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恆大集團正式進入清盤程式,香港高等法院批准了恆大的清盤申請。 這標誌著許家銀和他的恆大集團終於逃不過“破產清算”的命運,正式迎來了“大結局”。
什麼是“清盤”?簡單來說,就是“破產清算”。 清算人將清點恆大剩餘資產的總價值,然後根據債權人的優先順序,盡可能多地償還債務。
但問題是,在許家印揮霍無度的管理下,恆大早已資不抵債。 這意味著清算後的錢可能根本不足以償還,債權人可能不得不損失所有的錢。
恆大積壓了2個以上4萬億元債務,卻只有174萬億元。 這種嚴重的資不抵債狀態,讓外界對恆大“破產清算”議論紛紛。
早在去年6月,債權人就向法院提交了清盤呈請。 但許佳音還是想做最後的一步,於是他不斷拖延時間,把案子拖到今年1月。 他希望拿出乙個債務重組計畫來填補這個漏洞,但最終他做不到。
無奈之下,法院只好批准清算,允許恆大出售剩餘資產,以盡可能多地償還債務。 這無疑是對許嘉音的一句話,也讓外界看到了他的真面目。
在清盤中,不同債權人可以追討多少款項將按優先順序分配。 首先是優先債權,如員工工資,然後是有擔保債權,最後是無擔保債權。
根據**,普通債權人只能收回不到3%的款項。 這意味著大多數債權人將失去他們的錢,尤其是外國債權人,他們的希望更加渺茫。
因為比起國內的准入限制,許佳音更傾向於在海外籌集資金。 現在恆大欠2在4萬億美元的債務中,海外債務佔近一半。 這些外資機構和債券投資者,都怕哭得眼淚不流。
在清算中,外國債權人很難收回哪怕是一點點資產。 因為資產的實際價值都在國內,需要通過複雜的程式來收回,機會渺茫。
例如,恆大汽車和恆大地產都是中國上市公司,其股權也由恆大集團控股。 這兩件物品是壓垮外國債權人的唯一稻草,但能否瓜分卻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無論你怎麼折騰,外國債權人可能都得不到一分錢。 他們借錢給許嘉音,現在只能成為他揮霍無度管理的最大“受害者”。
許家印一邊借了一大筆錢,一邊私下轉移鉅額資產。 如今恆大瀕臨破產,但他為了避風頭,先和妻子離婚了。 這表明他有預謀,他的離岸債權人注定要失敗。
現在清算已成定局,終結了恆大扭虧為盈的一線希望。 債權人能拿回多少都無所謂,海外債權人成了無助的受害者。 許佳音的“大戲”已經落下帷幕,但遺留的問題還在繼續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