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耀珞
農曆二十九日2月8日,經濟開發區官王廟鄉一橋園家庭農場食用菌溫室早已掛上紅燈籠,喜慶的景象。
提前向大家致以新年的問候! 一大早,市農科院食用菌專案負責人班新和就趕到宜橋園家庭農場,“馬上就要到羊肚菌蘑菇的季節了,再過來看看還有什麼需要技術指導的。 ”
益橋苑家庭農場於2021年註冊成立,流通土地70餘畝,主要發展陽光玫瑰葡萄、蜜瓜、桃子等特色種植。 2022年,農場負責人陸俊峰看到羊肚菌經濟效益高,就種了2棚羊肚菌,但因為不懂技術,2023年春天蘑菇出苗時,羊肚菌全部因熱害死亡,造成嚴重損失。 經過多次打聽,得知市農科院開展了對稀有蘑菇的研究,於是主動尋求技術幫助。 從此,班新河成為這裡的技術顧問。
走進溫室,一排排整齊的溝壑上覆蓋著一層帶通風孔的黑色塑料膜,黑色塑料膜下的“羊肚菌營養袋”正在向羊肚菌菌絲體輸送營養。
當犁床上的蘑菇霜逐漸褪色,或蘑菇霜的顏色由白色變為黃色,外源營養袋中裝滿羊肚菌菌絲體時,就具備了促進蘑菇的條件。 班新河蹲在犁溝裡,仔細檢查犁溝的濕度和水分,開了乙個小小的現場班,手把手地傳授種植技術。
在蘑菇推廣的關鍵時期送出這個春節禮包,真是太及時了。 聽完科技記者的建議後,陸俊峰感激地說:“科技記者每週都來指導我,教我選優品種,鑑別旺盛的菌株,適時播種,加強田間管理,實在幫了我們農民很大的忙,幫他們保住了'錢袋'。 ”
科技記者的到來,不僅給農民帶來了最新的技術,也增強了農民種植的信心。 2023年,呂俊峰看到羊肚菌、紅松茸等珍稀蘑菇的栽培符合農場的發展方向,在科技專員的幫助下,擴大了規模,在4畝土地上種植了羊肚菌和紅松茸。 “我覺得我有依靠和保證,這讓我在做事上更加自信和自信。 “陸俊峰說。
班新河走在溫室裡看著羊肚菌的生長,笑眯眯的。 “我看你近期應對天氣變化已經做好了,如果能正常生產蘑菇,今年的經濟收入將達到10萬元。 班新河笑著說。
農民的需求是我們科技工作者的方向。 班新河說,過年期間不敢放鬆,過來一看,他心裡知道,農民可以腳踏實地。
把技術要點告訴了陸俊峰之後,班新河就趕緊趕到下乙個服務點進行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