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個人越清醒、越理性,就越難邁出結婚這一步。
需要一些衝動才能發現結婚。
我姐姐今年30歲,單身,不追求戀愛,也不想結婚。 家裡人對此很著急,每逢節假日都會給她介紹一些相親物件。 雖然她會合作見面吃飯,但最終沒有乙個被她看上。 不是她挑剔,而是她善於觀察。
經過一次會面和交談,她通常能夠準確地判斷對方的真實性格和動機。 另一方面,對方可以立即察覺到她不是那種容易把握的人。 這些年來,她至少認識了七八次相親物件,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 有的參加相親,只是為了應付家庭的壓力; 其他人只是想找乙個伴侶一起生活,不管他們喜歡與否,只要他們能和對方相處。 其他人在見面之前甚至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參加相親。 簡而言之,沒有人真正為一段未知的關係而奮鬥。 她說:“我不想委屈自己,過著那種沒有愛情和物質保障的婚姻。 未來的日子很長,有車貸、房貸、孩子、父母、瑣事等等,都可能成為婚姻的負擔。 愛情和金錢是不可缺少的,我不願意妥協。 儘管有人批評她過於現實,但她堅持自己的原則。
也許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開始變得更加現實。 我們已經意識到,感情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 每個人都會權衡利弊並做出權衡。 甚至從一開始,雙方都把對方放在心上"**"標籤。 我們考慮花多少時間和對方聊天是值得的,花多少錢來取悅對方是值得的,有多少精力值得花在維持一段關係上。
一旦我們在彼此身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比預期的多,我們將果斷停止投資。 畢竟,我們都是成年人,不再追求光鮮亮麗而徒勞無功的東西,我們只想能夠獲得一段真正的關係。 當乙個人變得過於清醒時,就很難真正進入一段關係,愛情如此,婚姻更是如此。 因為愛情只需要考慮自己喜不喜歡,而婚姻需要考慮是否合適、穩定、持久。 當我們想得太多,太清醒時,我們發現結婚可能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值得。
我在後台收到一條訊息,內容是乙個女孩,她已經談了六年的戀愛,最終在即將結婚的時候選擇了分手。 原因是,男方此前承諾結婚時交6萬元彩禮,交房首付,之後兩人一起還貸。
不過,在準備看房的時候,男孩說,他只能選擇付其中乙個,另乙個就等到他結婚了。 這場爭議引發了激烈的爭吵。 女生認為男生不值得信賴,對自己無話可說; 另一方面,男孩認為女孩太物質主義,不理解他家庭的困境。 最終,雙方不愉快地分手了,六年的感情也煙消雲散。 有人在背後議論她,認為如果真的有感情,就不應該因為錢而選擇分手; 也有人當面勸她,先別想那麼多,先結婚。 然而,經過深思熟慮,她選擇了放手。 因為她不願意把自己的餘生交給乙個既不信守諾言,又責怪她愛財富的男人。 尤其是婚後,她會面臨無盡的心理負擔、吵吵鬧鬧、婆媳之間沒完沒了的紛爭、瑣碎的家務活,想想都讓人筋疲力盡。 她沒有信心和這樣的男人一起經歷人生的起起落落。 與其帶著不信任和不安全感走進婚姻,不如早點放手,給對方乙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當乙個人真正認識到婚後可能面臨的種種困難時,就很難有勇氣為愛情冒險。 因為謀利避弊是人類的本能,所以沒有人願意刻意冒險。 有一段話很有道理:"婚姻往往是乙個衝動的決定,在歡呼聲和喧囂聲中,在多巴胺主導的時刻,一切都變得美好。 但是,如果你冷靜下來想清楚,你會發現這枚戒指根本不適合你的手指。 "
當你開始從一件事情延伸到另一件事情,從乙個人延伸到一群人時,你會逐漸發現,乙個人也很優秀。 至少你不必糾纏於無休止的對與錯,你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忠於自己。 能夠遇到合適的人並與他們共度一生是件好事,但如果你不這樣做,這也是一種很酷的方式來過你的理智和清醒。 2月** 動態激勵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