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購買電器,您會遇到各種原因,並且在遇到故障和維修時必須支付昂貴的費用。 保修、上門費、拆解費等附加條件很多,導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反思:買電器容易,維修難; 買電器就是上帝,沒人在乎家電的維修。 各種花哨的套路,讓消費者既“頭疼”又“苦惱”。
家電維修,花哨的套路讓人上當受騙
山東省濟南市市民程女士家中的浴霸最近出現故障,但維修人員建議程女士上門後更換浴霸,因為“機器屬於舊型號,目前配件不齊全,維修費用與新款差不多”。 程女士不明白的是,2019年買浴霸的**才599元,現在更換主機板就花了450元,短短4年就成了“缺配件”的老機型。
前段時間,有消費者在社交平台發文**反映,花了2700元買了一台電視機,因為螢幕意外壞了,聯絡官方維修,但被告知更換螢幕需要4600元,比買一台全新的機器貴很多。對此,涉事電視品牌的工作人員回應稱,維修成本包括配件和材料成本,尤其是高昂的人工成本。
每年,“雙11”、“雙12”等大促銷高峰,各銷售公司乙個個賣力,但售後環節明顯滯後,態度冷淡。 “拿這台顯示器來說,雖然保修期是兩年,但是螢幕裂紋不在保修範圍內,更換需要688元,太貴了。客服的回覆是,“下次記得買破屏保險”。 北京市民黃先生說。
目前家電維修問題是全國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問題。 例如,山東省消費者協會指出,由於資訊不對稱等原因,家電售後維修服務存在過度維修或虛假報告的情況。 北京市消協指出,家電維修存在維修陷阱,如小病大修、小零件大換、天價等。
2023年10月,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的《江蘇省家電服務滿意度調查報告》指出,消費者對家電服務總體滿意,但維修收費不透明,服務流程有待規範,維修效率不盡如人意。 在上門安裝或維修服務中,近百分之八十(787%)的受訪者在維護費方面遇到過問題。其中,“收費標準不透明,平台顯示**與實際收費**不同”是最常見的問題,佔445%。
避免“坑”有多難,不要讓售後毀了品牌
家電維修之所以出現很多“坑”,直接關係到這個行業長期資訊不透明、收費標準不足、“黑維修”氾濫。
例如,承諾在維修前免費並在維修後收費的情況並不少見。 山東濰坊市民孫曉告訴板悅潭記者,官方客服承諾,他購買的熱水器在保修期內免費維修,但工人上門告知維修是免費的,但維修中使用的耗材需要單獨收費。 這個**昂貴的耗材,讓孫曉心疼了很久,後來她才發現,網上同款耗材,她付的只有1 5。
除了缺乏透明的資訊外,行業缺乏統一的收費標準,導致維護中產生的各種成本。 例如,在修理空調時,明顯足夠3公尺的管道必須是5公尺。 從上門費用到人工成本,再到材料成本,乙個比乙個貴。板悅潭記者梳理黑貓投訴等消費者投訴平台的投訴資訊,發現上門費、安裝費、材料費、人工費、打孔費、拆裝費等收費專案令人眼花繚亂,不同品牌的收費專案也各不相同。
某家電品牌電商運營負責人張向陽告訴記者,目前售後維修市場喜憂參半。 一些大品牌有官方的售後團隊,而一些中小品牌則依靠第三方維修機構提供售後服務,維修質量難以保證。
北京關韜中茂(青島)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傑認為,《民法典》和消費者權益保護規定,消費者有權知道其購買或使用的商品或所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性,商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務應明確標明。 因此,如果商家提供的上門免費安裝服務想要收取約定之外的其他安裝材料費用或其他服務費用,應在銷售過程中或提供服務前明確提示並告知消費者,否則將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
法律法規要規範,行業要自律
針對家電維修的混亂局面,多地消費者協會紛紛採取行動。 湖北省消委等聯合公布2023年全省180家家電維修及售後服務網點名單;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印發了《北京市家電維修服務明標價格規定》,其中規定“上門收費”必須提前主動告知消費者,消費者經確認後方可提供上門服務並收取費用。
張向陽認為,監管部門應該發揮作用,特別是對第三方維修機構進行監管,要求其提公升工作的透明度,將工作流程和收費全部公開,並在維修前提前告知消費者,並徵求消費者的同意。
中國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由於電器種類不同,家用電器之間的零部件成本也不一致,難以規範維修**。 但是,行業協會和其他組織可以發揮積極作用,鼓勵不同家電企業統一收費種類標準,儘量減少收費次數。
山東省消協相關負責人提醒消費者,維修完成後,應及時索取維修服務憑證和收費發票,如有消費者糾紛,在維權時方便使用。 當發現其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通過向有關部門或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依法維護其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孫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