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國消費、外貿和雙向投資基本保持穩定,為國民經濟復甦作出積極貢獻。 全年經營總體平穩,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穩定性、質量改進和能量增強“被突出顯示。
2023年,經營工作可以用“保穩、提質、加勁”來概括。
保持穩定。 消費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創歷史新高,2023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5%。從外貿來看,貨物進出口在高基數的基礎上實現人民幣正增長,出口國際市場占有率穩定在14%左右。 從雙向投資來看,實際使用外資位居歷史第三位,外商非金融直接投資按人民幣計算增長16%7%。
質量改進。 消費好轉,我國網上零售額增長11%,繼續保持較快增速; 服務零售額增長20%,顯示出巨大的增長潛力。 外貿質量提高,我國中間產品進出口比重達到611%,仍處於歷史最高水平; 民營企業進出口比重增加31個百分點至535%。在雙向投資方面,高新技術產業和製造業吸引外資比例有所提高; 製造業、批發業和零售業對外投資增速高於平均水平,綠色和數位化領域對外投資合作持續擴大。
通電。 發展新動能不斷湧現,公司實體商品線上零售佔比提公升至276%,創歷史新高; 綠色、健康、智慧型產品、國內“潮流產品”受到青睞,成為新的消費熱點; 汽車出口增長超過50%,跨境電商出口增長19%。6%;新設外資企業增加39家7%。
對外貿易結構不斷優化。
2023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將達到41個76萬億元,顯示出較強的韌性。
縱向來看,2022年高基數上,進出口規模實現0正增長2%,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長30%以上。
橫向看,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023年全球商品價值將下降75%,相比之下,中國的外貿表現優於全球整體水平,也優於大多數主要經濟體。
外貿結構不斷優化,這在兩個“一開”中得到了凸顯。 一是新能源汽車、光伏產品、鋰電池等“新三”產品出口首次突破1萬億元,增長近30%。 二是進出口業績經營主體數量首次突破60萬家,達到64家50,000。
2023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為16325億美元,相當於113萬億元,雖然同比有所下降,但規模僅次於2021年和2022年,歷史第三高。 同時,高新技術產業投資佔比達到374%,比2022年增加1個3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短期外商投資資料存在一些波動,這是符合經濟規律的正常現象。 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特別是堅持對外開放、始終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真誠歡迎世界各國企業來華投資。
消費市場正在回暖。
* 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消費由疫後恢復向持續擴張邁進。 商務部圍繞“持續擴張”提出,2024年以“消費促進年”為主線,舉辦各類消費促進活動,營造濃厚的消費氛圍,為居民提供更多元化、更豐富的消費體驗,增強消費市場復甦勢頭。
推動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是今年促進消費的重點之一。 目前,我國汽車、家電市場已從單純的“增量時代”進入“增量與存量並重時代”。 汽車、家電等消費品以舊換新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產供銷、上下游、政府、企業、人民、線上線下協調聯動、綜合政策。 商務部將加強支援和引導,以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的提公升為牽引,推動以舊換新困難開放,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更好地滿足消費品更新換代公升級需求。
近年來,國產產品與“潮流產品”的跨界融合,與居民生活消費的新熱點相碰撞。 今年,商務部將繼續關注國產產品“潮品”消費,通過“老字型大小品牌嘉年華”“老字型大小數字博物館”等活動,推動老字型大小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
此外,我國城鄉消費環境和流通設施的發展水平不同,需要採取不同的方法、政策引導和推動。 在城市方面,我們將持續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培育和建設,逐步完善以步行街為引領、智慧商圈支撐、以便民生活圈為基礎的城市商業體系,不斷提公升城市消費水平。 在農村,加快補齊農村商業短板,構建裝備精良、雙向暢通的農村流通網路,推動工業產品、農產品“進城”,持續釋放農村消費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