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宮廷劇中,我們經常看到嬪妃因為作惡或惹怒皇帝而被送入冷宮,從此與皇帝的寵愛隔絕,過著孤獨悽慘的一生,很難翻身成為宮廷女主。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即使是這樣的嬪妃,也會有很多太監和宮女爭相伺候她們。 要知道,古代宮廷的太監和宮女都是很勢利的,會讒高賤,只是為了利益。
那麼,他們為什麼要爭著服侍這些被送進冷宮的妃子呢? 答案很簡單:它們是有利可圖的。 這背後是人性的陰暗面。
在古代宮廷中,特別是在明清時期,沒有明確跡象表明哪個寢宮是冷宮。 "冷宮"這個詞實際上來源於文學作品,如**。
在那個時代,能進宮廷做妾的女人,都是絕色美女,門檻和條件都很高。 因此,作為妾室入宮的要求非常嚴格。
若是進宮後就得了皇帝的寵愛,全家都有望騰飛。 所以,雖然入宮的門檻和要求都很高,但還是那個時代的嚮往。
不過,雖然進宮難,出宮更難。 如果妃子失去了皇帝的感情,那可不是離婚那麼簡單。 一旦妃嬪失寵,不能出宮,等待她們的就是進入冷宮。
這就是進宮的難度,出宮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古人常感嘆“一進宮,城門深如海”。
在古代宮廷中,嬪妃往往在失寵後被剝奪一切利益,只能留在原來的宿舍,由一兩個宮女或太監照顧。 由於皇帝不再光顧,妃嬪們似乎被冷落了,所以她們居住的寢室被朝廷稱為“冷宮”。
雖然沒有明確的冷宮位置,但冷的,是因失寵而失去的心。 失寵的妃嬪往往被降職或降為嬪妃,但留在宮廷,或被限制在偏遠的宮殿中,由侍女或太監侍候。
朝堂上,當嬪妃們被打入冷宮時,爭先恐後地侍奉的太監和宮女們各有其動機。 它的主要目的有三個。
首先,她們不用看被打進冷宮的妃子們的臉色,幹活就輕鬆了。 一般來說,臣妾失寵被送入冷宮後,皇帝會立即下令將所有侍奉在恥辱妃身邊的宮女和太監撤職。
這些宮女和太監甚至被牽連到主人的寵愛中,因從事卑微的宮廷工作而受到懲罰,甚至被流放。 皇帝不允許失寵的妃嬪們在冷宮裡繼續使用自己的心腹和太監,所以一旦把丟臉的妃子身邊的宮女和太監撤掉,就需要有人來彌補。
明朝二十四衙門、清內務府等掌管宮廷事務的機構,會重新安排宮女和太監在冷宮中侍奉不光彩的妃嬪。
在競爭激烈的後宮中,就連宮女和太監都願意賄賂監事,只為去冷宮服侍失寵的妃子。 這並不是因為冷宮裡的妃嬪們待遇有多好,而是因為冷宮裡的生活比較輕鬆。
失寵的妃嬪,往往在冷宮裡無所事事,沒有社交娛樂,甚至連親戚都不能探望,所以冷宮裡的宮女太監的工作就比較輕鬆了。
相比之下,服侍寵妃是一項繁重的工作,不僅需要早起為妾室打扮,還要處理各種私人交往,比如接待其他嬪妃的拜訪。
此外,寵妃們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有很多精緻之處,需要宮女和太監們精心呵護。
雖然冷宮裡妃子們的生活被剝奪了人間的煙火氣,但確實比在主人身邊服侍要容易。 這些失寵的妃嬪,只需要每天負責吃喝,不需要關心人脈,沒人會來看望她們,也不許她們離開冷宮。
太監和宮女們的任務也很簡單,她們只需要侍奉自己的食物和衛生,不需要看主人的臉色,也不用擔心因為自己的錯誤而受到懲罰。
所以,冷宮裡的工作,對於這些宮女和太監來說,無疑是輕鬆的,也是她們爭奪的熱門選擇。
雖然失寵,但進入冷宮的妃嬪們,還是有自己的“小寶庫”。 這是因為被扔進冷宮的妃子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從高位妃嬪到低位妃,這樣的妃嬪雖然失寵了,但還是可以按月降級的月薪。
另一類則徹底廢為妾,這些人雖然基本沒有收入,但家人會想辦法給她們送錢,以保證他們的生計。
太監和宮女們把目光投向了失寵的妃嬪們,想從她們身上撈錢。 這些嬪妃平日裡習慣了好日子,一旦被打進冷宮,就希望過上舒適的生活,享受美食,得到很好的照顧。
於是,金錢成了他們與太監、宮女之間的橋梁。 宦官和宮女們在服侍這些不光彩的妃子時,能夠獲得更多的服務費。 這些太監和宮女為了在寒冷的宮裡找差事,花了不少錢。
既然他們已經花了錢,他們當然希望收回成本。 他們賺錢的手段,就是盡可能地壓榨這些被送進冷宮的妃子。 這些嬪妃的待遇很差,是朝廷裡最低的,尤其是那些失寵當妾的,沒有月錢,連朝廷發的胭脂水粉都沒有。
每個女人都愛美,每天都想打扮得漂亮,也抱著能得到皇帝寵愛的希望。
宮裡已經沒有化妝品了,失寵的妃嬪們要想辦法。 他們委託冷宮裡的太監和宮女出去買,但要交費才能買。
於是,太監宮女趁機坐地抬價,把外面的化妝品賣給了這些失寵的妃子。 這種情況就像香港老電影裡的黑人獄警,壓迫囚犯,把一根煙的價格提高到幾十元。
而這些太監和宮女,是現實版的“黑獄守”,她們的壓迫物件,是被囚禁在冰冷宮中的不光彩的妃嬪們。 尤其是太監們,因為不能生孩子,所以他們非常看重金錢,把錢當成自己的生命,所以對這些不光彩的妃子的壓迫就特別狠了。
第三,心理扭曲的人需要找到宣洩的出口。 古代的宦官,因為身體有缺陷,往往心理狀況不健康,心地壓抑,需要想辦法發洩。
然而,由於地位低下,沒有發洩的地方,那些失寵的妃子成了她們最好的選擇。 被送進冷宮的妃嬪,基本上就意味著她們的生活將充滿困難,宮中的人將不再關注她們。
這個時候,朝廷中地位最低的太監,可以在他們面前顯露威望,發洩內心的煩惱。 歷史上最經典的例子是乾隆頂替娜拉在冷宮中天天遭受宦官的侮辱,在乾隆第四次南巡中,娜拉和乾隆不知為何發生了衝突,她當著乾隆的面剪了頭髮。
滿洲婦女只有在父親去世或丈夫去世時才能剪頭髮,當著乾隆的面剪頭髮,意味著她是在詛咒乾隆快點死,所以乾隆很生氣。
回到京城後,乾隆本來是想廢除那拉氏女皇的地位,但國事大事需要在朝廷會議上討論才能決定。 乾隆沒有提供足夠的理由來解釋他為什麼會與娜拉家族發生衝突,大臣們也沒有建議他廢黜皇后,所以保留了娜拉氏族的皇后地位。
然而,乾隆收回了那拉一族的皇后寶物,將她奕坤宮裡所有的宮女和太監都遣散了,只留下乙個太監和兩個宮女侍奉她。
這種待遇,只有清朝宮廷中地位最低的妃嬪才能享受到,所以那拉一族其實已經被乾隆“廢”了,她的皇后身份也只是名存實亡,奕坤宮也成了真正的冷宮。
雖然她還住在奕坤宮,但真正照顧她日常生活的宮女也只有兩個,太監只負責給她送飯,侮辱她。
乾隆皇帝非常憎恨娜拉皇后,但由於大臣們的反對,他無法被廢掉,於是乾隆命令宦官們按照自己所寫的聖旨,每天在晚宴上侮辱娜拉皇后。
這一舉動讓太監們大開心,因為他們每天都可以罵皇后,皇后吃飯前還得跪著聽。 然而,娜拉皇后在受到這樣的待遇後不到一年就死於抑鬱症。
由此可以看出,宦官們通過羞辱被打入冷宮失寵的妃嬪來滿足自己的心理自卑感,這也是她們願意爭先恐後地在冷宮服侍的原因之一。
冷宮中,太監和宮女爭相服侍那些失寵的妃子,他們的行為讓人感到懶惰和貪婪,欺負的心理也可見一斑。
這種扭曲的心理揭示了人性的陰暗面。 當然,被扔進冷宮的恥辱妃嬪也有過錯,但她們的悲慘命運在被送進冷宮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了。
在寒冷的宮中呆了很久,他們不僅要忍受身心的疲憊,還要遭受太監和宮女的欺凌和壓迫,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最終,他們很難逃脫像乾隆的繼任者娜拉一樣鬱悶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