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武夷的傳統品質特徵相反,肉桂是一種容易成為風味而難以找到的品種。 要嚴格“見綠做”技術,根據不同季節、時期、土壤靈活掌握採伐技術。 肉桂屬晚萌芽品種,春芽生長旺盛,不易“開麵”,宜分期分批採摘合適的嫩苗,掌握中間開麵採摘。 春季採茶時間上午9點後,下午16點前陽光明媚,有利於形成優質武夷肉桂品質。 新鮮的葉子要經過凋謝、綠化、殺滅、卷、烤等十幾個工序才能完成。
曬乾時間一般為20-30分鐘,翻一次,失水率為10-15。 當日照強度較高時,採用二幹二幹的方法,以利於均勻萎凋。 將適度曬乾的茶葉綠移至室內涼綠約半小時,使莖中的水分輸送到葉片上,俗稱“還陽”。 在下雨天,它可以加熱和枯萎。
做綠色是初期制度中最複雜細緻的操作,只有掌握了本領的師傅,細緻細緻的操作掌握,才能做出獨特的品質,“如美、福蘭思信,心無所事事,手靈細”。常規加工是在溫度和濕度穩定的封閉門的“綠色房間”中進行的。 採用獨特的搖動技術,葉緣摩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茶多酚的氧化,並放出水分,然後立下促進水分,輔以雙手,輕拍葉子,直到葉脈通透,出現紅邊,花果香適度暴露, 失水率為32 35。整個旅程是8到10個小時。 手動搖晃次數超過8次,每次搖晃的旋轉次數由少到多,站立時間大約為60 80 30分鐘。 由於採摘時間不同,做綠茶的時間不同,早茶只搖綠不動手,中茶搖綠輔以手,後期茶葉因為葉子粗老需要泡。
製作適量的綠茶,即炒綠茶,固定已經形成的品質,淨化口感,改善香氣。 炒青時,鍋溫為220-250,主要是悶死,約2分鐘,出鍋,強壓擾1分鐘,葉子基本成條狀再翻炒。 再煎鍋的溫度略低,180度,而且時間很短,只有20秒,這個過程對形成獨特的“岩韻”有很大的影響。
重新炒製後,入水烘烤,溫度為90°C120,10多分鐘後,烤至六七成乾後再烘烤。 除去碎屑,鋪開冷卻,重新烘烤1 2小時,用文火慢燉,這是武夷岩茶的獨特工藝,具有增強茶葉香味、提高茶湯濃度和抗沖泡性的作用。
武夷肉桂形狀打結緊密,色澤綠褐色清新,香味極為刺鼻,肉桂香味明顯,口感清新順滑甜甜,湯色桔桔清,葉底黃亮,紅斑鮮明。 經測定,武夷肉桂發茶中水提取物的總量為3891、茶葉多酚總量2322、總氨基酸168、總咖啡因465,兒茶素總量為12422 毫克克,3 種可溶性糖38、水溶性果膠371%。除了岩茶的口感特點外,肉桂還因其尖銳而持久的香氣而受到人們的喜愛。 ——《中國茶經》,陳宗茂,楊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