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的第一天,不知道你有沒有成功切換到工作模式? 看著手機裡活躍的工作小組,很多朋友感嘆:“上班怎麼提不振精神? “春節假期過後,我繼續感到鬱悶,不僅鬱悶,而且疲憊不堪。 這就是所謂的“節後綜合症”! 我該如何調整它? 佛山市中醫院的兩位專家教大家破解。
如何打破四種“節後綜合症”?
據佛山市中醫院心理失眠科負責人譚連榮介紹,通常在假期後的前兩三天,上班族的工作效率較低,長時間不能進入狀態,煩躁不安,難以集中注意力,心煩意亂, 無精打采,甚至身心疲憊,並出現頭痛、乏力、食慾不振、失眠、嗜睡等不適,有的甚至伴有抑鬱、失落、煩躁等不良情緒反應,即所謂的“節後綜合症”。
01.焦慮症候群。
鑑於春節假期過度娛樂,生活顯得懶惰,飲食和休息的規則也被打亂,導致假期後身體素質下降和情緒緊張,進而出現疲勞、焦慮等症狀,譚連榮指出,一般人經過一周的有意識調整,就能恢復正常, 但如果市民在假期後發現自己有嚴重的情緒反應,應及時就醫,否則容易導致焦慮等神經症。
預防疾病治療中心主任劉繼紅也指出,市民想要盡快擺脫緊張、恐慌、出汗等焦慮,不妨嘗試以下兩種方法:
1)腹式呼吸,當公眾有意識地使用腹式呼吸時,仔細體驗腹部一起下落,重複迴圈,並保持每次呼吸的節奏一致。這種方法很容易使人感到平靜和放鬆;
2)在耳垂上按壓更多的“皮質下穴位”和“枕部穴位”,可有效緩解緊張,促進睡眠。
02.疲勞症候群。
通宵卡拉OK、打牌,或者是親戚朋友頻繁聚會,晝夜顛倒,容易造成一系列“不舒服”的身心狀態。 劉繼紅指出,如果疲勞的身心功能障礙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就會變成慢性疲勞症候群,伴有肌肉痠痛、喉嚨痛、淋巴結發炎。 解決之道,就是從根本上保證有規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避免久坐。
03.旅遊綜合症。
春節期間,一些市民會選擇到風景優美、風土人情異服的地方旅遊、過年。 新年旅行,在改變新心情的同時,也容易出現旅行綜合症。 快節奏的旅行可能會過度勞累,不良的飲食和休息會導致不適。 其中,“著火”是一種“旅遊綜合症”。 “著火”主要表現為一般發熱、口乾舌燥、食慾不振、大便發黃幹等症狀,有的人還會出現眼睛發紅、牙痛、口腔潰瘍、嘴角皰疹等症狀。
譚連榮建議,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在家中調整身體和心態。 盡量在上班前的晚上12點之前入睡。 劉繼紅還提出,放假期間要記住幾個“七字公式”:睡眠七小時、素食(含蔬菜水果)七分、飽腹七分、七千步。 另外,遊覽結束後可以多熬湯,比如五指桃燉雞,加上牛大理、黨參、懷山等食材,這種湯有補氣強腰的功效。
04.代謝症候群。
如果大眾能自行調整疲勞綜合症和旅行綜合症,問題不大。 但是有一種節後綜合症,當嚴重時,會發展成一種疾病,那就是代謝綜合症。 劉繼紅指出,代謝症候群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吃得太多,運動少,由於體內攝入過多的高脂肪或高熱量食物,對腸胃的負擔增加,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症狀如下:
1)暴飲暴食後消化不良、腹脹、腹瀉或便秘;
2)長期來看,可能會轉化為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症、高血糖等疾病;
3)飲酒後出現脂肪肝、酒精性肝或關節痛等痛風症狀;
4)如果進一步發展,可能導致糖尿病、心臟病、中風或肝硬化等慢性疾病。
因此,春節期間適量進食很重要。
老人活潑後容易迷路。
前幾天,兒孫們滿的兒孫來過節,過幾天就看孩子去上班了,孫子們都開始上學了,如果孩子出去打工,那麼一起吃飯的願望可能要等到下乙個節日才能實現,老人難免會感到迷茫。 在如此大的反差下,可能會對老年人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
譚連榮指出,家鄉的父母也會因為假期結束而感到沮喪和不舒服,這往往會導致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 一旦遇到寒冷的天氣,已經患有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和肺部疾病的空巢老人更容易患上疾病**。 所以,去外地打工的孩子最好分批離家,讓老人的節日心情逐漸“涼”。 此外,孩子們在節日後應該多給家裡打電話,問候父母,安慰他們的情緒,尤其是空巢老人。
孩子們也害怕開學。
除了家裡的老人,孩子也容易患上節後綜合症。 喧鬧的春節假期已經過去,但很多孩子似乎對過去的長假“不滿意”。 有幼稚園家長反映,孩子一般放假後第一天就去上學,有時為了不上幼兒園,謊稱肚子不舒服,讓家長請假。 隨著開學倒計時,補習作業成了學生們通病的問題,很多初中、高中學生表示,長假過後想玩就停不下來了,面對一大堆未完成的寒假作業和開學後馬上的緊張考驗,他們相當鬱悶。
面對孩子的節後綜合症,譚連榮指出,家長最好在開學前一周幫助孩子調整心態和睡眠時間。 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開學前一周的計畫,包括起床時間、家庭作業時間、運動時間、睡眠時間等,以克服孩子的節後綜合症。
節後綜合症不是一種疾病,它是一種正常的行為,是心理心態的問題。 譚連榮建議,還在休假的市民要盡快利用最後乙個假期,調整心態,以最飽滿的精神迎接新一年的學習和工作。
一般宣傳組。
由佛山市中醫院最優秀的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