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年將走向基層。
今天風力很大,有利於汙染物的擴散,所以要特別注意觀察,特別是排水口有沒有非法排放汙水的情況。 寒假第一天,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的“河道少年”們開始了冬季巡河護河工作——“河小兒”是當地對守護運河志願者的昵稱。
下午兩點,水鄉紹興的氣溫接近冰點,陣陣的風吹得更是讓人寒意刺骨。 紹興市柯橋區浙東古運河太平橋下,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孫國金正帶著三位“河小輩”沿著千年古纖路行進。 “浙東運河建於春秋兩季,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需要我們來守護。 孫國瑾介紹。 從2014年開始,每年寒暑假,浙江水學院的學生都會化身“小河”,投身於大運河的保護工作。 10年來,“小二河”從大運河出發,走遍了浙江90多個縣市,為保護青水青山貢獻了自己的青春。
每週3次,是“河少年”的雷霆萬鈞的河巡安排。 身穿藍色工作服,拿著影印網和可攜式水質檢測儀,隨時觀察水面狀況,巡河工作看似簡單,但需要專業知識和足夠的細心和耐心。 “我們在河道巡邏時,要監測水面藍藻的情況,觀察非法汙水的直接排放情況,清理水面和河道兩岸的垃圾。 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三年級學生楊勝說。 這是他第二次參加河道巡邏,去年夏天,他第一次以“河道少年”的身份參與亞運會場館周邊水系的保護工作,“我覺得很有意義,很有成就感”。
去年,浙江省水利研究所承擔了杭州亞運會場館的水環境保護工程,期間出現了危險情況:7月,“河少年”們在距離亞運會場館約一公里的一條斷河中發現了藍藻。 “7月和8月是藍藻生長迅速的時期,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可能會危害亞運場館周圍的水環境。 孫國金說,他們得到訊息後,立即組織人手清理水面上的藍藻,調查了河道的汙水管網,處理了兩處漏水,然後清理了河岸周圍的垃圾。
雖然此刻是寒冬,但又不是藍藻的高峰期,但“小二河”的巡查卻不敢馬虎。 在太平大橋以東不到2公里處,他們在河上巡邏了近乙個小時。
完成太平橋段巡檢後,孫國錦帶著同學們來到了杭甬運河柯橋段的華社橋監測點。 河面上,汽笛聲響起,貨船絡繹不絕。 與太平橋段的古河道不同,柯橋段是連線杭州和寧波的第一條水道,發揮著重要的航運功能。
孫國錦和他的學生穿過茂密的雜草和灌木叢,下到水邊,配合取水樣。 “這個點是杭甬運河柯橋段的'痛點',上下游監測點水質一直正常,但這裡溶解氧偶爾達標。 說起這裡的情況,孫國瑾微微皺眉。 2023年年中,紹興市相關部門找到孫國金,希望他的團隊能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幫助解決這個“痛點”。 接到任務後,孫國金經常帶學生來這裡取樣,“雖然這裡症狀明顯,但可能在上游和下游的其他地方。 “要做到這一點,他們不僅要關注這乙個監測點,還要關注上下游甚至整條河流。 “我們即將完成對這一段河流水文質量的整體分析。 孫國錦說,他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科技力量解決這一實際問題。 “在今年內,我們將提出乙個可行的計畫來克服這一困難。 ”
科技賦能 保護大運河是近年來“河道少年”巡河工作的重頭戲。 無人駕駛飛行器、無人船、水下機械人等裝置已用於河流巡邏。
在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實驗室,由浙江水學院師生自主設計研製的“浙水1號”智慧型除藻無人船正在公升級換裝。 “這艘船是太陽能供電的,可以自主識別和打撈藍綠藻,同時進行水過濾。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工程師劉武說,“去年7月發射,也為亞運會投入水體保護。 除了無人船,同學們還自主研發了一款通過騎行給水體充氧的騎行充氣自行車,將全民健身與淨水相結合,成為亞運會場館外的熱門體驗專案。
我們將繼續努力,充分發揮學校的人才和學科優勢,讓大運河的水更清水、更美大。 浙江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項春對運河保護工作充滿信心。
本報新春基層融資**報道組:王友文、江一峰、楊文義、李珂 撰稿人:楊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