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工作不僅要關注莫高窟文物的本體論,更要注重探索文物形成的機理。
一幅完整壁畫的數位化需要數千張照片**。 拼接比較複雜,股線必須“無縫”。 近年來,隨著三維雷射掃瞄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洞穴資料採集的準確性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6500餘件莫高窟等石窟遺址高畫質數字檔案和敦煌經窟文獻向世界開放。
文字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宋長青、任彥欣、張玉傑
在敦煌莫高窟正在保護和整修的55窟,文保工作者整理收集到的資料(攝於2023年8月3日) 攝 李鶴 本刊。
任何去過莫高窟的人都會驚嘆於它的精緻。
敦煌莫高窟發掘於公元366年,歷經十朝建造,歷經1000多年。 不僅 4洞內出土壁畫5萬多平方公尺,文物6萬餘件。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歷經千年,置身於沙漠之中,這顆人類文明的寶藏,必然會面臨風雨的侵蝕。 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傳承經得起歲月滄桑的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
20世紀40年代以來,一代又一代的莫高窟人不斷接力,試圖用科研的力量幫助千年莫高窟“打轉時間”。
從防風防沙到病因分析,從被動救援防護到主動預防防護,敦煌院院探索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科學防護體系。 目前,相關技術已應用於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00多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案。
同時,文物數字技術,讓莫高窟古壁畫走出昏暗的洞窟,走出沙漠戈壁,實現全球共享、永久儲存和可持續利用。
保留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素有“沙漠藝術殿堂”之稱,東臨三尾山,西臨明沙山,置身於沙漠的懷抱之中。
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是颳風的。 當場公升起的沙子落在莫高窟的頂部,堆積在棧道上,也會進入洞窟,汙染和磨蝕的壁畫和彩繪雕塑。
沙害控制最早始於上世紀40年代。 清理洞區沙子是常樹紅等第一代莫高窟文物保護人員的日常工作之一,每年清除沙子3000至4000立方公尺。 通過修建擋沙牆、開挖沙溝、豎設防沙柵欄,開始探索可行的防沙措施,為莫高窟防沙打下堅實的基礎。
20世紀80年代末,莫高窟風沙災害防治進入科研防控階段。 研究人員在洞頂安裝了全自動氣象站,開始長時間監測莫高窟地區的環境,特別是風況,找出沙子的物質和遷移特性,總結出戈壁風和沙子在洞頂的運動規律, 從人工除砂轉向科學控制。
2008年啟動敦煌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其中投資1381萬元的莫高窟崖頂防沙工程有效緩解了莫高窟的侵蝕。 在這個綜合防護體系中,114萬平方公尺的草格柵沙障和119萬平方公尺的礫石砂壓實解決了原位砂的問題,10萬平方公尺的防風固砂植林,6000公尺高的垂直尼龍網圍欄形成了最後的防護。 該專案於2011年完成。
監測資料顯示,專案實施後,每年進入莫高窟的泥沙量較實施前減少了85%。
一年四季不再“下沙”的莫高窟,面貌一變,綠化面積由最初的小面積逐漸向北延伸。 盛夏時節,窯洞區前的森林鬱鬱蔥蔥。
遊客人數逐年增加,給莫高窟文物保護帶來了新的問題。
在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監測中心,每個開放洞穴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客流量等資料都顯示在整面牆的大螢幕上,甚至幾百公里內的降雨、洪水、沙況也在大螢幕上實時更新。
該預防性防護監測預警系統依託放置在洞區內的600多個不同型別的感測器,實現對莫高窟總體環境、洞窟微環境、文物本體、崖體、展覽、遊客承載能力等資料的實時採集和互動分析。 它為預防性保護提供可靠的資料支援,同時提供潛在風險的及時預警。
如果通過系統發現洞內相對濕度、二氧化碳等監測資料超過警戒值,洞內將進行封閉自然通風,最大程度保證文物安全。 敦煌書院圖書館館長助理柴鵬飛說。
保護工作不僅要關注莫高窟文物的本體論,更要注重探索文物形成的機理。
2020年底,經過多年建設,國家古壁畫和土文物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敦煌投入運營。 “簡而言之,多場耦合是同時模擬許多不同的環境條件。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郭慶林說。
在實驗室中,放置了重達數噸的大型土製樣品。 工作人員操作裝置,實驗庫內可模擬風、雨、雪、日曬等各種氣象條件。 在試樣中間層鋪設一系列溫度和含水率感測器,監測溫度和降雨變化對試樣劣化的影響,以揭示土體表面風化病害的發展機制。
據介紹,多場耦合實驗室具有時間可控、變數可控、條件可重複、模型試驗全尺寸等優點。 文物保護人員可以通過實驗研究揭示疾病的發展機制,進而驗證保護加固技術,從而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多領域耦合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也將投入到全國不同環境下的文物保護與應用中。
重建莫高窟
在彩色雕塑和壁畫的數位化儲存探索中,莫高窟走在了前列。
上世紀80年代,敦煌研究院文物工作者看到了莫高窟侵蝕前後的比較,意識到了數位化儲存的必要性。
上世紀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首次嘗試利用計算機數位化技術,將敦煌壁畫、彩雕等珍貴資料永久儲存。 文物工作者進入洞穴,在壁畫前架起了相機。 最初,他們使用柯達膠卷拍照,清洗,然後用高保真數位相機拍攝,然後使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拼接和修復。 從構思到實際的高保真數字檔案花了 20 年時間。
由於石窟結構和布局的特殊性,以及必須遵守許多文物保護原則,敦煌文物的數位化過程複雜。 在影象收集過程中,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在洞穴狹窄的空間周圍移動,以確保壁畫不會受到傷害; 進入洞穴後,需要不斷測量光線,以避免最終影象中的陰影; 必須採用恆溫冷光源,儘量減少對文物......的影響
收藏完成後,**拼接將恢復為高保真壁畫圖。 拼接誤差應控制在公釐級,髮絲應“無縫”。
一幅十幾平公尺的壁畫,需要拍攝上千張照片**。 數字生成的牆壁拼接在一起,大小是原始牆壁的四倍,使其在螢幕上比在洞穴中清晰得多。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位化研究所所長余天秀說。
近年來,隨著三維雷射掃瞄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洞穴資料採集的準確性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影象精度從75 dpi提高到300 dpi,處理能力從一年一兩個洞穴提高到二三十......一年的洞穴
截至2022年底,敦煌研究院已完成289個洞窟數碼攝影收藏、178個洞窟的影象處理、45個彩繪雕塑、140個洞窟、7個大型遺址的3D重建、162個洞窟全景漫遊節目製作、5萬餘張檔案底片數位化。
同時,敦煌研究院持續推進文物數位化成果應用,服務考古研究、文物保護、大眾傳播。
2014年,隨著莫高窟數字展覽中心的試執行,盤活敦煌文物數字資源的8K球幕電影《夢佛宮》上線。 這部20分鐘的電影全方位展示了莫高窟的7個經典洞穴。 觀眾坐在劇院裡,彷彿置身於真實場景中,甚至比莫高窟更清晰。
除了《夢佛宮》,敦煌書院還製作了主題電影《千年莫高》。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範金石表示:“遊客在抵達敦煌,親眼目睹莫高窟真面目之前,先在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觀看這兩部電影,了解敦煌的歷史文化價值,再進入實體石窟參觀,體驗會更好。 ”
傳播莫高窟
2022年底,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的數字文化遺產開放共享平台“數字敦煌開放資料庫”正式上線,來自莫高窟等石窟遺址和敦煌經窟文獻的6500餘份高畫質數字檔案向全球開放。
以前老先生們在莫高窟做研究,洞窟全是黑的,清單上的字都看不清。 於是他們架起了梯子,拿著手電筒和雙筒望遠鏡去拿梯子。 “於天秀說。 現在,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和文化愛好者只需在家中點選幾下,就可以高速瀏覽洞穴的超高解像度影象。
在“數字敦煌開放資料庫”平台上,每張高畫質影象都是莫高窟數字收藏後產生的第一手資料,每張影象都附有相應的學術介紹。 “資料庫以開放、共創、共享的模式,實現文物數字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 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敏說。
2023年4月,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數字經洞”也正式啟動。 這個“身臨其境”的線上博物館,利用數字掃瞄、3D建模等技術,高精度再現敦煌經窟。
“數字經文洞”力求“好玩”。 使用者只需登入“雲遊敦煌”小程式,即可進入藏經窟高畫質修復,近距離觀看洞窟細節,還可以穿越到不同時代,通過角色角色扮演與歷史人物互動,“體驗”藏經窟從唐末到清末的面貌變化。
從帶給人們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體驗的“飛天”專遊路線,到參與“雲遊敦煌”微信小程式的2億多人線上互動,再到......虛擬人“賈瑤”問世在“雲”中,敦煌文化通過資訊科技以更豐富的形式與更廣泛的受眾相互聯絡。
*,敦煌的文物保護技術也在進一步提公升其在全球的影響力。
敦煌研究院作為全球最大的石窟廟宇保護科研機構,在壁畫、土遺址、文物數位化研究、開放利用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其多項創新成果已應用於甘肅、新疆、寧夏、青海、山西、河北等20多個省(區)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案500餘項。
以敦煌石窟為代表的“中國特色敦煌體驗”文物保護模式已基本形成,其影響力已擴散到阿富汗、尼泊爾、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等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
敦煌研究院還為世界各地文物保護人才的培養做出了貢獻。 蘇伯敏介紹,敦煌研究院先後與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法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個機構,以及國內40多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全方位探索了文化遺產的科學保護, 培養了一大批石窟、壁畫、土遺址、文物數位化保護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文物保護始終在路上。 蘇博敏表示,未來將繼續圍繞國際前沿和民族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重大需求,以科學保護和有效利用文化遺產為使命,積極開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不斷推進研究成果的推廣和應用,努力開創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和推廣的新局面。
Outlook 2024 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