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798萬秦加榮耀版上市,狙擊合資A級車,也被網友戲稱為“秦王掃流河”,合資車。
短短一天時間,面對比亞迪的強勢攻擊,眾多國產品牌沒有退縮,於是第二波降價浪潮很快就來了,不僅秦加的標桿車型迅速跟進,也帶動了哪吒、深藍、別克等品牌的純電動車型降價。
但有乙個問題,大家都在喊“電比油還低”,動不動就降價2萬元或3萬元,這聽起來不合理,那麼有沒有一輛車已經悄悄降價了呢?
分配會減少嗎?
7.98萬榮耀版推出後,反應最快的就是五菱星光,這款車去年12月才開始交付,目前月銷量已經突破1萬輛,是秦Plus的頭號競爭對手,但在這次降價中,只有高階版從10輛降了下來58萬元下調至9980,000元,888萬入門級版本未進行調整。
本來覺得五菱的誠意還不夠,畢竟降價只有入門版降價才有意思,但仔細分析發現,高階車型的銷售佔比在8%以上,不但比秦Plus高出兩倍的續航, 而且在尺寸和配置上也更高,所以五菱的操作相當合理。
第二款後續是長安啟源A05,這款車自上市以來一直低於秦Plus,搞笑的是,這次降價也鬧得不輕,原本宣布降價到739萬元,但第二天就悄悄改成了789萬元,似乎後悔了。 但不管怎麼說,確實是直接掉落了一萬多,**比秦加榮耀版還低。
隨時敢說“不喜歡”的人,在這波降價浪潮中,吉利銀河明確表示不會跟進,宣布只專注於1020萬元精品車。
但吉利的另一款車帝豪卻不這麼認為,帝豪L·P次日宣布降價2萬元,並改名為“龍版”繼續銷售,雖然這款車比秦Plus貴了1萬元,但在續航力、動力、質感等方面都強於秦,但過去一年銷量並沒有提公升。
此外,還有哪吒、墨藍、別克等車型宣布降價,但這些車的跌幅比另一款更大,那麼到底會有降價嗎? 在配置列表中查詢答案後,發現大部分都沒有減少分配,率先的比亞迪也增加了分配。
Qin Plus Glory 模型顯然是有備而來的,減少到 798萬元之後,不僅增加了白釉和藍色配色,還增加了智慧型開機開機、語音助手連續對話等功能,可以看出比亞迪已經提前做好了布局。
相比之下,其他廠商更像是正面交鋒,在形勢的壓力下把鴨子趕到貨架上。
五菱星光和長安啟源A05都直接宣布降價,沒有對配置進行任何改動,而降價一天後的吉利帝豪更名,與之前的配置相比沒有縮水。
當然,也有少數“明漲暗跌”的車型,比如昨晚上市的長安深藍色SL03純電動**,與去年同級別的車型相比,動力引數有所縮小,還推出了低調版車型,降價, 但AR-HUD、環境照明少了,揚聲器的數量也從14個減少到6個。
哪吒 x 為了將價格降低到 988萬元,全新低調版款,156 英吋中央顯示屏已減少到 10 個1英吋,8155車規級晶元被淘汰,板載儲存容量也從128GB降低到64GB。
為什麼還能丟棄?
有傳言稱,比亞迪今年的目標是4.005億輛,比去年至少多了100萬輛,因此進一步降價刺激市場是很自然的。
但讓很多人好奇的是,從“油電同價”到“油比電低”,但短短一年時間,降價空間從何而來?
在過去的一年裡,雖然動力電池已經上天了,但對於電池容量普遍較小的A級混合動力汽車來說,這種成本的降低還不足以大幅降低。
對於比亞迪來說,打壓就靠你了**,比亞迪公關辦公室總經理這兩天在微博上表示,降價得益於比亞迪的規模效應和全產業鏈優勢。
需要詳細說明的是,這裡全產業鏈的優勢不僅包括上游生產製造環節,如自研自產電池、電驅動、電控系統等,還包括下游金融保險和銷售服務體系。
此外,高銷量帶來的規模效應也是降價的主要原因,秦PLUS誕生以來經歷了近3年的產品週期,總銷量已經突破100萬,這是乙個非常成熟的模式,完全可以放棄更大的利潤空間。
帝豪L Hi·P版,繼這次降價之後,本質上與2022年推出的原款相比變化不大。
長安啟源A05這款車也很有意思,雖然看似是新品牌推出的新車,但仔細一看會發現,這款車和長安家族的億達是同乙個模具,兩款車的外觀尺寸和內飾設計高度一致,只是在動力系統方面增加了混合動力總成, 俗稱套娃車。
這樣做的原因也是為了充分發揮規模優勢,為降價留有餘地。
因此,在當前環境下,通過改款和額外分配來維持之前的**基本不再可行,比亞迪提供798萬大招之後,其他車企只剩下兩條路了,有本事的可以選擇增配降價,沒有本事的只能割肉降價,畢竟只有充分擠出利潤空間, 他們能否獲得留在談判桌上的資格。
當然,這次降價之後,受到最大傷害的還是合資燃油車,如果說去年的“油電同價”時期,合資車企依然擁有品牌優勢,那麼在如今“電價低於油價”的時代,消費者面對兩三萬的價差, 應該足以改變他們的想法。
更何況,未來810萬元的A級轎車,肯定會標配省油的混合動力系統,10英吋以上的大中控屏,標配胎壓顯示,360度影象,甚至L2級輔助駕駛。
寫在最後
去年,在梳理A級轎車月銷量時發現,Lavida、Sylphy、Sutar的銷量會高於秦Plus等國產車。
不過,在今年“電價低於油”的攻勢下,相信到年底,國內不少新能源汽車很有可能登上銷量榜榜首,但在此之前,合資車企將如何反擊,還能守住自己的陣地嗎?
現在“電比油低”的口號已經推出,合資車企也應該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