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漁網編織技藝,2020年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專案名錄。
旁白:王祝紅(紅島街漁網傳承人)。
漁網是漁業生產的主要捕魚工具。 傳統手工藝編織漁網已有900多年的歷史。 在城陽區紅島街道,很多居民世代都是漁民,織漁網自然成為他們的必備手藝。
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漁網經歷了許多迭代過程。 傳說在5000年前的炎黃王朝,“漁夫”郎鈞從南陽來到紅島街後漢社群以東,發現這裡幅員遼闊,水產資源豐富,於是定居在這裡。 郎軍首先教人們使用“木叉”、“漁鏢”、“木竿網”等工具在海浬捕魚。
後來,木筏和編織麻繩網被發明出來,人們可以劃木筏,用麻繩網出海捕魚,這就是中國海洋捕魚生產的起源。
明清時期,用於捕魚的漁網基本上由絲綢、棉線和棉紗製成。 但是,用棉線編織的漁網在海水中浸泡時會變軟,所以有一種說法是漁網打三天,晾乾兩天。
到上世紀70年代,棉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尼龍線網。 這種人造纖維材料在耐久性和耐腐蝕性方面遠遠優於棉麻網,並迅速普及。
編織漁網的工具包括梭子、編織板、口、線,風格是根據捕魚的需要,通過材料準備、織網、系網泡、打網邊、裝網等多道工序。 要織好漁網,除了靠師傅的言行,還要靠自己的理解和長期的實踐來掌握。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當地經濟的發展,出海捕魚的漁民已經不多了,織漁網的手藝只存在於老一輩人手中。 為了讓更多的人記住和傳承這項技藝,在漢家民俗村漁鹽文化博物館收集整理了268張各式漁網,真實再現了中國捕魚織網的歷史過程。
民俗村為中小學生開設了研究班,教孩子們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漁網編織技術,並將這一技能傳承下去。
*:愛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