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年,宋太祖趙匡胤去世,由弟弟趙廣義繼位,成為宋朝太宗。 趙匡胤去世後,留下了24歲的妻子,25歲的宋皇后,25歲的長子趙德昭和17歲的次子趙德芳。
雖然從年齡上看,趙德昭和趙德芳都有資格繼承皇位,但最終還是趙廣義登上了皇位。 然而,趙廣義繼位後對宋皇后和兩個侄子的態度令人擔憂,這也讓後世對他皇位的合法性產生了懷疑。
宋皇后,出生於北宋皇帝的親戚家庭,是趙匡胤的第三任妻子。 她曾陪伴趙匡胤走過艱苦的創業之路,見證了北宋王朝的建立。
然而,趙匡胤對宋皇后並不好,地位和權利受到限制。 儘管如此,宋皇后仍然頑強不屈,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支援趙匡胤的事業,成為北宋第二位皇后。
雖然她在位期間沒有太多發言權,但她的堅韌和勇氣仍然值得我們欽佩。
據史料記載,宋皇后以貌美、氣質端莊、賢惠淑貞,贏得了趙匡胤的深愛,從而成為趙匡胤的皇后。 他們的婚姻生活,就像他們的魅力一樣,保持著和諧的關係。
趙匡胤是個不太喜歡女人的皇帝,後宮裡的妃子也不多,每天晚上都會和宋皇后同床共枕。 然而,宋皇后一直沒能為趙匡胤生下孩子,她對此深感遺憾。
為了彌補這個遺憾,她積極與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趙匡胤的長子趙德昭比宋皇后大一歲,兩人的關係有些尷尬。
最小的兒子趙德芳比宋皇后小七歲多,宋皇后嫁給趙匡胤的時候,趙德芳只有九歲。 宋皇后很愛趙德芳,所以她和趙德昭的關係比較疏遠,和趙德芳關係比較親近。
宋皇后原本打算在趙匡胤暴死時支援趙德芳為皇帝,但王堅不聽,直接將趙廣義召入宮。
趙廣義入宮後,王堅和程德軒醫生證實,趙匡胤希望趙廣義在死前繼承皇位。 宋皇后看到趙光義進宮,一愣目瞪口呆,但很快認清了事實,向趙廣義保證,她和兒子的命運都寄託在他身上。
宋皇后在趙匡胤死後及時扶持趙廣義繼承皇位,但因為她曾試圖扶持小兒子趙德芳繼位,趙廣義一直對她心存疑慮。 趙廣義繼位後,雖然尊她為凱寶皇后,但對她卻極為冷淡。
宋皇后在道元年病逝,趙廣義死後只封她為孝張皇后,沒有為她哀悼,還禁止朝臣哀悼,並將她的棺材放在姐姐顏國昌的家裡,禁止與趙匡胤合葬,神牌不能附在廟裡。
雖然翰林書生王語嫣曾公道直言,皇后要遵循舊禮儀,但這句話卻激怒了趙廣義,王語嫣被降職。 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人敢為宋皇后說話了。
直到宋神宗在位,宋皇后神牌才得以附著在太廟上,但她的屍骨卻從未與趙匡胤同葬。 雖然趙廣義對宋皇后很冷淡,但畢竟她活了十九年,結局比趙匡胤的兩個兒子還要好。
趙匡胤死後,他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年紀輕輕,杜太后擔心大宋王朝落入外人之手。 所以臨終時,她建議趙匡胤採用兄對兄的繼承制,按照她與趙匡胤的約定,趙匡胤死後將皇位傳給了趙廣義,趙廣義死後,又將皇位傳給了他們最小的弟弟趙廷梅,最後趙廷梅將皇位傳給了趙德昭。
趙匡胤深切感受到母親的憂慮,為了保證大宋王朝的穩定,他冊封趙光義為晉王、鐘書靈王、景昭價王。 在五代十國時期,皇帝不會任命太子,以避免太子與皇權之間的衝突。
所以,趙匡胤這樣冊封趙廣義,就意味著他被任命為太子。 這種兄弟相傳的制度,使大宋王朝得以順利傳承,避免了因爭奪皇位而引發的戰爭。
趙匡胤的智慧和遠見,使大宋王朝興盛起來,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趙廣義繼位後,他沿襲了師兄的傳統,冊封弟弟趙廷梅為齊王,鐘書靈和景昭價,趙德昭為武公郡王,中途為校尉,兩人地位高於宰相,成為百官之首, 這也是趙廣義冊封趙廷梅為太子,趙德昭為後備太子的訊號。
然而,趙德昭英年早逝,原因與趙廣義有關。 趙廣義北伐幽州時,趙德昭隨軍出征,在一場大戰中,趙廣義的皇軍與主力失去聯絡,龍族群龍無首。
朝臣們認為趙光義可能遇到了遼國主力,擔心他會出事,於是建議趙德昭接替他入軍,指揮宋軍繼續與遼軍作戰。
不過,第二天早上,趙廣義平安歸來,聽說這件事後,他非常生氣。
趙光義北伐失敗後,鬱悶不樂,未能獎賞太原戰役的英雄們。 趙德昭為英雄求功,惹怒了趙光義,叔侄之間爆發了爭執。
趙廣義責備趙德昭野心勃勃地繼承皇位,並揚言在他當帝後要賞功英雄。 這句話讓趙德昭深感懷疑,他怕趙光義殺了他,於是和趙廣義吵了一架後回到家裡上吊自殺。
趙德昭死後,趙廣義非常傷心,痛哭流涕,追封趙德昭為魏王。 不過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傷心,就不得而知了,畢竟長子趙匡胤的死因也有些神秘。
趙德昭死後,他的弟弟趙德芳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 趙德芳在趙廣義繼位後被任命為御檢,但不久後神秘去世,年僅22歲。
《宋史》對趙德芳的死因記載模糊,但可以推斷,他可能因心腦血管疾病而猝死。 現代醫學認為,壓力過大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而趙德芳在很小的時候就患上了這種疾病,顯然是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那麼,他的壓力就只能和趙廣義有關了。
趙匡胤的兒子英年早逝,趙廣義的獨子繼承了皇位,南宋時期皇帝還給了趙匡胤的後人。
清代學者季曉嵐的研究顯示,“斧聲燭影”事件可能只是後人對趙光義的誤會,並沒有犯下弒兄篡位的行為。 然而,他對待宋皇后極為嚴厲,導致他的兩個侄子神秘死亡,一直受到後世的批評。
趙光義雖然表面上對兩個侄子很好,但他們的死因卻是神秘莫測,很難不引起懷疑。 畢竟,從他們的死中獲益最大的,無疑是趙光義。
從皇權的角度來看,人不會為自己毀天滅地,為了子孫後代皇權的利益,趙廣義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