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達(Tsung-Dal Lee,1926年11月25日-),生於中國上海,江蘇蘇州人,中國傑出的物理學家,曾與楊晨寧共同提出萬能對稱不守恆理論,並因此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的研究興趣包括粒子物理理論、原子核理論和統計物理學,為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簡歷:
1943年至1944年在浙江大學學習物理(第一年在貴州永興)。
1944年,他因在一輛翻車中受傷而被停學。
1945年轉入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1946年,在老師吳大友的推薦下,獲得國家獎學金赴美深造,考入芝加哥大學研究生院。
他於1950年6月獲得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
從1950年到1953年,他在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普林斯頓研究所擔任研究員。
1953年至1960年,歷任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從1960年到1963年,他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教授和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
1964年,他被選為哥倫比亞大學恩里科·費公尺物理學教授。
自1983年以來,他一直擔任哥倫比亞大學的大學教授。
1984年,他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名譽教授。
現任北京近代物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工作經歷:
Tsung-Dao Lee在物理學領域擁有豐富的研究和教學經驗。
他曾在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頓研究所進行深入研究,並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擔任教授,培養了許多物理學家。
主要成就:
提出了“李模型”,該模型在量子場論基本問題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他與楊晨寧一起提出了宇宙在弱相互作用中不守恆的論點,這一發現對物理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正負粒子聯合變換和空間反射下的不守恆問題、孤子量子理論、反常核態概念、隨機晶格規範理論等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獎:
他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於1957年獲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科學獎。
1969年,他獲得了法國國家學院的G.學位布德獎章。
1979年,他被授予伽利略獎章。
1986年,他被授予義大利最高騎士勳章。
1995年獲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1997年獲得紐約市科學獎。
1999年獲中國友誼獎。
2007年,他被授予日本旭日勳章。
社會任命: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教授兼講座教授。
北京大學名譽教授。
北京現代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高能物理中心主任。
性格影響:
李政道不僅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為中國的科學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主張建立國家自然科學體系,推動中美在高能物理領域的合作,推動北京光譜儀(BES)和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小組,為中國在世界高能物理前沿取得突破提供了總體指導。
他還發起並參與了中美聯合物理學研究生專案(CUSPEA),該專案培養了一批中國領先的學者和社會領袖。
2月** 動態激勵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