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概況。
1271年,忽必烈(1215-1294)被稱帝,是元朝(1271-1294)的始祖,取了《易經》中“太宰乾元”的意思,正式立國,取名大元。 1272年,在劉炳忠的策劃下,元帝國在晉國中原的大都(今北京)建立。
1279年,漢將張洪凡指揮元軍在崖山殲滅南宋王朝最後的抵抗,呂秀甫背著年僅8歲的小皇帝趙羽出海殉難,南宋滅亡。後來,蒙古人襲擊了安南(越南)、占婆(越南)、爪哇(印度尼西亞)和日本,以消耗投降的漢人或其他民族人口。
蒙古人向各個國王贈送了大量財寶,費用沉重,財政越來越緊張。 儒家派認為元朝應該省錢減稅。 塞木人**的理財派認為,南方人藏有大量財產,應該沒收,以解決朝廷的財政問題。 忽必烈最終任命金融派系來解決朝廷的財政問題。
忽必烈死後,早產太子真金的幾個兒子爭奪皇位,真金的第三個兒子鐵木爾(1265-1307)擊敗了金進的長子甘瑪拉和次子塔拉瑪巴拉,繼承了皇位,即袁成宗(1294-1307)。 在位期間,他基本上維持現狀,停止對外戰爭,集中整軍整政,在江南減免部分稅收。 在他統治的最後幾年,他還成功地與長期競爭對手窩闊台汗國和察合台汗國和平相處,結束了西北地區的動亂。
袁承宗去世,由於太子德壽早逝,左丞相阿胡泰扶持王后布魯汗和伊斯蘭安西王阿難掌國,並打算立阿難為帝。 海山的弟弟艾玉里巴里巴達和右丞相哈拉哈松在大都發動政變,斬首阿胡泰,控制大都局勢,支援海山(1281-1311)率軍南下,稱帝,即袁武宗(1307-1311)。
愛玉李巴厘八達立功,袁無宗冊封他為皇帝的弟弟,並同意吳氏和任氏交替稱呼皇帝,即“武任之約”。 元無宗時期,為化解元承宗時期的金融危機,袁無宗設立穩物價常設陣地,印製了大量大額銀鈔,導致銀鈔嚴重貶值。 1309年,他將窩闊台汗國與察合台汗國分開。 1311年,袁武宗因放縱酗酒去世,由皇帝的弟弟愛玉李巴厘巴達(1285-1320)繼位,即袁仁宗(1311-1320),這是元朝第一次和平繼承皇位。 然而,他違背了之前的盟約,被封為周王,他的兒子碩德巴拉改名為太子。 袁仁宗的生母,興盛太后的重要大臣鐵木蝶兒,是右丞相。 袁仁宗取消了袁無宗的經濟措施,將袁無宗的長子周王和石玄遷往雲南,將始皇遷往西北放牧。 袁仁宗將何士軒的弟弟屠鐵木爾放逐到南方。
元仁宗去世,碩德巴拉(1303-1323)即位,成為元英宗(1320-1323)。 袁英宗繼承了父親袁仁宗的儒家治國政策,加強了中央集權和官僚體系。 然而,隨著清洗的擴大,以及朝廷中蒙古保守勢力對袁英宗的儒家統治的不滿,鐵木蝶兒的義子鐵蘇於 1323 年夏天刺殺了袁英宗和丞相百術。
袁英宗被刺後,守衛賀林的晉王甘瑪拉的長子和他的孫子鐵木爾(1293-1328)率軍擊斃了刺殺袁英宗的叛徒,即位為元泰定帝(1323-1328)。 被袁英宗流放到海南島的屠鐵木爾封為懷王,守衛建康。
元太定皇帝去世,丞相將羅剎倒在上都奉台皇帝的兒子荒木白(1320年,1328年? 對於皇帝來說,是給元天順皇帝(1328年)。 與此同時,袁武宗舊部重要大臣嚴鐵木兒和河南省總理伯顏分別秘密派使者前往漠北和江南,同時迎接周王希拉及其兄弟土鐵木爾。 因此,屠帖木兒(1304-1332)首先來到大都,並於1328年為袁文宗(1328-1332)立為皇帝。 何師拉到達賀林後,也宣布為袁明宗登基。
袁文宗表面上表示願意退位,侍奉哥哥為皇帝,兩人在京城南方相遇,毒死了袁明宗,奪回了皇帝。 1329年2月,袁文宗成立了負責講經和歷史的九長閣書院,並視察了歷代的亂象,並命令所有貴族大臣的後代都到九長閣學習。 隗昌閣下設立了文藝主管,負責將儒家經典翻譯成蒙古文並校對。 佞相顏鐵木爾靠功,玩弄朝廷,導致政府更加腐敗。
袁文宗死後,為了洗清自己毒哥哥的罪名,立七歲的侄子義軒為帝,但他在位不到兩個月就去世了,燕帖木兒也不久就去世了。 袁明宗的長子吐桓鐵木爾(1320-1370)被扎亞杜汗皇后從靖江(廣西桂林)召回,稱帝為惠宗皇帝(1333-1368)。
袁惠宗在位初期,右丞相伯顏非常厲害,他禁止漢人參政,取消科舉考試,控制政府,與袁惠宗發生衝突,袁惠宗與博衍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後來在伯延的侄子托托的幫助下, 袁惠宗廢黜了博言,控制了政局。
袁惠宗親政初期,改革政治,緩和社會矛盾,史稱“致政新政”。 1343年,袁惠宗下令修訂《遼史》、《晉史》、《宋史》三部史。 然而,袁惠宗後期忽視了政治事務,以至於在1350年,自然人為的災難導致了民眾起義。
忽必烈汗長壽,他能活到八十歲,而末代皇帝袁徽宗活了五十一歲,中間的這些皇帝都比袁徽宗低。 皇帝的年齡很重要,忽必烈汗之所以能夠奪取皇位(51歲)並建立元朝(58歲),與忽必烈的年齡密切相關。 如果忽必烈像他的後代一樣短命,他的核心事業就不會完成,也許南宋會倖存下來。
王位繼承往往會帶來血腥的衝突,有時甚至會帶來戰爭。 激烈的皇位爭奪和令人嘆為觀止的內訌表明,其繼承模式尚未成熟,其表現明顯不如漢朝大王朝。 皇位有一定程度的競爭,也有一定的好處,可以防止低智商皇帝的出現,有助於提高皇帝的平均水平。 經過激烈或血腥的優勝者爭奪戰,水平不算太低,忽必烈汗就是比武勝者的典範。
忽必烈之前的可汗也需要得到蒙古貴族議會的認可,而且還有一定程度的競爭,這是乙個很大的門檻。 它對提高可汗王位繼承人的水平有很大的幫助,是蒙古帝國軍事力量一直比較強大的重要制度保證,這也是鐵木真死後蒙古人仍然如此強大的根本原因。 帝國最高領袖的整體水平會對帝國實力的表現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帝國領袖的等級不高,很可能導致帝國的解體或衰敗。
在元朝政權中,襁褓中的皇帝很難生存,很快就會被皇軍篡奪。 在漢朝,為了防止皇室篡奪權力,皇室一般不會被賦予更大的權力,尤其是軍事權力。 元朝的皇室都擁有更大的權力,有資格做皇帝,競爭自然會很激烈,年輕的皇帝自然很難生存。 皇室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即地方軍事力量相對較少受到朝廷的控制,這就帶來了篡位概率的增加,但也帶來了政權軍事力量表現水平的提高。 這與宋朝的情況相反,宋朝對篡權的防禦過分,削弱了將領的權力,這確實使得宋朝沒有將領篡權,但削弱了宋朝的軍事表現水平。 可見,凡事各有利弊,分寸難把握,實在是太過分了。
元代的行政地圖(靈北省北部地區應該明顯更大,其實貝加爾湖以北大部分地區都是無效行政區,不能算是領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