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寄語:龍年第乙個工作日,廣東召開省級高質量發展大會,圍繞產業與科技相互促進等議題展開討論。 廣東為何如此重視產業和技術? 佛山將如何打好組合拳,讓產業與科技融合融合,帶來1+1 2的效果? 在本次圓桌論壇中,三位嘉賓分享了他們的觀點。
主持人:劉蓉。
本期嘉賓。 楊溫,深圳大學經濟學院統計系主任。
黃瓊,佛山市委黨校科研部主任。
孟正強,佛山索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深圳楊溫是科技與產業相互促進的先行者。
楊溫. 廣東省“新年一會”會議主題聚焦通過科技與工界的相互促進,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主會場選在深圳,向全省指出今年經濟發展的總體基調和總體思路, 即依靠科技與產業的相互促進來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而高質量發展必須以科技創新為根本動力,借助科技賦能產業發展,通過產業發展促進科研和技術創新,從而實現科技與產業的相互促進。為此,深圳作為社會主義示範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引擎”,要發展新的優質生產力,促進科技與工業的互動,做雙強的先鋒和榜樣,為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三水區樂平鎮福高區大同湖科技產業園是佛北展新產業園的核心區域之一。 佛山市新聞媒體中心王偉楠攝。
深圳作為中國的“科技之都”和“創新之都”,高度重視人才的引進、培養和激勵,高度重視創新,始終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布局和發展放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位,目前擁有全省排名第一的新一代資訊科技企業30多萬家, 並位居全省高階裝備製造企業和生物醫藥企業第二位。在科技與產業的相互促進上,深圳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樹立榜樣,佛山可以借鑑,共謀合作共贏。
一是加大基礎科學研究投入和研究力度。 近年來,深圳高度重視基礎科研投入,先後建有南方科技大學、深圳灣實驗室、深圳市醫學科學院、光明科學城,並引進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科院、港華人、 中山大學等,為基礎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為高層次人才從事科研創新提供寬鬆良好的條件,激發其創新動力和活力。 近年來,深圳及各區通過多層次的人才激勵措施,引進和培養了一批院士和中青年高科技人才,確保高層次人才能夠“吸引和留住”。
三是創造條件,促進基礎科學研究技術改造。 通過建立基礎研究技術轉化機制,為基礎研究向技術創新和技術成果的高效轉化奠定基礎。
四是搭建現代科技成果、現代金融、工業化的對接通道。 通過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高效落地,推動產業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催生新賽道、新業態,實現科技賦能產業發展轉型。
五是以產業發展促進科技進步。 產業發展和產業轉型不斷催生對新技術的需求,這就需要基礎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突破。 深圳需要進一步加快發展人工智慧、大資料、雲計算等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未來智慧型裝備與精密製造、現代醫學與未來健康、未來材料與未來綠色低碳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對基礎科學和先進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 深化產學研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以產業發展推動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
黃瓊 產業與科技:高質量發展的雙引擎。
黃瓊. 優質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石,是區域經濟穩定增長的核心動力。 科技是推動產業公升級的關鍵力量,實現新型工業化是必然選擇。 它就像一把利劍,摒棄了過時的生產模式,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 因此,工業和科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兩個輪子,就像一根精準的接力棒,引導經濟朝著更加平衡、協調、可持續的方向向高質量發展。
在新的Pearl數字示範工廠中,一台全自動機械手正在工作。 佛山新聞媒體中心記者王澍攝。
**總書記強調,發展新型優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並深刻指出,新型優質生產力誕生於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公升級,為我們如何在佛山打出一套精湛的組合拳提供了根本依據。製造市場,使產業與科技融合,釋放1+1>2巨大能量。
首先,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築牢“產業基礎”。 科技創新的發展離不開企業創新的主體作用,具有了解市場、重視應用的天然優勢,鼓勵企業做市場化應用創新,把關鍵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全市全力支援企業做創新主角,推動創新資源向優質企業匯聚,從政、產、學、研齊心協力,攻克“卡脖子”技術,鍛造“王牌”技術,開發更多“根技術”,讓企業撐起“腰桿”。 同時,讓企業在產業技術研究中“發揮主導作用”,充分發揮企業的“問題製造者”、“回答者”、“標記者”的作用,支援龍頭企業率先承擔重大科技專案,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使各行各業湧現出更多優質企業和優質產品, 開闢更多新賽道,催生更多新的龍頭企業。
二是抓住“高質量、高量、優量”的關鍵,優化產業結構。 當前,加快形成新的優質生產力的關鍵是積極培育和拓展新產業,布局和建設未來產業,同時通過技術改造促進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公升級。 例如,依託佛山市北展新產業園、“十大創新引領特色製造業園區”和“十大現代服務業集群”,助力更好地打造具有創新競爭力的現代製造業產業園,為新技術、新裝置、新產品的開發聚集更多創新元素。
最後,要啟用改革開放新動能,發展新的優質生產力。 發展新的生產力,必須繼續用好改革開放重點措施,深化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構建全球合作創新網路。 打造開放式創新平台載體,進一步匯聚全球領軍人才。 支援和推動本土企業設立境外研發機構,開展全球規模的創新合作,促進人才、資金、技術、資料等要素向新品質生產力的順暢流動,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實現科技強企業向強企轉型, 強大的工業和強大的經濟。
孟正強:傳統產業亟需插上科技的翅膀。
孟正強. 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佛山孕育了嶺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陶瓷等產業的繁榮為佛山贏得了“匯聚天下”的美譽。 改革開放以來,以陶瓷工業為代表的現代製造業已成為佛山重要的支柱產業,“佛山製造”的產業IP享譽全球。 然而,陶瓷行業一直被視為高汙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行業。 正如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所指出的,“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廣東的根本出路”。 “陶瓷產業的根本出路,還在於貫徹新發展理念,探索高質量發展。 在佛山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指出了一條具體路徑:走產科技融合融合的發展道路。
“佛山製造”工業IP出現在北京機場、高鐵站等重要門戶視窗。
企業在推動產業與技術的融合融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就像陶瓷行業一樣,我認為我們應該從環保生產、整合創新和裝配建築應用方面入手。
一是環保生產,探索和推進陶瓷稀釋生產。 在國家高質量發展和“雙碳”戰略的背景下,陶瓷龍頭企業一直致力於綠色環保生產,推動裝備、燃料、技術等關鍵方面的全面公升級,如:加快應用清潔能源,加快裝備轉型公升級,生產技術不斷創新。 同時,多個國家部委陸續印發正式檔案,強調科技創新要素,明確指出陶瓷行業要推動綠色體薄幹生產和免燒生產技術的發展。 薄型生產是官方為陶瓷行業指出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尤其是生產厚度小於3-6mm的建築陶瓷產品,是實現節能減排的最有效途徑。
二是整合創新,預製技術實現高質量交付。 陶瓷行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從產品製造向交付服務轉型。 以目前市場上最流行的岩板為例,最好的解決方案無疑是順應國家倡導的裝配式發展方向,在政策、技術和市場的指導下發展陶瓷行業的裝配式技術,將岩板整合(或復合)公升級為裝配式裝飾件。 目前,蒙娜麗莎、東鵬、新明珠等陶瓷龍頭企業,以及索奇等創新型企業,都在積極擁抱裝配式技術,投入研發和營銷資源,積極切入一體化石板庫存市場開發,提供深化設計、工業化生產和技術安裝一體化服務,推動行業從單一建材到單品高質量發展。乙個整合的預製建築構件。
三是預製應用,為不同領域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由於房地產市場的持續衝擊,陶瓷行業的庫存量非常大,尤其是岩板的庫存積壓非常嚴重。 陶瓷行業必須開拓更多的市場領域,提供適合不同領域的產品品類,通過早期設計干預和智慧型製造,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比如產業技改產生的一體化岩板,不僅可以實現空白房的裝修和精裝房的微改造,而且可以完美切入存量房市場,即使在零下20度的極端施工環境下,也能順利安全地完成一體化岩板, 解決了傳統瓷磚石材溼漿低溫有限的行業痛點。
欲瞭解更多資訊,請點選這裡
歡迎加入評委之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