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寫這個話題,是因為我看到一本關於“銀髮經濟”的書,大概是說全球老齡化,既是問題也是機遇,在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市場中難免會有商機。 所以,我想到文旅產業,為什麼大多數時候,人們總是在談論文旅產業,而不是旅遊經濟?
在各位專業人士對文化旅遊的討論中,大家經常談到文旅產業和文化旅遊專案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的整體發展,似乎總是忽略了乙個重要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從經濟角度來看待文旅專案本身的發展?
2023年的淄博、2024年的哈爾濱,將文旅經濟理念推向了風口浪尖,從業內人士的角度來看,或許燒烤、冰雪設施......等待並不是最關鍵的,真正的核心部分在於“數字”,以哈爾濱為例,無論宣傳內容如何,都遠不如“3天收入近60億”這樣的數字表現那麼震撼。
從另乙個角度來看,在很多文旅專案中,還是存在......談“文化傳承多少年”、“古名人刻了多少詩”、“修復了多少歷史景觀”、“完成了多少配套設施”。相比,“3天收入近60億”這句話成了一座“天上之城”。
文旅專案是微觀經濟,經濟的存在要靠經濟資料來體現,否則,我們為什麼要用“經濟”這個詞。 文旅專案的出現,或許是靠“熱心投資”完成的,但要想文旅專案長期存在,徹底自我造血,就必須從經濟角度來計算:什麼時候能有收益,什麼時候能實現最佳成本,什麼時候能有投資回報, 以及何時可以利用利潤來擴大發展或促進......這一切都不是旅遊專案的文化內容或專業表現,而是財務資料可以完成。
在參加一些文旅專案研討會時,我觀察到有些專案會在介紹中加入“預期收益”——我關注文旅產業發展這麼久,對這方面真的很感興趣——然而,在這些專案報告中,預期收益往往只有一句話“預期收益: 多少億“,不能說這種形式”很敷衍“,但確實”很敷衍”。
經濟發展靠數字,經濟增長需要慎重計算,市場上新興的文旅專案又如何呢? 當前環境下,依靠冷靜並不能解決文旅專案經濟指標增長的問題。 人們經常用“煮青蛙”這個詞來形容那些沒有意識到自己面臨的危險的人,但現在,旅行者不僅有了“青蛙”般的環境,而且似乎在增加砍柴......到鍋下的火焰。
文化旅遊專案不應......比投資,不比規模,不比文化符號數量多相比之下,是文化旅遊的收入。 只有賺錢的行業才能進入發展的良性迴圈,只有擺脫對文旅產業的孤立片面思考,從經濟角度思考整體發展,文旅才會真正崛起,才有可能讓更多的資本進入文旅產業。
因此,請考慮您正在執行的專案的經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