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父母去世後,我們逐漸與老一輩失去聯絡,有的甚至乾脆斷絕關係。
這種現象背後主要有三個原因。 這些原因與我們對家庭關係的理解、與過去的情感糾葛以及對未來的期望有關。
01 我的父母走了,我的家鄉也走了
我有乙個農村朋友,張叔叔,父母去世時他已經60歲了。 張大爺原本在城裡打工,但父母去世的那天,他獨自一人回到家鄉,站在父母的墳墓前,淚流滿面。
那一刻,張大爺突然意識到,自己再也回不了老家了。
故鄉的風景依舊,故鄉的溫暖卻不見了。 父母是張大爺心中最後的支柱,父母的離世讓他意識到,自己已經回不了老家了。
那天站在墓前,張大爺愣了很久。 看著墓碑上父母的名字,他淚流滿面。
02 孩子和老一輩沒有建立深厚的關係
我有乙個表哥王明,父母早逝,家裡只有乙個老阿姨照顧他長大。 王明小時候經常去姨媽家吃飯,姨媽也把他照顧得很好。
然而,王明長大後,卻離開家鄉去外地打工,很少回去看望老姑姑。 老阿姨叫他**,他只是敷衍了幾句。
直到有一天,王明接到老家的**,說姑姑病危,趕緊坐飛機回去探望。 不過,那人又老又病,老阿姨走得很快,王明對老阿姨去世的訊息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我覺得王明和老阿姨的關係是相當膚淺的。 老阿姨把他撫養長大,但這種關係是基於責任而不是感情。 王明並沒有把老阿姨當成真正的親戚。
否則,老阿姨生病了,就趕緊趕回老家; 當老阿姨去世時,他不會無動於衷。
我認為對於許多與父母那一代有關係的人來說也是如此。 有血緣關係,但沒有情感基礎。 父母去世後,他們失去了與這些老人保持聯絡的理由。
03 依靠別人勝過依靠自己
我在城裡還有乙個同事,李四,他父母的家鄉在農村。 為了照顧日漸衰弱的父母,李四還特意僱了一名保姆。
父母去世後,李四經常去探墓,並定期打電話**關心家鄉的親人。 本以為李四會一直和家鄉的人保持聯絡,沒想到三年過去了,李四很少再提起家鄉的事情。
有一次在聚會上喝酒,李四喝醉了,向我們吐露了家鄉的真實情況:父母去世後,兩個叔叔不得不分老房子; 表兄弟倆也盯上了父母留下的土地,生怕李四想分一杯羹。 這讓李四心灰意冷,不再願意和家鄉的人有過多的接觸。
半夜醉夢中,李四苦澀地喃喃自語,“一輩子,我終於明白,再也不會相信那些所謂的'親人'了。 人生路上,只有自己才是最靠譜的依靠! ”
當人們步入暮年時,會深刻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真實的東西,只有自己。 父母去世後,家鄉的溫暖已經消失,兒時的玩伴也紛紛散去,那些所謂的“親人”,他們的情緒,往往基於興趣,一旦興趣消失,感情就會消退。
於是,在父母去世後,很多人意識到自己認為可以依靠的“親人”並不靠譜,於是選擇與過去斷絕關係,轉而依靠自己。 其實,真正的親情,應該是建立在真摯的感情之上,而不是利益之上的。 作為孩子,我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陪伴父母,在老一輩活著的時候多與他們交流。
這樣,當我們的父母去世時,我們可以在回憶中感受到家鄉的溫暖; 只有老一輩才能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精神寄託。 讓我們的心因他們的存在而豐富,讓我們的生活因他們的陪伴而更加精彩。
父母去世後,我們與老一輩人接觸較少的三個原因是:失去家園,缺乏深厚的感情,以及我們對他人的依賴並不比對自己更依賴。 這些原因導致我們與上一代人的聯絡逐漸疏遠甚至斷絕。 然而,在這背後,也許我們應該反思的是,如何找回那份失去的親情,如何讓我們的心回歸真正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