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65天,我估計我能寫330篇文章,每篇都是99萬字,基於3000字。 我每寫10000個字,背後至少有5萬個字,我每年至少讀500萬字。
我涉足**、可轉債、保險等範圍,也會關注一些泛金融話題,比如人口、房地產等。
我不是全職投資者,也不是全職自僱人士,也不是全職保險業工作者,也不是金融從業者。 我喜歡旅行,我喜歡看,我喜歡跑步,我沒有太多時間每天寫字。
很多人來找我,問我是怎麼做到的,有個粉絲問我,想讓我談談如何找到投資資訊。
第。
首先,投資理念。
我本來沒打算分享的,我很清楚,我寫的話題注定不會被別人看,熊市心情不好的時候大家心情不好,沒有時間看,牛市太好的時候也沒時間看, 當它不看漲或看跌時,沒有人閱讀它。
陶淵明:“勤學如春苗,不見其生長,日漸生長; 輟學就像一塊磨刀石,你看不到它的損失,但你每天都在失去它。 “學習首先是困難的。
我寫的東西,可能對一些有緣分的人有用,所以想了想,還是想錄下來。
從表面上看,我們缺少的是關於投資的各種資料和資訊,但事實並非如此。 比如我們學生上學的時候,看似是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但後來我們就會明白,這些知識雖然不是完全沒用,但確實沒用,我們真正需要學習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至於死知識,還不足以形成個人競爭力。
投資也是一樣,簡單的資訊、資料、估值、新聞、業績,也是無用的,太重要了,卻容易被資訊淹沒。 不要找資訊,而是利用資訊,再利用資訊,首先要解決的是投資方式的問題。
有了投資方法,再尋找投資資訊,本來就難解決的問題就可以解決。 對於實用的投資方法,我推薦我寫的兩本書,《理性投資者》和《指數投資的高階方式》。
投資書很多,好書也很多,但首先推薦看我的書,一是因為我是無名小卒,沒人能出書,看完之後,不會對所謂的作者產生敬畏之心,一是我的書有很大一部分是關於投資的實際資訊。
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寫的書,有很多錯誤,我知道我寫錯了,但我不打算改變它,一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經驗越來越厚,我對乙個時代的看法發生了變化,原來的黑白字自然不討人喜歡, 一是我知道世界上沒有一本書是好的,我寫這本書的初衷是交換投資,給讀者投資的靈感,方法的指導,我從沒想過我可以教別人如何通過投資賺錢。
我不介意我的書是否有缺陷,我不介意我的文章有錯別字,我也不介意我交的朋友有某種缺陷。
很多做投資的人都極其幼稚,比如誰的回報率高就厲害,誰的賬戶裡的錢多就對,誰能**公司的業績誰是專家,你去多唱他買的公司,他以為是自己人,當知己, 你去唱歌,他買的公司,他認為這是敵人,毫不猶豫地進行人身攻擊。
也有的人只看收益不了解風險,有的人只看先不懂策略,有的人懂策略不懂市場。 也有一些人給自己設定了極限,比如我不投資技術,我不投資能源,我不了解xx區域等等。
因此,投資思維是一種開放、互聯、運動、綜合、辯證的思維第二個投資推薦是《毛宣》和塔勒布三部曲,前者至少應該看兩篇文章:矛盾論和實踐論。
有了想法,然後考慮方法,然後才有工具,最後是資訊,這樣我們就有了目的性、針對性、方法論的體系來尋找我們需要的資訊,然後思想引導資訊,用工具按照成熟的方法進行處理,從而形成一篇文章,以及對行業的理解, 公司和產品。上述過程已成為投資者的日常工作。
很多人說投資這麼複雜,投資很簡單,只靠常識就行了。 認為簡單和簡單是兩回事,而投資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這是非常幼稚的幾乎所有的投資大師都是終身高強度的學習者、生活智者和哲學家。
第。
2. 投資型
投資模式、投資研究方法、投資邏輯等都是一種公式,是從投資理念中得出的系統、有規律的集合。
這裡設計了很多行業,比如會計、商業邏輯、管理等經濟金融行業學科都會涉及到,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我們對公司的研究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商業模式、行業競爭格局、治理機構、企業文化、產品競爭力、護城河、成長型、企業戰略、財務分析、政策風險等,每一點都值得學習和挖掘,可以形成深度報告,可以與同行、自身歷史、國外同類公司進行比較,投資真的是乙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過程。
我再擴充套件一下,以競爭戰略為例,三種一般策略:
總體成本領先
分化
重點
具體分析方法有:
五力模型:競爭、商人、買家、潛在進入者和行業的替代品。
SWOT分析:
外部機會威脅分析; 分析內部資源、能力以及優勢和劣勢。
價值鏈:基礎活動包括採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等。
支援活動包括人事、財務、規劃、研發、採購等。
下面我再來談談行業分析的幾個關鍵點:
a. 行業特點和商業模式分析。
1、從產業鏈角度看行業特點是否不同。
2. 請描述該行業的商業模式,並與相關行業進行比較。
b. 行業空間與前景分析。
1.市場潛力和空間分析(替代品的規模,產品的可擴充套件性)。
注:若有多個子行業,請列出每個子行業的市場空間。
2、行業發展是否迅速? 其背後的關鍵驅動因素是什麼?
3、行業週期是怎樣的? (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
c. 競爭格局分析。
1)行業現有競爭對手的競爭格局和行業在產業鏈中的地位。
2)行業內的集中趨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趨勢?天花板有多高?
3)未來被新行業(或替代行業)顛覆的可能性?
d. 行業競爭壁壘(護城河)分析。
這個行業的競爭壁壘是什麼,對行業有什麼影響? 作者可以根據情況進行列舉和敘述:
1. 許可證;
2.品牌推廣。
3. 專利。
4. 渠道。
5. 操作。
e.行業對經理和團隊的需求程度。
如果行業對管理和團隊有很高的要求,那麼目前的最高管理層和團隊是什麼?
管理是指決策層面,而團隊是指執行層面。
以上就是一點點的方法,絕不是乙個成熟的框架,涉及的人很多,我整理了乙份書單,很久沒有更新了,但都是經典書籍,還是有一定價值的:關注賬號,點選粉絲福利, 找到“書單來了”,就可以開啟了。
第。
3.投資工具。
知道了我們需要獲取什麼,然後再去找,利用網際網絡是非常好的,找到資訊後,把這個工具儲存在你自己的工具庫里,慢慢積累,你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成熟的工具系統。
我曾經說過我是保險專家,乙個朋友說,我怎麼能說我是專家,我說別人不叫我專家,我能做什麼,我看過很多關於所謂的保險精算師、管理層、資深從業者的評論,我覺得我並不比他們差。
以保險為例,我關注的***高達73,太可怕了,很少有從業者能像我這樣擁有如此多的讀數。
**是我推薦的第乙個工具,獲取資訊的渠道,有公司編號,比如中國平安、瑞眾保險等,有行業編號,比如13個精算師,還有**部門賬戶,比如中國醫保、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還有一些券商研究編號、大V號、資深從業者編號, 等等,我的文章涉及很多資料,很多都在這裡。
公告是最重要的投資渠道,財務報表、經營資料、管理層任命、重大交易等,我投資的60個資料都來源於公告仔細閱讀公告,您的投資資訊將超越0%以上的所謂大v
巨超資訊網是我非常喜歡的乙個頻道:
研究報告是另乙個重要的資訊平台,它有深入的研究報告,專門的研究報告是我的最愛,我用得最多的是匯博智慧型戰略終端,它對研究和經濟資料分析系統都非常有用。
*部門資料是另乙個有價值的渠道,比如中債資訊網、國家統計局、國家衛生安全域性等,我很難理解,乙個投資醫藥的人不看國家衛生安全域性官網上的資訊。
為了研究編制方案、樣本權重、指數估值等,可以檢視中證指數官網、中證指數官網、恆生指數公司等,指數的費率、公告等資料可以在日報網站上看到。
資本市場的電子資訊披露平台意義很大,IPO公司、公開發行**、債券等很多資訊都可以找到。
還有常見的資料查詢平台:投資資料網,查詢**資料和行業資料非常強大,被五顆星推薦。 在同一水平上,還有杏仁。
Lude.com,從事可轉換債券。
卓創資訊,看商品。
類似的利基市場還有很多,比如AH股票的價格比較和可轉換債券的資料,就不再贅述了。
當然,如果資金允許,直接買風運或者東方運是件好事。
投資工具很多,而在網際網絡時代,投資資訊從來都不是問題,更不是決定投資成敗的關鍵,只是投資的一塊磚頭。
我花了半年時間才讀完這篇文章,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讀,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會有用,這些投資的底層邏輯是很痛苦和麻煩的,我也不指望什麼。
但是,只有掌握了投資方之後,才能“以我為主,為我用”,投資者有自己的投資框架,在快餐資訊時代,可以快速留下對自己投資體系有幫助的資訊,消除無用資訊,快速穩定成長。
馬克思引用亞當·斯密的話說:“他看得很清楚:'個人的自然能力的差異實際上比我們想象的要小得多,而且這些非常不同的能力,似乎使成年人在各種職業中有所區別,與其說是勞動分工的原因,不如說是勞動分工的結果。 “搬運工和哲學家之間的原始差異比家犬和獵犬之間的差異要小得多。 它們之間的差距是由勞動分工造成的。 ”
對於投資者來說,堅持正確的思維方式,善用投資工具,做好平時的培訓工作,相信即使是普通的個人投資者,在投資能力上也不會比專業人士差。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我建議**,還是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也能結識更多的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