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1916 年,Waksman 和 Henrici 從土壤中發現了鏈黴菌,1943 年提出了鏈黴菌家族。 隨著分子生物學工具的發展,Stackebrandt等於1997年基於16S rRNA相似性和DNA DNA雜交的結果構建了鏈黴菌的系統發育樹,標誌著鏈黴菌分子分類期的開始,並建議將鏈黴菌提公升為放線菌的乙個亞目,命名為鏈黴菌亞目。 在 2012 年出版的 Bergey 系統細菌學手冊中,K mpfer 等人正式將鏈黴菌亞目歸類為鏈黴菌。
鏈黴菌具有特徵性形態特徵,是一種革蘭氏陽性需氧菌,可產生多種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具有發達的分枝菌絲,菌絲細長,橫隔稀疏,分化為營養菌絲(又稱基底內菌絲)和氣生菌絲。 氣生菌絲成熟後,發育成孢絲,可直立、螺旋、螺旋狀,可劈出大量分生孢子進行傳播。
1940年至1970年的近30年被稱為“**抗生素發現時代”,在此期間,研究人員從土壤鏈黴菌中發現了大量的抗生素,如鏈黴素、紅黴素、四環素、卡那黴素、土黴素等。 有趣的是,大約三分之二的天然抗生素是由放線菌產生的,其中約75%的抗生素是由鏈黴菌屬產生的,這對人類醫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鏈黴菌形態結構的模式。
2.灰鏈黴菌的培養特性
鏈黴菌屬的主要代表是灰色鏈黴菌,它產生鏈黴素,在標本中呈現革蘭氏陽性,細長,不規則分支的細絲。
標本中鏈黴菌的形態學。
灰色鏈黴菌生長緩慢,可在血板上緩慢生長37。 鏈黴菌灰色菌落不易分散,革蘭氏染色可見革蘭氏陽性桿菌,有細長的不規則分枝菌絲。 耐酸染色和弱耐酸染色結果均為陰性。
鏈黴菌灰色培養特徵。
注:A:血板,37,3d,菌落黃色,菊花狀,放射狀,略有“吞噬作用”; B:血板,37,5d,菌落產生色素 C:血板,37,7d,菌落開始出現透明溶血; D:血板,37,7d,溶血環明顯透明; E:血板,37,5天,菌落黃色; f:菌落革蘭氏染色(100); g:弱耐酸染色(100); h:抗酸染色 (100)。