品味”。
圖1 未來,該綜合體將成為“融合單元”。
對於業務整合的原型,筆者認為它倡導的是行為整合和體驗主導的概念。 與以往效率優先、固態中心化的商業模式不同,商業融合將在縱橫等多個維度上疊加融合、液態、流動的體驗空間。 不僅如此,設計師對專案的思考方式也將從乙個單一的功能部門來理解將“建築思維”轉化為綜合性的“場所思維”。(圖 2)。 建築的量和數量將不再是核心評價標準,小而美、小而精的專案也可以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和制勝點。
圖2 將單一的“建築思維”轉化為綜合的“場所思維”。
相較於線上虛擬網路中萬億級的資訊和流量,線下實體商務的優勢不在於此,而在於訪客親身體驗所產生的對場所的感受和記憶。 雖然這種體驗是主觀的,但它可以提煉出一些共性,即使羅伯特·特魯伊 ·在《向拉斯維加斯學習》一書中,文丘里闡述了建築成為一種“象徵性的晦澀”,一種“商業和資訊的空間詞彙,也就是說,標誌應該大,建築應該小,或者建築本身不應該再強調空間,而是強調它的象徵性”。[4]
在深圳某城市更新專案中,設計團隊從反思城市複合體的角度重新定義了專案的願景,以“打破邊界,感受多維”為主題,重塑了空間及其組織關係(圖3和圖6)。
圖3 業務融合:跨境融合。
圖4 面向未來人群的多維度需求。
圖5 商業融合的概念剖面。
圖6 商業融合的概念圖。
從商業空間到城市公共空間
在商業融合中,商業空間突破自身所有權,蛻變為城市公共空間,將商業體驗與城市公共生活融為一體,成為勢不可擋的發展趨勢。
從營業時間和客群來看,很少有城市公共建築像商業建築那樣全年開放,深受各個年齡段人群的歡迎。 因此劉曉光,凱諦思建築與規劃總監商業空間的本質是乙個一般的城市公共空間系統,其空間原型是開放的城市空間走廊,匯集了豐富多樣的公共功能,構建關係,引導行為。 ②
當我們拓寬視野,不再侷限於商業效益,而是專注於多維度提公升場所價值,與城市建立空間聯絡時,我們反而可以反饋商業空間本身,實現“雙贏”(圖7)。 這個空間的形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以是乙個臨時的彈出式空間,也可以是乙個地方的季節性轉變。 隨著客戶群和城市的發展,其價值和形式將繼續發展。
圖7 多維度提公升業務價值
在北京華熙直播 ·五棵松專案專案場地的下沉空間彌補了周邊城市公共空間的嚴重不足,滿足了大型文體場館在比賽、演出、訓練後的休閒娛樂需求,成為全日制城市目的地(圖8)。 北京市大王路和盛滙頂層冬季花園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相容商業、餐飲、娛樂等傳統綜合功能,靈活容納新能源車展、兒童籃球訓練等多種場景(圖9)。 基於自然的休閒概念,Hyundai Department Store, 首爾, 南韓50%的內部區域被設計為公共空間,營造出優於傳統購物中心的體驗環境和社交空間。 這些空間不僅為顧客提供了乙個放鬆和購物的場所,而且還提供了人們無法通過網上購物獲得的更有意義的城市體驗(圖10)。
圖8 北京華熙直播 ·五棵松樹。
圖9 北京市大王路和盛滙。
圖10 南韓首爾現代百貨公司。
從生活方式多元化到多維度商務體驗
隨著Z世代逐漸成為引領消費市場的新生力量,商業專案的發展逐漸體現出使用者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特徵,多維度的商業體驗成為更多專案追求的目標和衡量標準。 這種多維性不僅體現在空間組織的多樣性上,還體現在業務業態、主題、運營方式的差異上。
太空組織將從過去的固態、集中式商務轉向未來的流動式移動商務。 紮實的主力店,是指傳統主力店的業態、位置、面積、投資定位基本是固定的、預先設定的。 未來,商業空間將打破傳統的主力店概念,將中庭融入主力店,使其在縱橫兩層都靈活可調,如流水般。 在水平上,它可以與周圍的店面連線,垂直上,上下空間,甚至整個公共區域都可以用來形成乙個主力,也可以將幾家商店合併成乙個集合商店(圖11)。 可以看出,商業體驗空間的定義不再侷限。 打破僵化的傳統物理隔斷,商業體驗空間無論在視覺、功能、體驗等方面,都會給使用者帶來全新的感受。 這一願景為規劃和設計帶來了巨大的想象力、靈活性和可持續性。
圖11 “固體,濃縮”與“液體,流動”。
此外,為了有效促進商務體驗的多維性,提高移動性,其中乙個重要策略就是模糊室內和室外的界限。 戶外空間一直很受顧客歡迎,但由於空間難以管理、利潤低、易受天氣影響,傳統商場的戶外空間、後退空間和屋頂空間似乎受到了負面對待。 如今,人們渴望健康、綠色、生態的空間,越來越多的商場正在重新思考如何將自然光和新鮮空氣帶入室內空間,如何深度融合店面和步行街,模糊中庭與室內的界限,如何調節風向和氣流速度,提高冬季室外空間的利用率。 例如:美國維吉尼亞州阿靈頓的巴爾斯頓公共購物中心室內和室外空間的完美融合,將20世紀80年代的舊商場轉變為社群發展新生活方式的場所(圖12)。
圖12 美國維吉尼亞州阿靈頓的巴爾斯頓公共購物中心。
在業態、主題和運營方面,社群和社群作為分流,成為多維度商業體驗的切入點。 在商業氛圍濃厚的泰國曼谷,商業專案融入社群空間、共享城市生活已成為一種趨勢和共識。 近年來,The Commons、Iconsiam等一系列熱門專案,雖然規模和場景各不相同,但與生活方式和當地文化息息相關。 其中,the commons以社群商業為核心,深度匹配附近居民的生活和社交需求,選擇市場、車間、屋頂種植園、展覽空間、表演場所、餐飲店等能夠啟用多元化社交和生活方式活動的商業空間,採用垂直立體疊加進行布局(圖13)。
圖13 The commons, 曼谷, 泰國
近兩年來,中國也出現了多元生活方式、社會價值提公升的案例。 以園區式和策展性業務為主,成為現象級產業熱點成都定期源業它為人們提供了一種以下沉式公園空間為背景,以管理者的集合為商業特徵的非標準商業體驗。 人們在這裡坐著閒逛,減少購物的目的,增強徘徊感,享受在原生植物和粗糙混凝土創造的環境中生活帶來的放鬆和呼吸感。 以“青春磁場”為核心價值觀Cosmo 成都,將生活的概念展現為一場表演。 復合空間支撐著視覺元素更大規模的體驗區,以及邊界更加模糊的商業場景,而國潮、藝術、塗鴉、裝置等元素則在混搭中成為個性化體驗的背景板。
北京的盒子朝外配合這些專案,突破三里屯與國貿之間的低迷,設定滑板空間、空中籃球場、潮流收藏店、快閃店、展覽等多種業態,體現年輕顧客多元化的理想生活方式。 它同時出現,位於數十公里外北京西三旗永珍城它以清新自然的空間形式詮釋了“走向生活”的主題,為家庭提供了附近稀缺的優質生活空間,這不僅是家的延續,也是生活方式的公升級(圖14)。
圖14 北京市海淀區西三旗永珍市。
未來業務融合的四大特徵
如今,OpenAI 等科技公司的新工具正在人工智慧領域大力推動。 在不久的將來,虛擬世界的智慧水平將呈指數級增長,五感的數位化體驗和虛擬與現實的互動將逐漸成為主流趨勢。 近年來,品牌越來越願意增強技術,尤其是在商店中。 資料顯示,從2018年到2019年,與技術產品業務投資相關的預算增加了60%。 ③
隨著技術的快速迭代,未來企業將調整其形態,以適應新的技術手段、社會趨勢和文化趨勢。 筆者預計,此次調整將朝著提供多維生活體驗、消解商業空間邊界、打造多領域共生融合有機體的大方向發展。 在“人、貨、地”三大商業要素中,線下實體商電將從過去以“貨”為主的階段向以“人”和“場”為主的階段邁進(圖15)。 在這方面,作者設想了未來業務融合的四個重要特徵(圖16):
圖15 未來業務發展趨勢
圖16 未來業務的四個特徵。
4.1 專注於體驗
與網購不同,未來商業融合的本質在於社交和服務體驗,訪客的體驗將是全渠道的,包括從到達到離開的每乙個細節。 因此,從規劃之初,設計就需要考慮服務的便利性和使用者友好的體驗。
對這種體驗感的重視和關懷是高階酒店業的一大特點,因此筆者預計,提公升未來商務體驗的一大趨勢是與酒店業融合,借鑑酒店設計和運營的經驗,從人性化的角度切入更多,提公升人們對購物中心的體驗。 例如,植入高品質的公共空間或服務,在入口處採用五星級酒店級門或落客方式,展現酒店般的優雅周到服務; 在衛浴和母嬰房提供人性化的服務,從休息區的位置規劃到鏡子的布局,讓客戶有一種舒適感。 這些細節的改善,會提公升人們的體驗感,帶來“滋潤事物無聲”的效果。
4.2 全時段
商業建築延伸向城市公共空間延伸後,其使用場景將更加多樣化,趨向於全日制。 商業建築與社群和社群的聯絡將其啟用為本地化中心,鄰里聚會的場所,居民可以在這裡娛樂,並獲得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務。 空間的設計將著眼於整體的生活方式,因此人們將不再渴望“物質”而是“體驗”,並傾向於成為負責任的買家,專注於社群關懷、創造力和連通性。
研究表明,當人們在乙個空間中從事不止一項活動時,他們對該空間的偏好會加倍。 這種心理傾向將鼓勵建築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提供多種用途,例如早上的瑜伽館、下午的快閃店、晚上的畫廊等。 未來,商業建築將進一步向多元共生的路線發展,並隨著時間的遷徙而不斷演進,將“15分鐘都市圈”轉變為“5分鐘中心圈”。 ⑤
4.3 去商業化
未來,商業融合將適應新的城市規劃復合場景,“商業+交通空間”、“商業+文化設施”、“商業+場館”等跨界融合將更加普遍,商業專案將走向“去商業化”。 在功能業態方面,除了提供商鋪、餐廳和娛樂場所外,設計師和運營商能否進一步思考,打造更豐富的業務組合? 例如,連線交通樞紐,設定方便客戶換乘的大廳或設施; 為騎自行車的人和通勤者準備更衣室、淋浴間和洗衣房; 準備消毒場所等。
在空間表現力方面,商業專案也越來越多地採用“去商業化”的室內空間設計,為遊客提供更多富有想象力的場景。 例如,在2016年運營了20年的曼谷暹羅探索館進行翻新時,設計團隊提出了七個生活方式實驗室的概念,以簡單、酷炫和科技的設計呼應了主題。 “在暹羅探索購物中心,我們打算管理遊客的體驗和情感,而不僅僅是產品、類別和展示,”其運營商說。 Cosmo Chengdu、The Box Chaowai、北京SKP-S等專案也以更符合潮青春審美取向的工業風格和冷風驅散了喧囂的商業感。
4.4 流量入口
購物不再是商業空間的主體,體驗和流量已經成為商業空間的意義和價值。 在這波浪潮的影響下,商業經營者會重新考慮商業空間的布局和規模,大批量可能無法直接獲得高利潤,因此門店不需要保持大量的庫存,可以更傾向於建立品牌展示渠道。 這些展示空間可以更小、更具互動性,以展示品牌和產品,同時連線訂單和物流中心的貨物。
一些電商品牌已經開始對網店進行售後排期、線下引流等策略,但對於傳統的百貨和連鎖企業來說,還是需要一定的轉型時間。 例如,近年來探索轉型方向的北美領先百貨連鎖店諾德斯特龍(Nordstrom)推出了“諾德斯特龍本地”門店的形式,將作為無商品庫存的網點,提供線上訂購、網點取貨或退貨服務,以及個性化配套定製、美容服務等配套服務。
基於此可以看出,實體業務將完成盈利模式的轉變。 商品的配送將更加依賴線上的虛擬介面,而線下的實體商業空間將成為完成體驗迴圈、打造品牌資產和提供流量入口的渠道,甚至是轉化率更高的廣告牌。 事實上,上海燦寧球場文化傳播和體育科技公司Keep等許多企業和品牌已經開始朝著這個方向運營和嘗試。 簡而言之,品牌依靠實體商務來提供實體空間和體驗,而實體商務所需的高頻社交內容創作將依靠品牌來填充和啟用。 這樣一來,商業將更輕盈、更具象徵意義,成為傳遞商業資訊的空間詞彙,其場景的設計與創作將更加自由可行。
結論
綜上所述,未來業務將從效率主導的綜合體向體驗主導的融合轉變,相關組織和規劃者將致力於為遊客提供城市公共空間的跨界融合和多維度體驗,充分挖掘線上虛擬空間和線下物理空間的各自優勢,使兩者能夠結合、無縫銜接, 同時注重人性化的服務和科技感,以合適的體量布局體現和承載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讓未來的商業空間成為更具交通屬性的空間詞彙。
評論
德勤(Deloitte)於2020年發布的《購物中心的未來》(The Future of the Mall)可以在這裡找到。
2021年6月26日劉曉光在西單煥新集市藝術空間的講座詳情請參考。
CB Insights在2020年發布的《零售技術現狀:2020年的未來》可以在這裡找到。
看。 CallisonRTKL 於 2023 年發布的 2023 年報告:影響建築環境未來的設計策略,可在以下網址找到:
引用
1] howard v. hi s tory of depar tment stores:
introduction[j]. history of retailing and consump-
tion, 2021, 7: 1-8.
2] trachtenberg a. the incorporation of america:
culture and society in the gilded age[j].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82, 56(3): 535-436.
3] 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1.
4] venturi r, brown d s, izenour s. learning from
las vegas[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72.
圖 1 圖 12、圖 14、圖 15:凱諦思旗下的設計公司 CRTKL
圖 13:圖 16a:
圖 16b、圖 16c:凱諦思旗下的設計公司 CRTKL
圖 1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